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还需要户部巷、吉庆街吗?

已经记不得有多久没去户部巷了,作为一个老武汉人,感觉很对不起武汉市市长。

在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武汉市把户部巷作为重点发展的11个特色街区之一。

不过,在老武汉人的眼里,户部巷已经变得跟黄鹤楼一样——只有跟团旅游的外地人才会去。

曾几何时,户部巷跟吉庆街是武汉市民过早和宵夜的“圣地”,当年上学的时候几乎每个星期都要跟同学去户部巷,要么是过完早后逛司门口或者去江边兜风,要么是反过来吃完宵夜回家。那时候觉得户部巷好吃的东西真多,即使是其他地方都能吃到的热干面、豆皮也比其他地方的好吃。

最后一次去户部巷好像是五六年前了,那时一个深圳过来的朋友非要去户部巷,带他过去了一趟。当时是一个周末的下午,那里依然是人山人海,但是感觉小吃的味道已经大不如以前。

深圳的朋友吃了几样东西后说,你们武汉的小吃也不怎么样啊,跟深圳一些步行街的小吃味道都差不多。我无言以对,不好跟他说,户部巷已经今非昔比了,甚至可以用面目全非来形容了。

怎么说呢,就是外面更好看了,但是里面的小吃以及小吃的味道都完全不一样了,有一些小吃打着老武汉、武汉名小吃的旗号,其实卖的就是大路货甚至是非武汉特色的食品。

这叫什么?这叫要了面子,丢了里子。

应该说,有关部门改造户部巷,让它成为一个武汉名片,吸引八方游客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好心不一定能办好事。

这在其他地方也有相同的案例。

深圳的华强北曾经是全国知名的商业街,每天这条街上都是人山人海,人气旺到了什么地步?华强北的赛格广场、华强电子世界、远望手机市场、曼哈广场等商场的铺面一铺难求,高峰的时候,一个一平米的铺位卖到30万元。

华强北拥挤的交通被许多市场诟病,但是越堵,去购物和逛街的人越多,这也许就是人们的一个从众心理,但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是,在华强北确实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可以带一家老小吃喝玩乐一整天累并快乐着。

后来深圳修地铁了,当地主管部门想着借机会好好改造华强北,美其名曰升级提质。经过改造后的华强北确实是更好看了,但是去消费的人比原来大为减少。

原因无它,大多数市民对于华强北改造的效果很不满意,他们选择了用脚投票。诚然,在华强北封路改造的那段时间,深圳其他商圈的崛起转移了部分人流,电商平台也使华强北固有的电子、服装产品价格优势丧失。

不过,人们都有怀旧情结,深圳人也缺少休闲去处,如果不是华强北“自残”式的改造,即使恢复以前的旧貌,其人气一样能恢复起来,可资佐证的是,深圳的东门商圈,其服装、化妆品同样受到电商冲击和新商圈的分流,但是人气依旧。

户部巷与华强北的失败相似之处在于,政府用好心办“坏”事,不研究甚至不尊重市场规律办事,人为给经济发展增加阻力。据说在改造后,户部巷的门面租金不断上升,一些经营本土特色小吃的商家,不得不迁走,剩下的都是毛利相对较高的烧烤等大路货,以致“特色不特”。

政府一直在强调“放管服”,就是该放的放到位,该管的管得住,该服务的服务好。但武汉市往往在该放的地方要用管的方式,该服务的地方又不作为。像户部巷就是该放的典型——一个繁荣的市场的形成是自发的,而不是有关部门设计出来的,政府瞎操什么心,安心在那里收税就行了。

深圳的华强北在经历过失败的改造后,又回归了以前的自然生长,政府不再指手画脚,后来市场转型化妆品、电商等,又恢复了生机。武汉的户部巷有没有这样的机会恢复过去的兴旺,还不清楚,看着现在丁字桥、沙湖路、三里坡、腰路堤鹦鹉巷子这些地方的灯火通明,真的为户部巷惋惜。

对于民生经济,不乱插手,任其“野蛮生长”,用收来的税来改善民生,这才是一个服务型政府应该做的事,才是大武汉的迷人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户部   武汉   大路货   武汉市   武汉人   吉庆   深圳   商圈   其他地方   小吃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