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觉闻晨钟 令人发深省

——浮光掠影游河南之龙门


龙门,在中国家喻户晓,得益于成语典故和传统年画《鱼跃龙门》。这里面蕴含着天下父母望子成龙的美好心愿,洋溢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游河南,自然不能过龙门而不入。

龙门,位于河南洛阳市城南十三公里处。传说是远古大禹治水斧劈龙门山,泄伊河之水到洛河,汇入黄河而留下的旷世杰作,因此得名“伊阙”。隋炀帝巡游洛阳,站在邙山之巅眺望伊阙,惊叹乃“真龙天子之门”。于是在洛阳建东都城,将皇宫紫阳门正对伊阙,伊阙一跃为龙门。追根溯源,第一个跃龙门的不是鲤鱼,而是伊阙。鱼跃龙门的传说,大概就是由此演化而来。

龙门,两山对峙,伊河中流,佛光山色,风景秀丽,引无数文人竞折腰。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赞其:“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宋代苏过惊叹其“峥嵘两山门,共挹一水秀”------不过真正让龙门流芳百世的,既不是山,也不是水,而是石窟。

进入龙门石窟,要经过横卧在伊河之上龙门大桥的拱洞。拱洞上方诗情飞扬的“龙门”二字,为陈毅元帅所题。穿过拱洞,迎面是仿汉代双阙而建的古色古香的景区大门,匾额上“龙门石窟”四个飞扬洒脱的黑底金字,出自文化巨匠郭沫若。

跟随导游的脚步,在龙门石窟这座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中一路缓缓前行。潜溪寺、宾阳三洞、摩崖三佛龛、万佛洞、莲花洞、奉先寺、古阳洞、药方洞、擂鼓台三洞、看经寺------一处处石窟,一个个窟龛,一品品题记碑刻,一座座佛塔,一尊尊佛像,尽显皇家气派的石窟雕像,走马观花般一一掠过。唯有前人在伊河之滨,龙门石崖之上,叮叮当当,一钎一锤的雕凿之声不绝于耳。这雕凿之声从北魏孝文帝年间响起,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10多个朝代,断断续续1400余年,最终成就了这处石窟1300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佛像97000余尊,被誉为世界石刻艺术宝库,皇家贵族发愿造像之地——龙门石窟。


光阴越千年,往事不如烟。在龙门石窟,这座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中游览,脑海猛然浮现这样一幅惊艳的画卷,相隔近百年,素未谋面,举起开凿石窟第一锤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助推石窟走向辉煌的武周开国之君武则天,穿越时空的阻隔,踩着石窟雕凿的节拍,竟在龙门来了一场“英雄会”。有谁知道。他们的云水禅心,在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上,在中华民族大融合的浩荡长河中掀起了怎样的波澜?

让我们将思绪拉回到四世纪初。华夏大地,群雄并起,天下大乱,朝代更迭,走马灯一般。游牧于大兴安岭深山老林中的鲜卑拓跋部乘势而起,从嘎仙洞出发,纵马中原,建立起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强大的王朝——北魏。北魏第七位皇帝拓跋宏更是一位有雄图大略的君主,他不满足称霸北朝,要入主中原,一统天下。鲜卑作为北方的游牧民族,虽然马快刀锋,勇武善战,但是尚处于奴隶制的游牧文明阶段,如果不能与中原封建制的农耕文明融合,孝文帝的雄心不过是一张悬在空中的“美丽馅饼”。欲将这张“美丽的馅饼”端到北魏的餐座上,必须消除北方与中原民族间的隔阂,全面融入汉族为主体的农耕文明。孝文帝不愧为一代英主,他推行“太和改制”,弃祖制改汉制。将都城从北方的大同迁到中原的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收藏古今汉家典籍,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联姻,严厉镇压反对改革守旧的鲜卑贵族------开凿龙门石窟发愿名志。由此,拉开龙门石窟开凿的序幕。


北魏孝文帝33岁时英年早逝,未能实现一统天下的愿望,可谓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顺应历史潮流,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经济恢复发展,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足以彪炳千秋。不过,北魏孝文帝“太和改制,被掩埋在时间尘埃中的另一个价值,却至今仍被人们忽略。虽然“太和改制”并没有实现巩固北魏政权的目的。孝文帝死后30多年,北魏的大厦就轰然倒塌。却无心插柳柳成荫,催生了百年之后的一个强盛王朝——唐朝。

站在龙门石窟前,驱走此起彼伏的石窟雕凿声,拨开朝代更替的烽火硝烟,说北魏孝文帝改革催生了盛唐,还真不是牵强附会。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士族通婚,通婚促进鲜卑人和汉人血脉的融合。融合的结果,北魏、西魏、北周、隋、唐,虽是不同的朝代,皇室却是血脉相传的“一家人”。唐太宗为了标榜唐朝文化正统的法理性,奉八杆子也打不着的道家鼻祖李耳为祖先,却否认不了他体内的四分之一鲜卑人血统。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在中原汉族人崇礼尚文的农耕文化中,注入鲜卑人粗犷雄浑的游牧文化,两种文化的融合,弹奏出“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精神交响,开创了“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的盛唐。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和唐太宗李世民虽然是血亲,两人在龙门石窟却没有任何交集。和孝文帝在龙门石窟“英雄相会”的是唐太宗的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则天。如果说北魏孝文帝为推行改革发愿明志。掀开雕凿龙门石窟帷幕,武则天则为了除弊革新,将雕凿龙门石窟推向高潮。让北魏孝文帝和武则天在龙门英雄相会不是历史,不是时间,而是他们表达理想的方式——雕凿石窟。相会的地点,是龙门;英雄会的高光时刻,是奉先寺。对相似理想信念的坚守,让间隔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个朝代,时间相距百年的拓跋宏和武则天,在龙门石窟,将他们追求和心志拧成了一条穿越时空,跨越朝代精神链条。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长宽各30余米。据碑文记载,奉先寺开凿于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在位时期,于公元675年建成。窟中的卢舍那佛坐像是武则天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的。把自己形象塑造在龙门石窟的武则天,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个评价极端两极的人物。誉者,赞其明察善断,兴利除弊,奖励农桑,改革吏制,开殿试,选寒门,巩固了唐太宗“贞观之治”成果,为唐朝开启第二个高峰“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是千古女帝。毁者,责其心狠手辣,重用酷吏,杀戮李氏宗亲,篡唐自立,灭绝人伦,为“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


如果我们将目光拉回到唐朝,唐太宗在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同时,以李氏宗亲和关陇集团为代表的豪门势力也发展到了登峰造极。唐太宗在世,凭借文治武功建立起威望,尚能轻松摆平。到了高宗李治时代,豪门擅权,阶层固化,社会矛盾一触即发,大唐江山在歌舞升平中暗藏着随时崩塌的危机。幸有武则天辅政,李治才勉强维持。此情此景,在李治身边辅政的武则天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李治之后,武则天虽然也辅佐两位儿皇帝,或者看儿子烂泥扶不上墙,或者自己权利欲超强,不愿一直躲在幕后。干脆扯下龙椅后面的帘子,自己开朝称帝,推行新政。这样就动了李氏宗亲和关陇集团旧势力的奶酪,遭到他们的激烈反抗。武则天有称帝的勇气,自然也有剪除守旧势力的决心和手段,让“贞观之治”的基业得以保留下来。如果没有武则天的革故鼎新,铲除既得利益集团,唐朝说不准也和北魏、隋一样,成为一个短命的王朝,“开元盛世”大概率不过是一个奢望。

仰望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端坐在石窟正中的卢舍那大佛,坐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威仪天下,令人敬而不惧,睿智而慈祥的母亲。武则天雕塑卢舍那佛坐像,意在告诉后人,这才是我真正的样子。

雕凿奉先寺,将自己形象、思想、感情、功德倾注到卢舍那大佛身上,昭示后人,在先。立无字碑,是非功过,任凭后人评说,在后。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武则天是有先见之明的,也是有博大胸襟的。

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龙门一游,最大的收获不是欣赏了精美绝伦石窟艺术,而是追寻远逝的雕凿之声,抹去数千年的历史风霜,见证着一个民族的过往与传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太和   深省   西魏   晨钟   中原   鲜卑   洛阳   北魏   石窟   朝代   唐朝   龙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