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国企重估策略专题报告:布局“主线”行情

(报告出品方:广发证券)

一、策略:央国企重估新思路:盐铁与涌现

(一)央国企重估:多部委协同,政策动能强

“央国企重估”将引领23年“中特估值”的第二波行情!我们去年12月以来 持续5篇报告提示“中特估值”的投资机会,我们判断“央国企重估”将引领23年 “中特估值”第二波行情!“中特估值之央国企重估”也是我们3.5《23主线“买 变化”之三条线索》“思•变”的Δ三重奏(政策反转/ 困境反转/美债反转)之一 “政策反转”的重要线索。 “央国企重估”是多部委协同作战,政策动能强于过去几年的“国企改革”。 从去年11月21日证监会易主席提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以来,国务院和国资委等 多部门协同推进,足见本次“央国企重估”的政策动能之强劲。我们判断:当前的 “央国企重估”和过去几年的“国企改革”相比,从政策推进的力度来看,是有本 质区别的,当前的政策诉求显然更加强劲。

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数字化,将是“央国企重估”的4条关键线索。国 资委2.9发布的《关于做好2023年中央企业投资管理 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有关事项 的通知》指出: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和数 字化转型,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

(二)从“垄断低价”到“涨价重估”:普遍性&系统性提升央国企“效率” 的途径

对于央国企重估,当前投资者最关切的问题在于:央国企的“效率”能否普遍 性&系统性提升。“土地财政降速”有很大的迫切性,“逆全球化”趋势下的“大 安全主线”投资有很高的必要性,基础工业体系“自主可控”有很强的正外部性, “低碳转型”新能源投资也都需要大量财政资金。当前财政“缺钱”,但要“花 钱”的地方太多。能吸引资本市场,解决资本市场担忧的关键在于:不是个别央国 企的“效率”提升,而且普遍性&系统性的央国企“效率”改善!


为什么央国企效率相对不高的现象能够长期存在? 因为有“土地财政”提供 的大额财政资金补贴,长期支持央国企输出“垄断低价”商品。国内 “垄断低 价”的生产要素长期存在的原因之一,恰恰是因为“土地财政”提供了大量的财政 收入,中央得以利用财政补贴的方式反哺相应的生产要素提供方。

当前“房住不炒”大背景下,土地财政降速,可能促使政府部门降低相关生产 要素提供方的补贴力度,可能的结果是—— 根据经典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土地财政”降速,将直接带来部分长期依赖政 府补贴的效率相对不高的部门无法获得足够的财政补贴,从而面临供给端出清,供 给曲线左移,形成新的价格均衡,也就是生产要素价格的结构性涨价!并带来央国 企的 “价格修复 估值修复”的主线行情!

(三)行情节奏:重视政策细则落地的“第二波行情”

借鉴16年“供给侧改革”政策后钢铁和煤炭行情的3个阶段,有助于判断本次 “央国企重估”政策主线下的行情节奏—— (1)政策出台后的“第一波行情”:方向性政策落地后的阶段性行情。(2)政策实施中的“第二波行情”:实质性政策细则落地后的持续性行情。 16年中开始,煤炭、钢铁等行业的实质性去产能政策细则发布,驱动行业产生持续 的超额收益(从年中持续到年底)。 (3)政策起效后的“第三波行情”:政策效果落地,企业盈利改善后的行 情。17年中开始“供给侧改革”政策效果逐步显现,钢铁和煤炭的资产周转率由负 转正,驱动盈利能力持续改善,煤炭和钢铁行情继续获得接近一个季度的显著超额 收益。


二、公用事业(电力):政策、管理、经营三维革新

(一)电力:估值低位,动能明显,经营加速

政策面:中特估值下电力企业具备估值提升空间。公用事业行业中央国企市值 占比近九成,目前板块估值位于历史低位,复盘2010年以来的公用事业板块估值, 当前仅处于PB 16.4%、PE 42.6%分位。我们看到当前新能源建设加速,而央国企作 为建设的主力军,有望迎来一轮新的装机增长。同时,受过去两年煤炭价格高企、来 水相对偏枯的影响,板块盈利亦处于底部,有望迎来盈利底部反转、成长体系重塑。

管理面:三视角看待电力中特估值,央国企改革潜力较大。其一,多家电力公 司所属的央国企集团内仍有大量存量资产,截至21年底,六大集团内未上市装机占 比42.6%,推动资产重组、证券化值得期待。其二,两只新能源REITs已获核准,未 来电力公募REITs有望加速推进,将有效盘活存量资产,提升资产周转率与融资能力。 其三,多家电力企业积极优化公司治理,引入股权激励、职业经理人等改革手段。

央国企集团保有大额存量资产,资产重组、证券化空间充裕。大型发电集团旗 下拥有众多发电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仅为其中部分,从总装机量来看,截至2021 年,国家电投、华电集团分别存有65.8%、61.1%的未证券化装机,而其余发电集团 的未证券化装机也均在30%左右;此外,目前国家电网旗下资产同样存在证券化可 能。

公募 REITs 带动“投资-运营-REITs-再投资(并购)”的良性扩张加速形成,盘 活资产-加速装机-提升估值的成长闭环将持续演绎。在预期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可 再生能源补贴尚未完全发放的背景下,新能源 REITs 的发行将助力电力企业快速回笼资金,投入到新的新能源项目建设中,叠加近期硅料价格快速下跌、光伏项目投 资成本下降,预计新能源装机增速有望提升、成长预期持续打开。


经营面:时间的煤硅逻辑演绎加速,行业迎来底部反转。(1)电煤:近期煤价 持续回落,最新秦皇岛Q5500煤价1120元/吨,相较去年10月高位1599元/吨跌幅达 30.0%,且库存仍处高位(北方港存高于去年同期42.9%),进口煤价格低价优势显 著。我们看好现货价格下降叠加长协比例提升,降低综合用煤成本带来火电盈利改 善。(2)硅料:硅料价格已经大幅下降,当前光伏装机已有增长苗头,2022年下半 年暂缓的装机有望在2023年逐步加速,绿电的成长性值得期待;(3)电价:火电燃 煤标杆上浮比例持续,赋予多类电源年内较好的价格基础,期待容量电价落地明确 调峰成本,电价具象化可期。当前电力板块煤硅电价三重改善,今年既是转盈年又 是装机年,攻防兼备值得期待。煤、硅、电价三要素均有望在2023年迎来持续改善。

三、建筑:国企改革,一带一路,大象亦能起舞

(一)建筑央企高市占率,强增长韧性与高资产质量有助于缓解市场担忧

对于建筑央企的低估值,我们认为市场主要存在两点担心,第一点就是长期行 业成长性变弱。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整体呈现“V”型 增长,自2018年起显著下降,2018年下半年降至5%以内,2020年初受到疫情的影 响更是出现了负增长。虽然在后疫情时代,基建投资逐步恢复,2020年第三季度实 现由负转正,年末广义基建投资累计增速恢复至3.34%,保持回暖态势。2022年, 各类专项债、政策性金融工具齐发力,基建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投资增 速止跌回升,但基建投资增速整体逐渐趋缓,但从2017年的10%以上的增速降低至 2018年的低个位数增长,除了2022年外其余年增速一直保持在5%以下的区间。

尽管行业增速放缓,但建筑行业集中度将延续上升趋势,龙头公司的高成长性 也有助于缓解市场的第一点担忧。近年来建筑行业的集中程度在不断上升,一方面 体现在新签合同额占比不断提升,前四家建筑央企2021年新签合同额占比达到了 28.80%,这一指标在2022年仍继续攀登至31.99%。而八家建筑央企总体的新签合 同额占比行业新签合同额也同样不断上升,2021年八家建筑央企新签订单总金额为 130517.0亿元,占比37.88%,2022年上升4.21个百分点,达到42.09%。另一方面, 建筑央企的营业收入占比也同样呈上升趋势。2021年,营业收入排名前四的公司总 营收46674.1亿元,占比建筑行业生产总值约15.93%,较2018年上升约2.48个百分 点。2021年八家建筑央企的总营收为60759.1亿元,占建筑行业生产总值约21%。但 在22Q1-3,这两项指标都有明显的上升趋势。2022Q1-3营业收入top4的建筑央企营 收占比建筑行业总产值达到18.06%,全部八家建筑央企的营收占比达到了约 23.67%。从新签订单和营收两项来看,建筑行业的集中程度在不断提高,建筑央企 的市占率不断扩大。


2022年央企累计新签订单增速可观,2023年仍有强增长韧性。从已披露订单数 据的企业来看,尽管2022年下半年受国内疫情反弹影响经营情况不及预期,中国建 筑、中国电建、中国化学和中国中冶四家央企新签订单均实现正增长,且增长幅度 超过两位数;其中,中国建筑/中国电建/中国化学/中国中冶2022年累计新签订单金 额同比分别增长12.7%/29.3%/10.1%/11.7%。2023年2月,中国建筑/中国电建也分 别实现了27.3%/43.3%的累计新签同比订单增长,而虽然中国化学/中国中冶1月的 新签订单增速分别为-35.2%/-4.3%,但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后续的新签订单数将 有所反弹。具体来看:

二点担心是认为这些建筑企业的不良资产过多以及负债率较高,导致多数公司 的市净率不足一倍。建筑公司下游的客户也多为政府,议价能力较强,而近两年公 司承接的项目也越来越大,账期进一步加长,这些都存在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所 以我们在后面几部分主要就建筑行业以及头部公司未来的发展以及自身的资产质量 进行研究分析。

(二)国企改革加速,指标考核与股权激励促国企保质保量增长

在国企改革进程中,国资委不断优化中央企业经营指标体系,目前中央企业考 核指标体系为“一利五率”,即利润总额、资产负债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 动生产率、净资产收益率和经营现金比率。考核指标的优化也使得企业更加注重投 入产出效率、研发创新和现金流水平。“一利五率”的国企考核体系有助于国有企业 的可持续发展,也为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估值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统计了建筑央企的股权激励情况,主要有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中铁 以及中国化学四家建筑央企在近两年制定了股权激励计划,其中中国中铁的净利润 增长要求不低于12%,在几家建筑央企中仅次于中国化学(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 15%),此外,股权激励要求公司在几家可比公司的增长中要求处于75%分位,增长 动力强劲。

(三)“一带一路”催化,带动建筑央企海外业务好转

目前国内建筑央企及海外工程公司海外业务比重仍处在低位,“一带一路”催 化下建筑央企海外业务占比提升空间大。根据建筑央企2021年营业收入的地区分布 情况,建筑央企在中国大陆的营业收入比重普遍较高,海外业务占比均低于25%, 处在低位。海外业务占比最高的为中国化学,比重为21.29%,海外业务占比最低的 建筑央企为中国中冶,比重为4.02%;另外,不同央企间海外业务比重差距较大,中 国电建、中国化学、中国能建的海外业务占比均在10%以上,中国建筑、中国铁建、 中国中铁、中国中冶的海外业务占比则一般处在5%以下。这表明目前央企的业务主 要集中在中国大陆,海外业务收入的比重仍处于低位,预计未来随着“一带一路”的 发展和推动,建筑央企的营业收入提升空间广阔。


四、军工: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重视军工龙头长期 投资机遇

(一)对标世界一流:美军工股高回报、稳盈利、安全性

统计发现,长维度看美国国防军工板块的股价或利润表现优于大盘。探讨原 因,我们认为市场至少不应低估三件事情,需求端的向上爬坡周期、军方对提高采 购效率的决心、政府“保军”的意志力。借助PB-ROE估值体系对比中美军工股估 值,我们认为国内军工国企龙头具备估值重塑空间。选取国内18个央国企(含地方 国企)企业以及28个海外重点军工企业为样本,A股采用2022年Wind一致预测盈 利数据,海外企业排除疫情影响选择2015-2019年盈利数据,采用五年平均可以减 少单期盈利大幅波动带来的误差。借助PB-ROE估值分析,从估值中枢来看,A股 军工行业央国企2022年的wind一致预测值PB(4.30倍)略低于世界一流军工企业 2015-2019年的PB均值(4.81倍);从盈利的角度来看,A股央国企龙头2022年 ROE预测值(9.56%)低于世界一流军工企业2015-2019年的ROE均值 (10.86%)。从ROE和PB综合来看,A股军工行业国企龙头的估值偏低,具备估 值重塑空间。

(二)估值溢价来源:需求成长、盈利提升、格局稳定

复盘美国国防建设及装备发展历程,装备采购需求一旦上行,有望持续10-15 年长周期。装备采购需求周期一般经历几个阶段:经济发展、地缘局势趋紧牵引国 防建设需求上升、国防开支开始增加,驱动主战装备率先放量 多个装备型号逐步 放量 已批产装备升级换代+新装备需求、新工艺应用 装备采购需求持续被拉动 规模应用装备进入维修维护阶段,运营维护后市场需求提升。结合军备采购各阶段需求,我们认为,短期关注有望较快受益于新型装备爬坡放量的赛道如军机、精 确制导等;中长期看,我国装备国产化自主可控需求较高,后续运营维护市场将逐 步打开,国产化及运营维护潜在空间较大的赛道(如航空发动机产业链等)配置价 值较高。具体而言,当前国内军工国企龙头估值溢价来源主要包括:(1)需求: 装备现代化长周期爬坡,军贸、商业航空航天发展可期;(2)盈利:长周期视 角,规模化、型谱化、成熟化,利润率提升可期;(3)格局:新进入者不改红利 朝龙头集中趋势,寡头垄断或长期维持。


(三)军工估值思考:需求爬坡持续、产品管线确定性、利润提升弹性

估值体系思考一:不应低估需求端的向上爬坡周期,军贸/民航/商业航天抬高中 期增长中枢。 内需方面,过去70年美国装备采购支出整体呈现强周期性特征,但采购景气一 旦上行一般持续10-15年,且军方对装备性能提升需求,持续在装备更新换代时期贡 献板块规模增长。此外,市场当前过于关注军机采购收入,很可能低估了主机厂及 军工板块潜在超额维护市场空间。例如,飞机运维成本约占其总寿命周期成本的70%, 以F-35为例,据美国政府问责局2020年11月报告,该项目60余年生命周期内预计将 产生超过1万亿美元的维护费用。此外,军贸、民航、商业航天步入黄金时代,展现 出较强的发展潜力,有望进一步抬高军工板块中期增长中枢。

估值体系思考二:持续推出优质新管线的企业,值得重点关注,强调收入的确 定性。军工企业重视核心技术的延展性,关键在于能否依托核心技术不断推出优质新 产品管线。以航空发动机为例,国防发动机项目现金流更具稳定性在于:军方对性 能需求的定制化牵引带来较低的研发风险;军品更高的使用率以及更为恶劣的运行 环境带来更大的潜在维修空间;军方对作战性能的不断追求带动发动机性能与型号 升级。军工企业依托核心技术,优质产品管线不断推出,收入确定性持续性得到保 证,具有定制化、长升级空间及更高使用率的特点。

估值体系思考三:对标海外一流企业,提质增效,利润释放确定性提升的弹性 空间。 对标海外,我国军工企业盈利指标ROA、ROI逐步改善,股市回报率MRET存 在较大差距。随着利润端优化和估值提高,国内军工龙头市值具备进一步提升空 间。对比海外成熟军工企业,我国重点军工企业盈利指标ROA、ROI有所改善,但 与海外企业(例如洛克希德-马丁、美国赛灵思)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受到军工行 业较长盈利周期的影响,我国军工企业前期利润率相对偏低。长期来看,随着国内 军工企业利润兑现,ROA和ROI等指标将回归正常水平。在股市回报率MRET方 面,我国企业股价表现不佳,传统估值法下所处股价区间偏低。在后续利润释放背 景下,估值有望提升至合理区间。高ROA和ROI指标的军工企业将作为良好投资标 的,市值规模具备较大增长空间。

五、金属:关注金属行业国央企高质量发展以及板块估 值修复

(一)政策面:国资央企工作部署有望促进金属国企实现高质量发展

深入探 讨国资央企工作部署,预计对金属行业央国企产生深刻积极影响:(1)明确方向: 扎实推动中央企业提质增效稳增长,明确业绩导向、改善企业经营质量、提升投资 需求、促进能源保供稳价;(2)技术创新:着力打造创新型国有企业,产品结构升 级、下游需求国产替代、技术成果转化;(3)管理变革: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 提升行动,加快建设专业尽责、规范高效的董事会,构建完善全员新型经营责任制, 更大力度落实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积极稳妥深化混合 所有制改革,促进中央企业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4)产业升级:加快实现产业 体系升级发展,增加高端制造业投资需求、低碳发展有望控制粗钢产量。


六、机械: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机械央国企,迎来估值修 复机遇

(一)央企和国企板块市值举足轻重,但却有显著的估值折价

估值角度,机械板块的央国企估值折让20%-30%。根据wind统计,机械板块的 央企PE TTM中位数为25x,PB LF中位数为2.2x,地方国有企业的PE TTM中位数为 24x,PB LF中位数为2.4x,均显著低于民企。因此,从估值角度看,地方国企<央企 <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具有显著的估值折价。 机械行业合计526家上市公司,央国企有97家,数量占比18%。从市值占比的角 度看下,央企和地方国有企业占据了机械公司市值的33%,数量少、但市值大。

机械行业的国企和央企的盈利能力较弱,提升空间大。从ROE、利润率角度进 行比较,盈利能力较弱,净利率在4%-5%左右、仅仅是民企的1/3;ROE在6%左右, 显著较低。


人均产值显著高于民企,但人均创利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1年央企人均产值161 万元、国企在113万元左右,高于民企和外资,但由于盈利能力较低,央企和国企的 人均创利分别为6万元和5万元左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这与市场一贯对于国企的 “低效”的理解较为接近。

股权激励+员工持股,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政府提出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 对于央国企来说,就是由过去单一的规模、市占率考核,向净利润、现金流等方向转 型。如徐工机械今年2月份完成了股权激励,考核ROE、净利润和分红比例,且不低 于可比公司75分位,这也是当前央国企股权激励普遍考核的几个指标。过去国企和 央企股权激励较少,未来还有充足的手段去提振员工积极性、进行管理变革,鼓励 央国企由粗犷式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需求弹性+全球竞争力的央企国企,将受益于估值修复。从 PB-ROE 视角,我 们对于机械板块公司进行了筛选。我们认为,一些下游需求具备弹性、具备全球竞 争力的央企和国企,能够在这一波央企和国企的系统性估值修复中迎来更好的表 现,例如盾构机寡头铁建重工、轨交龙头时代电气和中国中车、工程机械的徐工和 柳工等。

七、化工:国有化工企业周期底部加速逆势扩张

(一)中国化工产业链完善,大型化工央国企估值偏低

与海外化工行业对比,中国化工产业链完善。销售额和资本开支水平是衡量各 国家间化工行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根据欧洲化学工业委员会Cefic的相关数据统 计,截止2021年,中国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由2011年的554亿美元提升至1090亿 美元,CAGR=7.0%,在全球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由2011年的40%提升至 48%,,稳居世界第一;销售额由2011年的7702亿美元提升至17293亿美元, CAGR=8.4%,在全球化工行业总销售额占比由2011年的28.3%提升至43%,稳居世 界第一。中国化工行业高销售额占比和高资本开支占比体现国内完善化工产业链布 局及世界地位主任。


与海外化工龙头对比,国内大型化工央企估值偏低。我们选取中国石油,中国石 化,中国海油,中化国际与巴斯夫、科思创等海外化工龙头企业估值进行对比。根 据彭博和Wind数据,2022年,国内大型化工央企PE范围为6X-22X,多数PB范围 小于1,海外化工龙头企业PE范围为8X-54X,PB范围为1.0X-2.2X,国内大型化工 央企估值整体处于偏低水平。

(二)化工行业进入新一轮资本开支周期

化工行业是一个较为明显的周期性行业,盈利跟随行业景气呈现周期性变化, 资本回报率较低,而优秀化工企业穿越行业周期需要两个特质——强护城河和高成 长性:其中,高成长性要求化工企业在周期低点保持扩张,进一步扩大时长占有率。 低点扩张需要两个关键因素:(1)获得扩产所需要的指标,能耗双控的政策下,作 为高耗能的化工项目,国有企业在这方面优势显著,我们可以看到22年以来国家所 批复的大型炼化项目以国有企业为主;(2)化工作为重资产行业扩产需要充足资金, 国有化工企业在此方面现金流充沛、财务杠杆低。总体而言,国有化工企业在化工 行业这一轮周期底部加速逆势扩张的过程中有望提升市占率。在此情况下,我们认 为优质化工国有企业有望提升估值。

(三)国有化工企业现金流充沛、财务杠杆低

我们认为化工作为一种重资产行业,相较于民营、外资等企业,国有企业具备 现金流充沛、财务杠杆低等优势,更具备越穿越周期可能性。 优势一:国有企业盈利能力强,现金流充足。盈利能力方面,根据Wind统计数 据,相较于民营、外资等企业,自2021年以来,A股上市地方国有企业ROE高盈利 能力强大,截止2022Q3,国内中央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其它 企业ROE分别为4.66%/5.99%/1.67%/4.25%/4.83%。现金流方面,截止2022Q3,国 内中央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其它企业净现比分别为 1.77/1.32/1.77/1.20/1.29。国有企业净现比略高于行业总体水平,现金流充足,稳定 性强,风险抗性高。


优势二:国有企业财务杠杆低。财务杠杆方面,2013年至2022年Q3,A股上市 中央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在44%-50%之间,地方国有企业去杠杆明显,杠杆率-15%。 截止2022年Q3, 国内中央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其它企业资 产负债率分别为49%/52%/48%/55%/52%。相较于民营、其它类型企业,国有企业 财务杠杆低,财务风险管理能力强。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链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国企   军工   主线   中国   国有企业   周期   布局   策略   需求   海外   政策   行情   建筑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