法院审判大数据揭秘新能源汽车的那些痛


续航里程不足很焦虑、安装充电桩物业又不配合、主动刹车等智能驾驶系统不靠谱……这些抱怨,不仅是网上常见的高频词,同时也是新能源车主将车商告上法院的主要原因。


3月28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新能源汽车案件审判观察》。据通报,在全国法院近五年来审理的3000余件涉新能源汽车案件中,因电池系统故障,动力、制动系统故障问题引发的纠纷占产品质量类案件的五成左右。


那么,从哪些数据可以初步判断一款车的电池是否耐用呢?法官表示,根据相关规定,生产者应当明示动力蓄电池容量衰减限值,消费者在选购新能源车时可要求商家出示相关凭证,参考凭证上动力蓄电池在包修期、三包有效期内的容量衰减限值作出判断。


这,只是妙招之一。当前在购买和使用新能源车时哪些事项容易产生纠纷?法官又有哪些妙招建议?直接上干货


里程焦虑或因电池质量“差意思”


近日,北京市三中院联合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依托中国裁判文书网已公开的裁判文书,采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挖掘和分析,对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涉及新能源汽车的案件进行了梳理研究,并形成了此次发布的《新能源汽车案件审判观察》专项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目前新能源汽车案件主要涉及产品质量纠纷、销售领域纠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车辆租赁合同纠纷及物业合同纠纷(安装充电桩)五大类。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离不开电池、电驱动系统等多项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然而,当前涉新能源车案件中由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纠纷所占比重较高,其中因电池系统故障引发的案件占到了此类案件的47.83%。


在审结的案件中,新能源车不同程度地存在行驶中断电、续航里程缩水、辅助自动驾驶系统失灵、电池充电故障等问题。


对此,北京三中院建议,新能源汽车企业应加强技术开发,突破核心关键领域技术,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强化品牌发展战略,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并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进一步公开透明汽车产品各项信息,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等权益。


对于消费者,应当在购车时尽可能地询问、了解有关车辆性能及数据,并以合理的方式提出查看、索要有关凭证。在购车时还是发生质量问题后,尽量在第一时间以合法的方式固定证据,以利于出现纠纷时,确保自身权利得到充分救济。


法官同时提醒,根据规定,家用汽车产品自三包有效期起算之日起7日内,因质量问题需要更换发动机、变速器、动力蓄电池、行驶驱动电机或者其主要零部件的,消费者可以凭购车发票、三包凭证选择更换家用汽车产品或者退货,销售者应当免费更换或者退货。


物业莫名拒装充电桩实属“没道理”


对于当前部分小区物业不配合安装充电桩的情况,北京市三中院指出,根据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符合我国“绿色、环保、节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也符合我国民法典绿色原则的精神。


同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于2016年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应配合业主或其委托的建设单位,及时提供相关图纸资料,积极配合并协助现场勘查、施工。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在2021年发布的《关于做好住宅区电动车充电桩安装及后期秩序维护工作的意见》中进一步细化明确,拥有产权车位或具有一年以上长期车位租赁使用权的业主(物业使用人),可提出报装申请。


法官表示,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对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节能减排、防治大气污染等具有重要意义,充电设施建设是电动汽车应用推广的重要举措,物业服务机构应充分发挥自身在贯彻新能源汽车产业国家战略实施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对符合安装条件的充电设施在安装中予以协助配合。


来源 法治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新能源   里程   汽车   中院   北京市   凭证   法官   案件   纠纷   法院   电池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