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马拉松比赛上,“心青年”向美奔跑

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的钟宇琦,在大雨中以2小时48分钟完成人生第一个半程马拉松;因为严重抽筋,肖癸汶没能顺利完赛第九个半程马拉松,遗憾退赛;尽管一开始状态不佳,倪卓君还是实现了第二次半马“破二”(跑入两小时)……

在3月26日的清远美林湖半程马拉松赛中,13名来自广州心友会的“心青年”(心智障碍青年)跑者跑出了不同的状态、不同的成绩,却一样努力向目标冲击。“在恒常训练中,他们不断在学习忍耐,不断在练习,与自己的障碍对抗。”一名陪跑志愿者说,“马拉松是一个考验,我们既希望他们尽可能坚持,又能学习了解自己的身体和状态,自己做出决定。”

“他们带给我对运动的另外一种理解。”退役运动员、志愿者负责人宋小丽说:“他们都是美的一部分,一样在向美奔跑。”

钟宇琦:3小时内完成第一个“半马”

钟宇琦是一名孤独症青年,喜欢画画和拍摄剪辑视频。经过长期定向培训后,目前他在一家财税服务公司实习,每周还会为公司剪辑五条视频。

“比赛那天的大雨,对于心青年和普通跑者来说,都是体力和耐力上的考验。”小丽是宇琦的陪跑志愿者,陪伴他度过了漫长的2小时48分钟。一开始,雨还不大,小丽一路控制他保持匀速,提醒他适时补充水分,边为他拍照鼓劲,一切都很顺利。雨逐渐大了起来,大家艰难前行。在最后两公里的时候,宇琦因为太累,开始有了情绪。“当时我判断他的体力和身体是没有问题的,就不断通过语言鼓励他完赛。”她告诉宇琦,已经坚持了19公里,很快到达终点,“我跟他说,团队的旗子就在我手里,只要我们跑完,就可以在终点展示它,他可以完美压轴。”荣誉感给了他支持,他很快调整自己的情绪,继续坚持下去。

图说:宇琦和小丽一起展开跑团旗子

作为跑团的“收尾”志愿者,小丽深知自己的职责,是在确保心青年们安全的情况下,给他们“兜底”:“即使他们慢下来,或者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完赛,也有我最后陪伴着。”她告诉记者,在陪跑的时候,志愿者需要承担守护的责任,不离开自己的陪跑对象,也不考虑自己能否完赛,能跑出怎样的成绩,而是用足够的耐心跟心青年们沟通,配合他们的节奏。“陪伴他们也给了我自己回报。”小丽曾经是短跑运动员,人生中的第一个半马也是跟心青年一起完成的,他们给了她很大的鼓励,“他们也带给我对运动的另一种理解。”

肖癸汶:14公里的“半马”,同样值得喝彩

“他一见到我就一直说他没完赛,还要再去跑,觉得很内疚。”肖癸汶从跑道上下撤后,闷闷不乐,妈妈偷偷告诉关心癸汶的伙伴们,他偷偷流了两次眼泪,但是没有情绪,也没有发脾气,而能够这样控制好自己,是以前没有的,“通过这一次,觉得他又进步了。”

图说:癸汶(右)与陪跑志愿者同行

孤独症青年肖癸汶热爱跑步,自2019年以来,已经参加过8次半程马拉松比赛。为了冲击美林湖半马,他已经准备了很久。然而,比赛当天,连续的抽筋让他不得不在14公里的地方停下。医护志愿者说,他的腿部肌肉因为痉挛已经纠成一整块,需要暂停比赛。14公里处,距离他心心念念的彩虹跑道,只有两三百米。但他也不得不坐上了比赛的收容车。

小丽说,癸汶平时跑步特别认真,但比赛当天温度骤降,每个人的身体反应不一样,癸汶尤其强烈,在5公里左右就开始抽筋,但他一直怀着完赛的念头,在雨中坚持到14公里处:“他的毅力让我们也佩服,但身体不允许的情况下,必须停止比赛。这是心青年,也是普通跑者参加比赛的宗旨。”

图说:癸汶展示自己参与创作的文创衍生品

倪卓君:实现第二次半马“破二”

在2022年珠海马拉松上首度“破二”的卓君,这一次也保持了水平。“一开始跑的时候觉得好累,前一天没有休息好,但是跑着跑着,就好起来了。”卓君为自己的成绩感到自豪,也因为志愿者们的祝贺而更加自信。

孤独症青年卓君,是一名跑步健将,也是一名绘画能手,经过了长久的训练,她还正式成为超市的职员,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图说:卓君在“雨战”中成功“破二”

“马拉松对心青年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恒常坚持。”广州市心友心智障碍者服务协会负责人区泳强说,一方面,恒常运动是康复的方式,可以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其次,运动能分散他们过多的精力和焦虑,让他们产生持续动力,调整好心态,而且设定马拉松为目标,可以增强心青年的目标感,“有了目标,他们就有为之努力的方向,并且用达到目标的荣誉感来鼓舞自己。”

这种“设定目标—持续练习—完成目标”的模式,在生活、工作上也发挥作用,令他们能有信心完成各种类型的工作,帮助他们融入社会。

“所有人都是美的一部分”

“能够站在这边赛场上,享受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能不能完赛,都不重要。”小丽说。“在巡看跑道的时候,我观察他们,也跟他们有所互动,发现他们的精神都非常饱满,不少人脸上带着自信和享受的笑容。”赛事总监郭晓昊表示,心青年能够参加这种户外的大型比赛,是他们的生活和运动的轨迹回归常态的表现,也能给他们每周的跑步练习带来动力。对于退赛的青年,他鼓励“退赛”本身也是一种经验:“当发现自己不适合再坚持的时候,做一个决断很重要,不应该当作是一种遗憾。”

图说:完赛跑者开心拿到完赛礼品

他透露,比赛除了为心青年们提供跑步机会,还创新地与心青年们联合定制了完赛礼品,每一个完赛包里都有一个“润兔米”钥匙扣和一张集合了5名青年兔子的“润兔米家族”明信片:“我们共设计了5款钥匙扣,完赛选手可以像抽盲盒一样,看看能获得哪一款。”肖癸汶和他的四名心青年伙伴邝炜文、卢诗雅、王夏京、杨尚羲都是作者。

参与设计的广州市残联百企百艺负责人解释,“润兔米”是“run to me”的谐音,也可以延伸为“跑向美”,与比赛“向美奔跑”的主题契合。

“所有人,都是美的一部分,展现美的一种形式,没有差别。”郭晓昊说,这种美可能是运动的美、面貌的美、服装的美,可能是心青年和志愿者互动的美,可能是心青年和普通选手相遇的美,可能是一个互相鼓励的眼神、一个招手或一个鼓掌,都是奔向一个美的目标,美的前程,“希望通过这个赛事,倡导大众关注不同群体,能够接受、享受不同的美。”

他希望在明媚的春天里,这些心青年能走出户外,拥抱自然,能够更自信、更阳光地投入到学习、绘画和工作岗位中。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琳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龙成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9

标签:马拉松   花城   青年   孤独症   荣誉感   图说   跑道   志愿者   身体   目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