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口千年金棺,出土12年后才被打开?专家:里面的东西太重要

在太原市晋源区的太山景区有一座古寺,依山势而建,分为上下两院。这就是因为出土了唐代“连环金棺”而闻名遐迩的山西省太原市龙泉寺,寺庙内有一座埋藏了千年的地下宫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悠久,有许多奇珍异宝传世。

龙泉寺地宫出土的五重棺椁就是千年前的产物,它相互嵌套,结构精巧。一问世就吸引了全国考古界的目光,当时的考古界从未有过这样的发现。这五重棺椁分别是什么?出土之后迟迟不打开棺椁一探究竟的原因又是什么?

千年古寺惊现“连环棺”

龙泉寺颇有来历,相传唐太宗李世民昔日四处征战之时,在一座风景秀丽的山脚下休憩。山脚有常年从地下涌出的清泉,李世民曾用泉水为战马洗浴。李世民登基为帝以后,这座山的泉水被称为“龙泉”

后来李世民的孙子唐睿宗李旦当政期间,在这座山上修建寺庙并命名为“龙泉寺”它曾经两度毁于火灾,直到明朝洪武二十四年才在寺庙原址上被重新修缮。重新焕发生命力的龙泉寺香火旺盛,背后就是巍峨的大关山,素有“小五台”之称。

由于龙泉寺大部分是木质结构,为了防止这座千年寺庙再度被大火吞噬,文物保管所于2008年修建了一个用于防火的蓄水池。动工开挖之后工人无意间挖到了一些奇怪的石条,这引起了文物保管所所长张志敏的注意,他立即暂停施工。

因为山西是全国拥有最多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地方,而龙泉寺又历史悠久。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职业的敏感度让张志敏意识到可能挖到了什么文物或者古墓,他带领专业考古人员继续挖掘。果不其然,在水池底部的塔基遗址下面发现了一个不足一平方米的地宫

地宫的规模虽然不大,但门上雕刻着苍劲有力的力士像,力士的嘴唇依旧鲜红。专家推测,石像最开始应该全身都是彩色的,只是因为长时间掩埋而掉色。

经验丰富的考古专家由石像的细节推断出龙泉寺地宫应该是唐朝时期修建,距今有百年历史。太原市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对地宫展开了地毯式的挖掘工作,打开了高约30公分的砂质石门。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长方形石函,即用石头制作的匣子,在古代一般用来存放经书或者逝者骨灰。石函由函盖和函身两部分组成,打开后是几片已经腐朽的散乱木条,专家推测这原本应该是一个木棺,只是几百年的风吹雨打使它早已塌陷腐坏。

木条下面是一个长约26厘米、宽约15厘米的鎏金铜棺。棺身四周雕刻着活灵活现的四灵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棺身前方刻有佛足的弟子像,背后还有一对佛足。可惜铜棺外表面已经锈化,棺盖也已经松动。

铜棺之下套放着一个系有蝴蝶结的银棺,银棺的装饰精美绝伦,不仅棺身四周镶满了五彩斑斓的宝石,棺身的前方还刻有栩栩如生的仙鹤。令专家疑惑的是,这些宝石开始冒小气泡。经过实验发现,那些“宝石”是由彩色琉璃制成。

相同的是,铜棺和银棺都属于金属外皮内包木材的结构,并不是由纯铜或者纯银打造而成。

银棺较铜棺更为精美,这令专家十分欣喜。更幸运的是,由于千百年的风吹雨打,银棺上系着的蝴蝶结已经烂得不成样子,只需用镊子轻轻一提就能拿下来。

银棺被顺利打开,里面是只有巴掌大小的素面金棺,闪耀着夺目的金光。和银椁不同,金棺上由红色绸带而打成的蝴蝶结幸存下来。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完整的蝴蝶结意味着想要打开金棺就必须冒着损坏蝴蝶结的风险。

考古专家们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怎样才能在不伤害蝴蝶结的前提下打开金棺,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进入瓶颈期。负责打开金棺的专家表示:“有丝织品保护难度就很大,系得那个结最好把它完整的保留下来”就这样,蝴蝶结成了“拦路虎”

无法打开的金棺背后藏着重重隐情

太原市当初特意准备的“开棺”仪式十分轰动,连太原电视台都进行了现场直播。记者、警察、考古工作者,还有凑热闹的群众们纷至沓来。打开前五层棺椁,是为了探寻其中的秘密。放弃开启最后一层金棺,则是为了保护背后的“秘密”

《我在故宫修文物》里对于文物保护有这样一句话:“它历经千年的雨雪风霜,不要让他毁在你手上”考古的目的是保护文物和还原历史。这正是考古和盗墓的根本性区别,前者是为了研究历史文化,后者是为了获得非法利益。

据专家估算,龙泉寺地宫出土的文物中,仅仅是五层棺椁就价值人民币5亿元,更不用说棺椁内的其他珍贵文物了。强行打开金棺固然能为龙泉寺甚至整个山西带来短暂的经济效益,但对于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却不可估量。

原本龙泉寺地宫的墓道两侧绘有彩色的精美壁画,可惜由于刚开始保护意识不足,地宫门一开启就见光氧化。穿越千年的壁画没几天就全部脱落,失去了观赏价值。壁画这种艺术形式,能够生动地反映当时人们的习俗、信仰、社会的经济和艺术发展。

地宫的壁画用什么颜料绘制、内容是什么、由何人绘制,这些问题现在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五重棺椁不能再重复壁画的悲剧,用小型棺椁收藏舍利子的风俗,最开始盛行于唐代初年,龙泉寺发现的棺椁对研究唐朝相关文化有重要意义。

时任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的常一民接受采访时说过:“其实五层的文化元素大同小异,只是越到里面那层做工越精细”五层棺椁互相嵌套只为保护金棺,棺椁越小制作工艺越复杂。

可以说这五重棺椁代表着盛唐时期,我国手工艺品的匠心独运。保护金棺就是保护遥远灿烂的大唐文明,保护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除了保护文物的原因,2008年我国的考古技术还无法满足金棺的保护与修复要求,打开金棺的时机并不成熟。尤其是像蝴蝶结这类丝织品的保护是最困难的,因为丝绸本身是一种天然蛋白质纤维,极易氧化变质导致难以长期保存。

有研究表明,丝织品文物由于从地下忽然出土而遭到氧化、脆化、失色等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丝质文物一旦物理或者化学损毁,将严重影响文物的价值。

金棺上的蝴蝶结历经百年依然完好无损,它本身就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银椁上的蝴蝶结已经腐烂,考古人员希望能够完整地把金棺上的蝴蝶结保留下来。

由于蝴蝶结出土之前埋藏在环境复杂的地下,当时没有人敢断定贸然解开或者拆除会造成什么后果。全国各地历年出土的丝织品文物的数量巨大,修复工作更是艰巨。一旦拆解过程发生意外,蝴蝶结背后的秘密就有可能永远解不开,这将是考古界极大的损失。

明定陵的悲剧,就是由非专业人员在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持下贸然开挖导致。当时挖掘明定陵的工人没有考古知识储备,更不知道该如何保护出土文物。明定陵出土的很多丝织品风化腐烂、字帖氧化变形,甚至连精致的玉器都失去了应有的光泽。

最让人痛惜的要数万历帝的龙袍,因为忽然接触到外部空气瞬间面目全非。据统计,明定陵中的3000多件文物因为这次挖掘损毁过半。我国自此有了“不再主动发掘古代陵墓”的成规,开展考古工作仅限于抢救性的发掘和保护。

简单粗暴地打开金棺与我国考古的相关政策不符,也违背了考古工作的初心。有了明定陵的惨痛教训在前,负责龙泉寺金棺挖掘工作的专家也不敢擅自做决定。最好的选择就是暂时搁置,等考古技术发展更成熟的时候再打开。

此外,像铜椁和银椁这种镶包结构的文物,要保存起来十分困难。不同材质所需要的湿度、温度、甚至紫外线照射程度都是不一样的。当时的考古知识储备不是十分的丰富,没有办法制定出相对应的保存措施。

2008年被挖掘出来的金棺就这样被悉心地保存了十几年,所有人都期待着它被开启那一日的到来。

12年后终见天日

金棺没能顺利打开,也依然成为太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时间越长,金棺显得越神秘,越来越多人好奇金棺里的内容物到底是什么。不能打开,那用技术手段看看总可以。考古专家用X光机将金棺扫描了一遍,发现有很多用软组织覆盖着的颗粒物。

软组织到底是什么,考古专家们还没有头绪。不过那些颗粒物,极有可能是某些得道高僧圆寂后留下的舍利子。

舍利子就是高僧的遗体被火化之后的结晶体,印度称作设利罗。舍利子不仅五颜六色,还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状如莲花,有的形似菩萨。佛教普遍认为舍利子代表着功德无量,是神圣高洁之物。

位于江苏省镇江市的甘露寺铁塔地宫内曾出土过上百粒舍利子,其中还有11颗罕见的释迦牟尼佛舍利子。甘露寺地宫内的石函有三层,分别是银椁、金棺、更小型的金棺。这和龙泉寺发现的棺椁情况几乎一致,为龙泉寺金棺内是舍利子提供了有力佐证。

有专家表示:“往往这种舍利棺里面,应该说是存在有舍利子”金棺内是舍利子的消息一出,各方打开金棺的心情更加急迫。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考古技术有了突破性的进步。考古过程中越来越多地运用“新科技”研究“老物件”龙泉寺的金棺难题迎来转机。

任职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杨军说:“一切高科技考古手段的运用都是为了文物发掘和保护”科技是手段,考古才是目的。

经过多方学者的集思广益,终于想到了两全其美的办法。首先,向蝴蝶结上喷洒特制药水,用化学方式恢复丝带的弹性。再用专业设备从金棺较窄的一端把蝴蝶结整体慢慢捋出来。困扰了众多专家学者十几年的难题,最终被科技解决。

研究人员打开金棺一看,里面有精美的麻质双层锦囊,锦囊内包裹着23枚颜色形状各异的珠子。经专业鉴定,确认为佛教圣物舍利子。这些舍利子到底是哪些得道高僧所留,是考古学家面临的新难题。

为了纪念发现舍利子这一重大事件,也为了更好地保存舍利子,龙泉寺斥巨资用65吨铜手工修建了一处唐朝风格的地宫。在灯光的照射下,整个地宫内部显得十分金碧辉煌,完全就是地宫遗址的修复和扩大版。

一走进地宫就能看见一座长达4.91米的卧佛铜像,表情庄严肃穆,整体由黄铜铸造。墙上是繁复的铜雕壁画,内容借鉴了许多佛教故事,十分震撼人心。巧夺天工的舍利宝函亭耸立在地宫的正中央,里面存放的就是珍稀的舍利子。

地宫的玻璃罩里摆放着五层棺椁的复制品,这是无数考古工作者辛勤努力的结果,让1000多年后的现代人得以窥见大唐风华。地宫的四周有高清摄像头24小时全天候监控,足以反映出龙泉寺出土文物无与伦比的地位。

太山博物馆还以棺椁四周雕刻的中国古代四大神兽为灵感,设计出了具有太山特色的朱雀胸针。朱雀代表着吉祥,这个文创产品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武周时期的文物经过现代手段的复刻,在21世纪有了新的使命,再一次熠熠生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太原市   明定   开金   棺椁   丝织品   专家   地宫   年金   山西   蝴蝶结   文物   舍利子   年后   东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