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古驿焕新颜,你不能错过的周边游新景点

漳郡自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建置州治,迄今逾1330载。自建州伊始,开漳圣王陈元光即沿袭前朝交通线路,将各路古道辟为驿道,形成北通泉州,南抵潮州揭阳,西达龙岩长汀的驿道布局。其中连接闽粤之漳潮古道,成为漳南最重要的驿道。据《唐六典》云“唐凡三十里一驿……若地势险阻及须依水草,不必三十里”。以“十里一铺、三十里一驿”配置,漳潮古道沿途曾设有13个驿铺,今虽多已毁除,但如甘棠驿、木棉铺、豪林铺等址犹在。

随着现代交通网络的飞速发展,昔时驿铺早已功成身退。今之新驿,在漳州旅游投资集团的倾力打造下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成为闽南文化生态走廊示范段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五里亭新驿

古之官道,多于离城五里处设有官亭,为迎送官员、接风饯行之处所,俗称“五里亭”。旧时漳州城南是否有五里亭,地方史料未见记载。五里亭新驿位于九湖镇埔美山村路口处,毗邻国道324线,总面积1.8万平方米,主体建筑3800平方米,系依照长泰县岩溪镇上蔡村的“蔡氏四落大厝”仿造。“蔡氏四落大厝”被称为闽南“乔家大院”,属典型的五开间双护厝闽南红砖大厝。建筑呈西东朝向坐落,主厝为燕尾飞脊屋顶,分为门厅、前厅、正厅三落,后厅一落与马鞍脊护厝相连,与主厝构成“同”字形格局。整座建筑木石构件古朴精巧,雕花构图巧妙华丽;主厝与护厝之间门廊相通,内外埕巷结合,房间、廊道之间曲径迂回,外观恢宏大气,内部厅堂通透敞亮,尽显闽南传统建筑之奢华。

据传,上蔡蔡氏先祖以种植、经营烟草为业,在清朝道光年间仅运输烟草的洋船就有13艘,是名盛一时的商贾大户。蔡氏所筑之“四落大厝”气势恢弘、奢华大气、布局合理,当地流传着“有四落富,无四落厝”的说法。

五里亭新驿以“漳风古韵”为主题,合理利用“蔡氏四落大厝”之空间,展示有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包括建盏、茶具、陶瓷工艺品、华安玉雕等,后厅展示有名家书画、名贵木雕等精品;并在周边配套建设园林景观、停车场和绿道等设施,形成一个集文化观赏、休闲健身为一体的人文景观综合体。

檺林新驿

由五里亭新驿经国道324线往南约3.4公里,就到了檺林新驿。乾隆版《龙溪县志·驿铺》载“南路三铺:檺林、木棉、马坪”;更早之嘉靖版《龙溪县志》所录“县境图”亦有檺林铺、木棉铺、马坪铺的图示。可见檺林驿铺古已有之。今之檺林新驿占地约2.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分别以朱一贵故居、叶文龙故居、鼎炉新厝为原型。


朱一贵故居为两落三开间加护厝结构,面积约445平方米,显得朴素无华。朱一贵原名朱祖,长泰县陈巷镇旺亭村人,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随父移居台湾,初任衙役,后以养鸭为生。康熙六十年(1721),朱一贵为反抗台湾知府王珍暴政聚众起义,建元“永和”,被尊为“中兴王”。清廷命福建水师渡海进剿,朱一贵兵败被解回京,遭凌迟之刑。台湾民间崇祀朱一贵为“台南州城隍绥靖侯”,供奉于台南城隍庙。

叶文龙故居位于朱一贵故居东侧,建筑面积1391平方米,为三落五开间加护厝结构。原址位于长泰县岩溪镇珪后村,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与朱一贵故居相比,叶文龙故居大了3倍有余,其建筑材料运用了日本水泥和南洋红木,规模与精致程度,称得上闽南红砖大厝建筑的典范。叶文龙系长泰县岩溪镇人,民国时期以武装割据形式统治长泰十多年,后以“妨碍抗战,扰乱后方”之名,1940年被陆军75师剿灭,次年被处死。在武装割据长泰期间,叶文龙一方面横征暴敛、称霸一方,一方面又发展教育、倡修道路,做了不少公益事业,是个有争议的“传奇人物”。

位于叶文龙故居东南隅的,是鼎炉新厝。原型位于台商投资区角美镇龙田村。早年下南洋的王自先生在马来西亚经营橡胶园致富,于光绪年间返乡,耗费13000银元买地盖房,因新厝主体位于“烘炉”穴上,故名“鼎炉新厝”。其为三开间两落加护厝的硬山单檐式建筑,建筑面积791平方米。规模不大,但汇聚了石雕、木雕、瓷雕、灰雕等闽南建筑装饰技艺,整座建筑处处可见闽南技师的匠心。

漫步檺林新驿,朱一贵故居、叶文龙故居、鼎炉新厝建筑各擅特色,很好地融合了闽南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周围绿树成荫,亭台水榭交替入眼。南隅一小亭中竖着一块石碑“紫阳夫子解经处”,与这些传统民居一起,可谓相得益彰,为这一景观增添了几分文化的厚重。

木棉新驿

出檺林新驿朝南约2公里,是为千年古庙木棉庵。嘉靖版《龙溪县志》载:“木棉铺,宋贾似道安置循州,至木棉庵,为监押官郑虎臣所诛”《西湖古代白话小说选》所录之《木棉庵郑虎臣报冤》即详述了郑虎臣在木棉庵诛杀奸臣贾似道的故事。今木棉庵南侧榕树下仍有木棉亭,亭后一石碑刻“宋郑虎臣诛贾似道于此”系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所立。

木棉新驿在国道东侧,与木棉庵相距不过百米之遥。驿站以漳浦赵家堡官厅建筑为原型,占地面积3万余平方米。赵家堡位于漳浦县湖西乡硕高山下,是赵宋皇族后裔建造的城堡,“布局立意,处处仍沿汴京之旧”,有宋城之美誉。整体建筑呈西南望东北朝向,主体为三座并列的三开间五落官厅府第,两侧各一排护厝厢房组成整体建筑群,总建筑面积5560平方米。五座建筑之间设廊道串通,连为一体。大厝抬梁式木结构硬山顶燕尾脊,厢房硬山单檐式燕尾脊,灰墙红瓦,既具备闽南传统建筑风格,又透着皇宫府第的气派。建筑群前石埕立有多对旗杆石,前面又有湖泊、园林,兼有“汴派桥”、“聚佛宝塔”等配套景观,形成曲径通幽的宋代皇家园林格局。


木棉新驿主要功能包括驿站综合服务以及驿路博物馆。其内将布置游客服务中心、自行车租赁点、便利店、洗手间、纪念品商店、休闲茶室、生态停车场等相应设施。

马坪新驿

沿国道324线继续南行5.9公里,就来到位于浮山村的马坪新驿。乾隆版《龙溪县志》载,“马坪铺,距漳浦甘棠铺十里。”光绪版《漳州府志》亦载“马坪铺在六七都”。今之马坪新驿已难窥旧貌,取而代之的是小巧精致的园林,建筑以平和榜眼府、漳浦蔡新故居为原型。


“榜眼府”原址在平和县霞寨镇钟腾村,为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科武榜眼黄国梁府第。黄国梁系漳州历史上唯一的武榜眼,曾任御前侍卫郎,于乾隆庚戌年(1790)获乾隆皇帝赐赠白银13300两在故里兴建府第。榜眼府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为三开间加双护厝的合院式结构,状如螃蟹,前为大庭,正面镶嵌精致石雕的照壁围以院墙,大门北向侧开,设有“双峰耸秀”门楼一座。府内雕梁画栋巧夺天工,精美彩画金碧辉煌,优质选材匠心独运。整座建筑精心规划设计、融入“天人合一”理念,具有借景寓意,饱含人文内涵。


“蔡新故居”原址位于漳浦县大南坂下楼村,系一代帝师蔡新的居所。蔡新是漳州有史以来宰相第一人,一生清廉正直、谦虚谨慎,官德人品才学,堪为千秋楷模。蔡新故居面积700平方米,面阔五间,正堂深二间,抬梁式木结构,青石柱础,悬山顶燕尾脊。虽非精雕细作而朴素无华,却不失官宦府第规制之大方气派。

马坪新驿主要设置服务、休憩、小型商业、人文展示和停车设施等功能。展现漳州隐士文化,是一座独具匠心的驿站精品。这里有山有水,环境清幽,庭前为蜿蜒小溪,溪上有桥,桥边有湖,湖畔有亭,亭外有花,一派田园风光,令游人慕名而至,留连忘归。

甘棠新驿

由马坪新驿往南约2.9公里,与国道324线隔溪而望的是甘棠新驿。

甘棠驿曾是漳潮古道较为重要的一个驿站。康熙版《漳浦县志》载“甘棠驿,署在县北五十里。驿为邑所辖,而官隶龙溪。”另据乾隆版《龙海县志》载“甘棠驿在县南四十里,地属漳浦。元至正开建……国朝设赡夫五十名,走递公文等夫四名,兜夫十名。”两县志互为印证,点出甘棠驿境属漳浦,即今之漳浦县官浔镇溪坂村。往前追溯,溪坂村曾出了个晚唐诗人潘存实,于元和十三年(818年)独孤璋榜进士,官至户部侍郎。


今之甘棠新驿已无往昔官道驿站风貌,取而代之的是以“漳台同根”为主题的建筑群落,总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驿站以“为国尽瘁、海峡同根”为主题,古厝建筑选型为历史上对漳台两地做出重要贡献的贤臣忠士故居,包括陈元光故居、汪春源故居、宫保第共三座美宅。其中核心建筑为陈元光故居“燕翼宫”,是开漳圣王陈元光在漳州唯一的府邸,也是海内外“开漳圣王”族裔谒祖和信众膜拜的圣地。两翼建筑分别以台籍才子汪春源故居和清代著名台籍将领林文察专祠“宫保第”为原型。汪春源是海峡两岸热血文人同仇敌忾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代表人物,“宫保第”则是台湾雾峰林家在大陆的重要祖祠,见证了台湾雾峰林氏一门忠烈的悲壮历史。


甘棠新驿临溪而筑,依山傍水,环境清幽,廊桥步道迂回贯通,园林景观与闽南古厝相映成趣,处处充满诗情画意,是为休闲漫步、放牧身心之上佳处所。

三古新驿

三古新驿在甘棠新驿以南约7公里处,海峡花卉集散中心附近,总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康熙版《漳浦县志》载,明时漳浦“铺二十有五”,三古铺是为其一。三古新驿有三座建筑,分别以漳浦黄道周故居、海云家庙,平和黄梧宗祠为原型。


一代大儒黄道周故居原址在漳浦县绥安镇石斋村,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是黄道周主要生活、讲学和著述的地方。建筑面阔五间,正堂进深三间,抬梁式木结构,悬山顶燕尾脊。值得一提的是天井中间有一块石盘,称为天方盘,是黄道周用以观测天象,预测阴晴风雨、24节气变化,指导农渔生产的大型教具。


与黄道周故居相邻的,是有“闽南第一大宗祠”之称的海云家庙。海云家庙也称乌石大厅,是乌石林氏宗祠,原址位于漳浦县旧镇镇后埔边村,主体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三进五开间。 从明代嘉靖到清代嘉庆年间,乌石林氏科举仕宦共80余人,其中嘉靖三十八年探花及第、官至南京礼部尚书的林士章最为著名。海云家庙因林士章探花及第而获特殊荣宠,其占地面积和建筑规模均居闽南地区同类建筑之首。


黄梧宗祠以平和霄岭的黄梧宗祠为原型。黄梧原为郑成功麾下副将,于顺治十三年(1656)献海澄归顺清廷,授封“海澄公”,次年在家乡建造宗祠。宗祠规模不大,为三进式砖木结构,却雕有龙凤石柱,各种装饰极尽豪奢,霸气四溢,无不昭示着黄氏先人显赫的历史,所以黄梧宗祠被民间称为最牛宗祠。


观之五里亭、檺林、木棉、马坪、甘棠、三古六座新驿沿国道324线依次布列,以极具闽南地方特色的古厝建筑风格特色,充满了“红砖白石皇宫起,山墙马背燕尾脊”的古朴韵味,借以重现漳潮古道的驿铺风貌。不惟如此,每座建筑又具有丰富的闽台地方人文典故,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充分展示了闽南山水写意景观与农耕风情的区域特色,构成了独特的闽南文化生态走廊景观带,让蜗居城市的人们得以轻松留连徜徉其间,体验传统文化与现代休闲相结合的舒心惬意,领略到一种时空交错的畅快感,不亦快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漳州   长泰县   漳浦   燕尾   闽南   宗祠   县志   故居   木棉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