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创作的外骨骼机器人文章上润色( 0329)



三年前,我在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看到了外骨骼机器人,当时的我只是一个脑卒中的病人,但是那个创新的设备却给了我希望。我开始对外骨骼机器人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逐渐了解到了它的现状和对脑卒中患者的帮助。


(网络图片)

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先进的治疗设备,主要用于帮助运动障碍的患者。它由一个外部框架、多个关节和驱动系统等组成,可以模拟肢体的自然运动轨迹,实现患者的运动训练。它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恢复功能,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是外骨骼机器人的研发使用还有很多不足,其中包括技术难题、成本高昂以及医疗制度的限制等。要想实现外骨骼机器人的广泛应用,需要医疗行业、科技公司等多方协作。

(外骨骼机器人的确大有作为)

尤其是对于脑卒中患者,外骨骼机器人的作用更为明显。脑卒中患者常常会因为运动障碍,而导致日常生活困难,甚至影响到自我护理能力。而外骨骼机器人可以帮助患者进行体育锻炼和步态训练,从而增强患者的力量和灵活性。通过长时间使用外骨骼机器人,患者可以逐渐恢复正常的运动能力,重获新生。


(这幅图可能更接近目前现实的生活)

虽然外骨骼机器人的发展尚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它的研究和应用已经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随着科学技术和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我相信外骨骼机器人一定会在未来的医疗领域中大放异彩,为人类的健康福祉做出巨大的贡献。



首先说AI创作的文章(蓝色斜体),质量好得超乎我的预期。把我想说的话,基本上都说清楚了。当时听说一套外骨骼机器人,起码也得上百万元人民币,还相当的笨重,能源补充也是一个问题,


对我来说只能是可望不可及的科幻美梦。后来在上海康复医院,有厂商到医院来推销。看热闹的人很多,真正动心的人很少。


我想只有等到中国智造降低了成本的那一天,提升了研发的质量。廉价的辅助设备也已大行其道。那时简易的外骨骼机器人,才能够大面积造福于社会,造福于身为残疾人士的我们。


但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哪天实现了呢?


今天的文章。大部分由AI代劳。我写得轻松,希望大家看得也轻松。


知道AI实际上赌概率。所以说的是面面俱到,却缺少了真情实感。我们人类个性化的连接,成了捍卫我们的一张王牌。


某种意义上说,AI就是一个高智商的李鬼,甚至在有的时候,它可能部分取代笨拙的,又不缺乏真情实感的李逵。


这就是我昨天的那篇文章,特别引用了红楼梦的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我们对它亦敌亦友,不要完全放手不管,过度依赖。也要适当的警惕,以免它跨越自主意识的那条红线。


关于 GPT的探讨。我想就先告一段落。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这段时间倒春寒。我的身体反应相当不好。接下来还要改变康复训练的内容和节奏。


虽然我和很多人早已不在过多奢望马英九和国民党。但是这一次马英九大陆祭祖,对两岸中国人和平发展有帮助的事情,我同样是乐观其成的。


祝各位晚安!

黄钟大吕【黄钟大吕】上古音律,为庄严华妙,激浊扬清之音。平生塞北岭南,精研品牌营销公关,中年偏瘫致残,九死一生,欲以感恩之心度过余生,助人自助,自娱娱人。如希望每日收到最新推送,可标注“ ”,如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可点击“在看”。35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李逵   骨骼   机器人   激浊扬清   黄钟大吕   真情实感   文章   患者   脑卒中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