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业绩创新高、研发占比降低,工艺与顶尖厂商仍有差距

提到中国内地芯片代工量产行业,不得不提中芯国家,这家在A股与港股均挂牌交易的上市公司无论是在技术能力还是销售额上均是霸主级别的存在。目前,中芯国际的晶圆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四,仅次于台积电等老牌代工厂商,是中国内地销售额最高的企业。同时,中芯国际也是中国内地唯一一家能够量产28纳米及以下制程芯片的企业。

3月28日,中芯国际发布了2022年财务报告,我在看完了200多页的报告后感觉喜忧参半,有积极的一面也有隐患,先聊聊财报中透露出的积极的一面。

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创下历史记录

2022年1-12月中芯国际实现营业收入495亿元,同比上年的356亿元增长了39%,创下历史记录。实际上中芯国际最近几年的营业收入一直在上涨,2021年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去年则站上了400亿元,按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今年的营收势必超过500亿元。

去年近500亿元的收入主要是晶圆销售数量以及售价的同步上升所致,2022年中芯国际总共卖出了710万片约当8英寸的晶圆,平均售价由2021年的4763元上涨33.4%达到了6381元。

销量增加、单价提高,中芯国际的营业收入想不创造历史新高都难。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方面,去年斩获121亿元,同比上涨13%,同样打破历史记录。

值得注意的是中芯国际的营收同比上涨39%,利润只增加了13%,并未能实现同比例增长,究其原因并非公司的毛利有所下降。相反,中芯国际的毛利率增加了10个百分点使其2022年的毛利实现了81.6%的高增长。拖累净利润主要是管理费用和投资收益。

中芯国际2022年的管理费用相比于上年增加了近14亿元,同比上涨85%,主要是因为2022年新工厂的前期开办费所致。

财报中的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表现不佳,为公司贡献的收益分别比上年下降了72%和82%。需要指出的是2021年中芯国际的投资收益达到了29.3亿元,远远高出2022年的8.3亿元,该差距倒不是因企业投资能力大幅下降引起的,而是中芯国际在2021年卖掉一家子公司为集团带来了一次性所得收益。

扣除与经营无关的项目后我们发现中芯国际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上涨了84%,增幅惊人。

隐患一:研发费用占收入比下滑

作为国内芯片量产代工领域的头牌,技术能力是中芯国际最强大的武器,科研是要花钱的,中芯国际舍得在这方面下血本。

2022年中芯国际在研发上的支出高达49.53亿元,同比2021年的41.2亿元增长20.2%,2018年至2020年中芯国际的研发费用分别为44.71亿元、47.44亿元和46.7亿元。

最近五年中芯国际的研发费用基本上都在40亿元至50亿元之间,2022年的研发费用虽然较高但并没有质的突破,始终在50亿元以内。

更令人担忧的是中芯国际的研发费用并没有随着营业收入的增长而提高,2022年的研发支出为49.53亿元,总营收为495亿元,研发占营收比为10%,2018年至2021年的该数字分别是19.4%、21.5%、17%和11.6%。我们能够很明显地发现2021年起中芯国际的研发占比呈明显下降趋势,研发费用的绝对额确实创下了新高,可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近五年最低,连2019年的一半都不到。

研发占比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受到美国方面就先进制程芯片的打压外与中芯国际本身加强了对经营利润的追求是分不开的。资本市场的股价表现对上市公司而言非常关键,而每股收益和市盈率在是投资人看重的两个指标,均和企业利润有直接关系。

中芯国际已经不能算初创企业了,资本市场对其的财务容忍度不可能和初创公司一样,在业绩与研发中寻求平衡至关重要。

隐患二:制程工艺未能实现突破,与台积电等顶级厂商存在差距

中芯国际在中国内地是非常能打的但与中国台湾地区的台积电比存在不小的差距。台积电目前已经能够量产5纳米和3纳米制程工艺的芯片,正在向2纳米挺进,中芯国际未触及到10纳米以内的最先进工艺。

财报披露了中芯国际今年的研发重点,在研项目中制程工艺最高的为28纳米,中芯国际希望以28HKC+工艺平台为基础,进一步提升性能以满足消费电子在低功耗性能上的需求。说白了,该研发项目的目标是节能减耗,重点偏向于降低生产成本,并非工艺上的突破。

剩余的在研项目围绕40纳米、55纳米以及微米级别的制程平台上,均为芯片成熟工艺上突破,未触及先进工艺。

我们希望中国内地企业能够量产7纳米制程及以下的芯片,目前来说很难达成,连技术最牛的中芯国际都没有启动7纳米平台的研发,其它厂商就差得就更远了。

欧美国家针对中国芯片企业技术上的限制确实影响到了我们,至少延缓了中国企业进入先进工艺的节奏,中芯国际研发占收入比的持续下降与此也有关系。

隐患三:今年上半年消费市场复苏缓慢,影响代工厂商业绩

2021年中芯国际销售额中智能手机贡献了32%、消费电子贡献了24%、智能家居贡献了13%;2022年三大领域的贡献占比中智能手机下降得最多,只剩下27%了,消费电子下降1个百分点,智能家居上升1个百分点。

2022年全球集成电路产业进入阶段性增速放缓,主要是由于全球对于智能手机需求量的下滑所致。2023年智能手机和消费电子行业回暖仍然需要时间,智能汽车对芯片的需求增长只能抵消部分前两者需求下降导致的负面影响。

在四季度的业绩说明会上中芯国际高管对今年的整体业绩持负面态度,预计2023年营收同比下滑,毛利率大幅下降至20%左右。

行业增速放缓让“要业绩还是要研发”的困境更加突出,中芯国际是否会削减2023年的研发费用甚至裁撤研发人员呢?这是中芯国际今年的看点。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工艺   代工   量产   智能手机   中国内地   纳米   年中   芯片   业绩   差距   费用   厂商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