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从败军之将到“护法神”

雨季的湖北荆州宾阳楼,游客寥寥无几。踏着吱吱作响的楼梯登上2楼,这里是关公的独家殿堂。环顾四周,全是关公塑像,有站立的,有坐着的,有骑马的,有读书的,有持刀的,最大的有3米多高。售货小姐见来了游客,热情地招呼说:“先生,请一个吧,在这里请的关公特别灵。”


按理说,关羽失荆州,走麦城,这里是他折戟沉沙的伤心之地。在荆州,关公是一个失败的英雄。可是,人们不以胜败论英雄,今天,荆州城内的关帝庙有6处之多。不仅荆州如此,全国除了土地庙之外数量最多的民间庙宇就是关帝庙。清末统计在册的关帝庙不下几万座。


在三国人物中,武功最高的当属吕布。孙策本领也很高强,人称小霸王。吕布、孙策都是威名赫赫的统帅,就是周瑜的地位也不在关公之下。可是,能够在佛教、道教和民间都享有崇高地位的只有关羽一人。为什么关公的名气远远超过他们?


在荆州城头漫步,抚摸砖墙,无限感慨。就在这里,关公由人一步步变成了神,苍劲的宾阳楼在雨雾中平添了几分神秘。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故事:荆州当阳县有一座山,名为玉泉山。山上有一老僧,法名普净。普净原是汜水关(位于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镇国寺中的长老。普净云游天下,来到玉泉山,见山明水秀,就此结草为庵,每日坐禅参道。是夜月白风清,三更以后,普净正在庵中打坐,忽闻空中有人大呼曰:“还我头来!”普净仰面谛视,只见空中一人骑赤兔马,提青龙偃月刀。普净认得是关公,曰:“云长安在?”关公即下马乘风落于庵前,问曰:“吾师何人?愿求法号。”普净曰:“老僧普净,昔日汜水关前镇国寺中,曾与君侯相会,今日遂忘之耶?”公曰:“向蒙相救,铭感不忘。今某已遇祸而死,愿求清海,指点迷途。”普净曰:“昔非今是,一切休论;后果前因,彼此不爽。今将军为吕蒙所害,大呼‘还我头来’,然则颜良、文丑、五关六将等众人之头,又将向谁索耶?”于是关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后关公往往于玉泉山显圣护民,乡人感其德,就于山顶上建庙,四时致祭。


后人评说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七分史实,三分创造。在关公显圣的事情上也是如此。



当年,关羽战败遇害,东吴孙权将关羽的头送到洛阳献给曹操。司马懿看穿了东吴的移祸之计,建议曹操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礼葬之。今洛阳南门外的关林即为埋葬关羽首级的地方,前为祠庙,后为墓冢。关公遗体葬于荆州玉泉山脚下。关羽死后,头枕洛阳,脚踏荆州,这些都是史实。


300年过去了,隋时的智者法师以浙江台州的天台山国清寺为祖庭,开创了佛教著名的天台宗。智者法师是荆州当阳人。在隋朝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智者回到故乡,发愿要在当阳弘扬佛法。智者不愧为智者,他请出了300年前的“老乡”关公,把民间对关公的敬畏之情转化为饱含佛学哲理的故事。佛教典籍《佛祖统记》中记载的关公成佛故事和《三国演义》中描述的差不多。这部佛教经典成书的时间大大早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看起来,罗贯中读过不少的书,且不知为何把智者大师改名为普净。当时隋文帝刚刚统一中国,在历经南北朝长达260多年的分裂战乱之后,人们需要一种宽容的态度来修补社会的伤痕。智者借关公的故事说明,怨怨相报,永无安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智者的思想符合当时的社会需要,很快被民众所接受。按照智者的说法,关公的幽灵在游荡了300年后终于皈依佛祖,成了佛教的护法伽蓝。关公在神的世界中的第一个身份是佛教的护法神。直到今天,在许多佛寺中都供奉关公。


据说,关公受了老法师开导之后,率天兵天将开山填沟,运来木材、石料,经7天7夜建了玉泉寺。不管有没有天兵天将光临,反正智者大师借关公之力盖好了玉泉寺,而关公借智者之力跨进了神坛。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关帝庙   宾阳   当阳   东吴   玉泉   荆州   败军之将   佛教   洛阳   护法   演义   智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