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辫子″是清代男人的特有标志,它有多脏说出来你未必相信

1911年武昌起义打响了反帝反封建的第一枪,它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并建立起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你知道吗!军政府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展″剪辫运动",就是把代表清政府的封建陋习——长辫子剪掉。

剪辫运动的兴起,对国民讲究卫生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当今社会里能有几人明白清朝的长辫子有多脏!它在世人眼中又是受到怎样的鄙视!

留辫子本来无可厚非,最初也是生活所需。早年,满清还在关外时,由于其先祖属于游牧民族,以狩猎为主,在打猎的时候,头发时常会被树枝拉扯,极不方便,所以他们便将其它地方的头发剃净,只在后脑部位留有铜钱大小的一绺头发,编起来,因为它极象老鼠的尾巴,故称之为"金钱鼠尾"式。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满清入关也没有改变。

自清政府统治中国之后,在辫子上增添了政治色彩,为表明他们对中原汉族的统治地位,责令国人像他们一样留辫子。汉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为此曾引起大批汉民对留辩子的排斥和不满,甚至清政府对违抗者还选择了血腥镇压的手段。到康熙继位亲征之后这种现象才有所改善,雍正时期又大力提拨汉人官员,才使得满汉之间的矛盾有所缓和。

到清朝中晚期,留的辫子已不是什么"金钱鼠尾",因为它又粗又长,垂在脑袋后面,简直成了一条牛尾巴。正因如此,清朝男人的长辫子也印上了一个"脏"字。相传英国的一位女记者回国后的第一件事就宣扬,中国人身上气味熏天,十米之外就能闻到,这足以说明晚清时期男子的辫子该有多脏!

其实,这样的”牛尾巴"清洗起来是非常麻烦的,打散、洗涤、再打辩,既费时还需他人帮忙才行。在官宦人家、达官贵人中有专人伺候,辫子脏了有人给梳洗打理,即使这样也很久才梳洗一次,包括皇帝也不过如此。因为他未必有那么多的闲暇时间。至于底层的百姓,由于自身也难于解决,所以在坊间就诞生了一个新的行当——剃头匠。

剃头匠走街串巷,为中下层的百姓打理洗发,遗憾的是很多百姓因为贫穷也很难及时如愿,也要等很长时间才会进行一次打理。如果到了农村地区更是如此,常常几个月,甚至半年不洗头。他们下地干活时,为了不让身后的辫子影响劳作,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将头发盘在脖子上,这样弯腰耕作时辫子就不会落到地上,而聚集在头发上的劳作汗水及田间灰尘,久而久之,形成污垢能不滋生细菌、发出异味嘛!尤其到了夏天,酸臭难闻,今人作呕也就在所难免。由于条件所限,大部分人也就养成了不洗头发的坏习惯。难怪西方人首次来到中国,引吸他们眼球的既不是古老的传统文化,也不是华厦的发展水平,满大街拖着"牛尾巴"、散发着异味、不讲卫生的贫民百姓反而让他们投去轻视的目光。

长辫子的兴盛唯清代独有,表面看来打理它耗时费力费钱,助长了不讲卫生的陋习,其实是清王朝磨灭百姓反抗意志的方法之一。其目的就是想让汉人附首称臣,从而稳定满清在全国的统治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辫子   军政府   陋习   头发   汉人   满清   异味   清代   清政府   标志   百姓   卫生   男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