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珍宝-唐代篇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首批“AAAA”级旅游景点,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馆内有一百七十余万件(组)藏品。

由于中国古代社会周、秦、汉、隋、唐几个盛期都曾在陕西地区建都,所以馆内陈列以这几个时期为重点,既突出反映了陕西地区古代灿烂的文化,也反映了这几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其中唐代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而金银器、玉器又是唐代工艺美术的代表。

1970年10月5日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的一个基建工地上,施工的工人挖出了一个高65cm,腹径腹径60cm的陶瓮,里面装有大量金银器;10月11日,在第一个陶瓮出土地点的北侧不远处,考古人员又发现了一个大小类似的陶瓮,瓮上面盖有一层银渣,其内装有金银器和玉器;考古人员在陶瓮的旁边还发现了一件高30cm,腹径25cm的银罐,银罐内装有一件精美的镶金兽首玛瑙杯。这次出土的文物为盛唐时期何家村唐窖藏,共出土文物一千多件,包括各种金银器、银铤、银板、银饼、中外钱币、宝玉珍饰和贵重药材。它与西方著名的考古发现“阿姆河遗宝”相对应,成为二十世纪中国重大考古发现。

出土了一千多件唐朝文物的陶翁

窖藏出土文物一般是动乱或突发变故后,匆忙埋于地下的文物群。通常窖藏文物的种类更丰富;由于为活人使用,制作工艺、用料更不含糊。而关中地区经济富足,多次为王都,但也屡次成为战乱之地。因此,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地区有不少窖藏遗址,何家村遗址无疑是其中的代表。

兽首玛瑙杯

镶金兽首玛瑙杯唐出土于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现为国家一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陕西历史博物馆十八件镇馆之宝之一,孤品。

玛瑙杯通高6.5cm,长15.6cm,口径5.9cm。是用一块罕见的五彩缠丝玛瑙雕刻而成,造型写实、生动,杯体是模仿兽角的形状,杯子的前部雕刻为牛形兽首,双眼圆睁,炯炯有神,刻画的神形皆肖。

兽嘴处镶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其实这是酒杯的塞子,取下塞子,酒可以从这儿流出。

头上的一对羚羊角呈螺旋状弯曲着与杯身连接,在杯口沿下又恰到好处地装饰有两条圆凸弦,线条流畅自然。这件酒杯材料罕见珍贵,是极其稀有的缠丝玛瑙,材质纹理细腻,层次分明。工匠巧妙利用材料的自然纹理与形状进行雕刻,依色取巧,随形变化。细微处刻画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是至今所见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其选材、设计和工艺都极其完美,是唐代玉器作工最精湛的一件,在我国是绝无仅有的。

这件玛瑙杯的产地目前学术界仍有争议,但其造型是西方一种叫“来通”的酒具却成为专家学者的共识。“来通”是希腊语的译音,有流出的意思,大多做成兽角形。一般在酒杯的底部有孔,液体可以从孔中流出,功能如同漏斗,用来注神酒,当时人们相信用它来注酒可以防止中毒,举起“来通”将酒一饮而尽是向神致敬的表示,因此也常用于礼仪和祭祀活动。 这种造型的酒具在中亚、西亚,特别是萨珊波斯(今伊朗)十分常见,在中亚等地的壁画中也有出现。在我国,从唐代以前的图像资料来看,这种酒具常出现在胡人的宴饮场面中,唐朝贵族以追求新奇为时尚,而这件器物的出土也是唐朝贵族崇尚胡风,模仿新奇的宴饮方式的见证。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于1970年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国宝级文物,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陕西历史博物馆十八件镇馆之宝之一。通高14.3cm,底径8.9cm,重547g。这件银壶是仿照西域游牧民族装水用的皮囊壶和马镫的形状综合制造,鎏金的提梁位于扁圆形壶身上部,提梁之前是斜向上的小壶口,壶口上倒扣莲花瓣形壶盖。

另外,盖纽上还系有一条14cm长的麦穗式银链,套连于提梁的后部,以防止壶盖脱落遗失。另外,壶底与圈足相接处有“同心结”图案,圈足内墨书“十三两半”,标示了该壶的重量。银壶的腹部两侧以模压手法各锤出一幅凸起的金色骏马图像,马口中衔有一只酒杯,其上扬的马尾和颈部飘动的绶带显示出十足的动感。

此舞马的造型源自玄宗皇帝时候,那时皇帝将治理朝政和居住的地方迁移到风景秀丽的兴庆宫,在兴庆湖畔建造的“勤政务本”楼是处理政务之处。每年的千秋节也就是皇帝生日的那一天,玄宗在“勤政务本”楼前的广场上大摆筵席,不但有山珍海味大快朵颐,席间还有各式歌舞和杂耍表演,而舞马则是表演中必不可少的项目。据说一次舞马演出舞到兴处,马儿屈膝向皇帝祝寿,皇帝大喜,赐酒给跳舞的马匹,舞马以口衔住酒杯,一饮而尽。银壶上舞马的造型即抓住了衔杯饮酒的瞬间。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为国家级文物,陕西历史博物馆十八件镇馆之宝之一。1970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何家村窖藏,这件器物是已知唐代银罐中最大气、最精美的一件。出土时罐内尚存有半罐水,水上浮着一张极薄的金箔,其上立十二只精致纤细的赤金走龙,水中还散落着十余颗颜色各异的宝石。银罐高24.2cm,口径12.4cm,足径14.3cm,重1789g。银罐大口、短颈,罐腹圆鼓,喇叭形圈足,罐的肩部有两个葫芦形附耳。

提梁插入焊接在罐肩部的两个葫芦形附耳内,底部为圈足,足与罐体的连接处加焊一圈圆箍。

罐体为纯银锤击成型,花纹平錾,纹饰鎏金,鱼子纹地。腹两侧均以鹦鹉纹为中心,四周绕以折枝花,形成两组均衡式圆形图案。

鹦鹉展翅于花丛间,灵动活泼、栩栩如生。盖顶中心为宝相团花,盖面周围饰葡萄、石榴和忍冬、卷草纹,提梁上饰有菱形图案。

盖内有墨书两行:“紫英五十两”、“白英十二两”,表明这件银罐是收藏中药的器具。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使用的工艺十分复杂,采用了锤击、浇铸、切削、抛光、錾刻、涂金、焊接等七种工艺完成。而且,更加令人惊奇的是圈足底内加焊一圈圆箍,这样使得底部不易脱落,更加结实。

鹦鹉是能言之鸟,在古代又被称作“神鸟”。唐时鹦鹉是王公贵族最珍爱的宠物,因此各地常把鹦鹉进献给朝廷。七世纪时,林邑国向唐太宗贡献过一只五色鹦鹉,太宗极为喜爱,但由于这只鹦鹉不适应寒冷的气候,太宗特意下诏将其放送回国。

鸳鸯莲瓣纹金碗

鸳鸯莲瓣纹金碗1970年出土于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国宝级文物,因出土两件,均为镇馆之宝。一件高5.5cm,口径13.7cm,足径6.8cm,重392g;另一件高5.6cm,口径13.5cm,足径6.8cm,重391g。金银器两碗造型、纹饰均相同。纯金质,捶揲制作,造型饱满庄重。侈口,弧腹,圜底,喇叭形圈足。

器壁捶作出上下两层向外凸鼓的莲花瓣纹,每层十片,上下轮廓相合。每一个莲瓣单元里都錾刻有装饰图案,上层主题是动物纹,有鸳鸯、野鸭、鹦鹉、狐狸等。下层是单一的忍冬花装饰图案。莲瓣上空白处装饰飞禽和云纹。鱼子纹底。两碗内壁分别墨书“九两半”、“九两三”,应是碗的重量。墨书标重显示两碗重量略有差异,但现今天平实测重量相同。

在唐代,金碗有时还被用作酒器,如与鸳鸯莲瓣纹金碗同时出土的舞马衔杯纹皮囊式银壶上,舞马口衔之酒杯,就与金碗的形状相同。

金银器皿壁面捶揲出凸凹起伏的多瓣装饰,最早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地中海沿岸的希腊罗马,后来的西亚和中亚的金银器制作继承了这一风格。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捶揲技术非常成熟的粟特银器中,就大量使用凸鼓的多瓣纹作为装饰。初期是瓣数较多水滴形的分瓣,后来又演变出桃形的分瓣。

鸳鸯莲瓣纹金碗的圈足一周有一圈非常细密的小金珠排列在一起,这是当时唐代的工匠采用了一种叫做炸珠的工艺制作而成的。所谓炸珠,通俗的说就是金液和水之间存在一定的温度差,二者相遇时会发生迸溅,当时的工匠们将黄金溶液滴入温水中,炸出细小的金珠,然后从中选择质地比较均匀的焊接在器物表面。这一古老的技法,看似简单,其实涵盖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电镀工艺、抛光工艺等一些列复杂工艺。


三彩骆驼载乐俑

三彩骆驼载乐俑为国家一级文物,陕西历史博物馆十八件镇馆之宝之一。1959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墓,骆驼载乐俑通高56.2cm,长41cm,骆驼高48.5cm。这件骆驼载乐俑表现了一个以驼代步、歌唱而来的巡回乐团,有主唱、有伴奏。

骆驼四足挺立在长方形踏板上,引颈张口作嘶鸣状,驼身为赫黄色,驼背上垫有绿色椭圆形毯,边缘呈蓝色。

驼峰上架平台,平台上铺有色彩斑斓的长毯,平台上有七个男乐伎俑,头戴软巾,身穿圆领窄袖长衣,皆盘腿坐于骆背的毯上,分别执笙、箫、琵琶、箜篌、笛、拍板、排箫等乐器做奏乐状。

在男伎乐俑中间站立一女乐伎俑,头微微上仰,面庞丰润,梳乌蛮髻,身着白底蓝花的长裙,右手举到胸前、左臂下垂,作歌舞状。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于1970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陕西历史博物馆十八件镇馆之宝之一。香囊外径4.6cm,金香盂直径2.8cm,链长7.5cm。

香囊外壁用银制,呈圆球形,整体镂空,以中部水平线为界平均分割形成两个半球形,上下球体之间,一侧以钩链相勾合,一侧以活轴相套合,下部球体内又设两层银质的双轴相连的同心圆机环,外层机环与球壁相连,内层机环分别与外层机环和金盂相连,内层机环内安放半圆形金香盂,外壁、机环、金盂之间,用银质铆钉铆接,可以自由转动;外层是镂空刻花的银球。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的顶部设有环链和挂钩,可以挂在车仗帷幔上或贴身佩带 。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运用了播揲,錾刻,镂空,鎏金等方式制作,壁厚仅1cm,外壁密密麻麻捶揲留下的痕迹清晰可辨。

此香囊最初并不叫香囊。由于1987年,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宝塔轰塌,一座地宫出现在世人面前,在法门寺地宫的大批宝物当中,包含着一大一小的两枚银质圆形熏香器具,而地宫中有一石刻物帐碑,账碑中记载了唐代地宫里的所有器物,其中便提到了“香囊二枚”,而这两枚香囊与何家村出土的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形制、功用是一样的,所以正名香囊。

《旧唐书》卷五一讲:安禄山反叛,玄宗等逃离长安,途经马嵬坡时,赐死杨贵妃,并葬于此地。玄宗后来自蜀地重返京都,念及旧情,密令改葬。当挖开旧冢时,发现当初埋葬时用于裹尸的紫色褥子以及尸体都已经腐烂,唯有香囊还好好的。虽然不能确定杨贵妃是否佩戴过它,但专家可以确定历史文献中记载的杨贵妃佩戴的银香囊和这个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是一样的东西。

镂空缠枝纹银香囊

李倕冠饰

此金冠于2001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的一座唐代墓葬之中,出土时已严重损坏,我们现在见到的是经过修复的,且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一顶修复好的唐代金冠。

根据出土的墓志铭,这件金冠属于唐高祖李渊的第五代后人李倕,字淑娴,病卒于开元二十四年,时年二十五岁。李倕的世系为:唐高祖皇帝李渊-舒王李元名-豫章郡王李亶-嗣舒王李津-李倕。其曾祖舒王李元明是唐高祖的第十八子,武后永昌年间被杀。唐中宗时恢复了李元名的官爵,并追赠司徒。但当时其少子鄅国公李昭也已过世,只好以李亶的儿子李津承嫡为嗣舒王。所谓嗣王,专指亲王之子承嫡者。李倕系嗣舒王李津第二女。李倕虽出身于贵族,但去世埋葬时已不是贵族,而是一个七品小官的夫人,因难产而去世。“金花冠”等奢华的实用器,很可能是其娘家的陪嫁被直接当作了陪葬品。

李倕在下葬时,不仅头戴“金花冠”,身上还佩戴着三组佩饰:一组位于胸部,是用珍珠串连接而成的璎珞;


另两组形制相同,是分别佩于身前腰部以下两侧的垂饰组合。


这种冠饰在唐代的名称,有研究人员称其为“金花冠”;也有研究人员认为它可能就是唐人所说的“轻金冠”或“结金冠”。

此冠饰整体高约32cm、宽约16.5cm。由四件鎏金铜发簪、一件铁质发簪、一件铁质发钗、一件金质发钗、十三件大型金质饰件、二百五十余件小型金质饰件组成,镶嵌有四百一十余颗珍珠、千余块绿松石等。另外还有近三百处空位,可能镶嵌有绿松石或珍珠等。

材质分析与研究显示,冠饰中用到的材料包括金、银、铜、铁、珍珠、贝壳、玛瑙、绿松石、红宝石、琥珀、象牙、玻璃、羽毛及纺织品等。

其制作方法有铸造、捶揲、鎏金、贴金、掐丝、镶嵌、金珠、彩绘等。其中金珠的直径大概是几百微米,在指甲盖大的面积上就有成百个小金珠。出土遗物还表明,冠饰用了大量的纺织品、羽毛、漆器。整体打包带回的石膏包内还出土了二十八件微雕尚未恢复原位。

唐 镶金嵌宝珠玉臂环

镶金嵌宝珠玉臂环为唐代文物,出土于陕西西安何家村窖藏。玉臂环外径 7cm、内径 6cm、 厚 1.7 cm。

此环由三段弧形白玉连接而成,每段玉的两端均包以金制兽首形合页,并以两枚金钉铆接,合页外缘均琢成虎头形,头向相背,头顶嵌浅紫色宝石,眼球镶料珠。

玉臂环出土时装在莲瓣纹银罐内,银罐盖墨书“玉臂环四”,知其本来称谓即此。唐代文献中还将这种臂环称为“玉臂支”。从文献看,玉臂环似非唐代本土的产物,可能为进贡或从对外战争中所得。

唐 镶金玉臂环

何家村唐代窖藏共出土二副四只玉臂环,装在鎏金莲瓣纹银罐内,器盖有墨书“玉臂环四”。此副玉臂环由等长三段白玉衔接而成,每段白玉的两端都包以金质兽首形合页,并贯以小金钉作轴相连,其中一合页的金钉可自由抽取插合,便于佩带。玉臂环在唐代又称为“玉臂支”,唐人笔记《明皇杂录》中记有玄宗曾以“红玉支赏赐妃子”。

赤金走龙

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的这批赤金走龙是用纯金铸造而成,铸造工艺精良,其制作方式是先用金条掐编出身体,然后插上尾巴和角,最后用錾子錾出鱼鳞纹,

每条龙长约4cm,最高的2.8cm,最矮的2cm,只有拇指那么大,它们身材纤细,阔嘴伸颈,头顶长有双角,龙尾舒卷逶迤,周身装饰精致的鳞纹,走龙从龙头到背脊,再到尾部,形成一条优美流畅的曲线。


双狮纹金铛

铛,是我国古代常见的一种温酒器。

此铛为唐朝文物,1970年自陕西省西安 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双狮纹金铛3.4cm,口径9.2cm。铛身圆底钵状 ,三足呈兽腿,单柄呈叶芽形。

金铛为捶揲成型,器表通体有珍珠地纹,錾双鸟衔绶、双鸟衔方胜、立狮花卉等。

器内周壁光素,器底饰高浮雕双狮图案。

唐代银铛比较常见,金铛则十分难得。西安何家庄出土的这件金铛,形制优美大方,图案细腻精致,是件极为难得的古代金质酒器


金框宝钿团花纹金杯

金筐宝钿团花纹金杯为唐代文物,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杯高5.9cm,口径6.8cm,重230g。整器采用了掐丝编结、镶嵌、炸珠等特殊工艺。

金杯口沿外侈,弧腹内向,带圈足。杯把为环形,呈叶芽状,不与杯体直接相连,系焊接于叶形垫片上,垫片则铆接于杯体。

杯腹焊接以金丝编成的四朵团花,每朵团花边缘焊接排列有序的小金珠。

金杯的口沿下与底足上焊接对称的八个云头纹饰,与团花风格一致,云头纹外边缘也焊有小金珠。圈形底足焊接于杯底。

出土时,团花内镶嵌的宝石脱落,但环形柄左方的一朵团花仍有镶嵌物的粉末痕迹,呈白色。杯体内可见残滓,为使用痕迹。器底附有绿锈。杯体内壁上保留着纹路细密、同心度很高的旋纹,为采用简单车床制作时所留。杯体为浇铸后捶击成型,器体厚重。

摩羯纹金杯

摩羯纹金杯高3.5cm,最长径13.1cm,最短径7cm,174g,1981年西安市太乙路出土。金杯呈四瓣海棠形,杯内中心有一摩羯在水中嬉戏。在杯的内壁,工匠们以花瓣栏分成四个区间,每一区间内錾刻两组对称的宝相花,宝相花两侧还有如意花纹,口沿处则装饰一周花瓣。

古代印度神话中,摩羯最早是一种羊身鱼尾的海怪,被描绘为恶魔化身,早期形象中有血盆大口,吐着巨舌。后来被同样为印度神话中的水神瓦鲁那降伏,成为水神坐骑。在印度文物纹饰上,摩羯有很多变体形象,羊头会变为象头、鳄鱼头、狗头。而随佛教传入我国后,摩羯又有龙头变体,陕西历史博物馆中这件展品就是龙头鱼身。

四鸾衔绶纹金银平脱镜

此境为圆形,镜背正中置圆钮,镜钮四周以金丝同心结环绕,素缘。钮外一周贴饰花叶形银片,镜背主纹为四只鸾鸟衔绶带逆时飞翔,为金片刻镂粘贴而成。

唐代铜镜不仅以题材新颖、纹饰华美著称,而且在铸造工艺上也颇有创新,出现了金银平脱、螺钿、贴金贴银等特种工艺镜。四鸾衔绶金银平脱镜是西安出土的唐代平脱镜中最精致、最完整的一面,它采用的就是金银平脱工艺。

金银平脱是唐代的一种华贵的装饰方法,做法是把厚度一般不超过半毫米的金银箔纹片粘贴在器物上,然后用色漆髹涂数道,再经打磨,使纹片与漆面平齐,以显示出用色漆地上的金银图案,纹片上有时还施镌刻,金银平脱较多地应用于漆器,兼见于铜镜等其他制品。这种工艺做工精细,费工费料,做成的器物也因此极为美观华贵,是金银平脱镜称为皇家贵戚、达官贵人的重要装饰品和馈赠物。


鎏金飞廉纹六曲银盘

银盘为六曲葵花形,窄平折沿,浅腹平底,器形工整,纹饰精美。盘心锤鍱凸起剔刻出一只鼓翼扬尾、偶蹄双足、牛首独角、鸟身凤尾的动物形象。

有学者曾把这件银盘上的神兽定名为翼牛,也有学者称其为异兽、飞廉(飞廉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风神)。


鎏金双狐纹双桃形银盘

鎏金双狐纹双桃形银盘为唐朝文物,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高1.5cm,最大径22.5cm。这件银盘在制作上采用了捶揲法和鎏金法制作。银盘为双桃相连形,浅腹、平底,窄平折沿,锤击成型,纹饰涂金。在两桃盘底各捶揲出一只行走的狐狸,其中一只狐狸回首俯视,另一只狐狸回首仰视,两只狐狸均呈现出机警的神态。狐狸的颈部及腹股出錾刻细纹,通体鎏金。银盘造型优美,做工精细。这种动物图案是用模具冲出来的,图案高于盘底,因而具有浮雕效果。这件器物从造型到纹饰深受波斯萨珊艺术风格的影响。


鎏金双狮纹银碗

银碗口沿下内束,折成略有弧状的斜壁。圜底,外腹壁捶出十朵如意云头,器底焊接附加鎏金圆饰片。圆片中心锤鍱出两只相对的瑞狮,双狮口衔枝蔓,脚下装饰一株折枝花。边缘为一圈绳索纹,绳索纹外加饰一周向内翻卷的波浪纹,纹饰均鎏金。


鎏金熊纹六瓣银盏

鎏金海兽水波纹银碗

鎏金双鱼纹银碗

何家村窖藏共出土了两件鎏金双鱼纹银碗,造型和大小基本相同。碗底内有两条鎏金的鱼,当碗内盛满水时,水波流动,碗底的小鱼就如同在水里游动一样。

碗内底的双鱼和装饰的水草均为锤揲而成,并錾刻修身鱼身,纹饰鎏金。圈足为焊接,出土时脱落。这种内底装饰风格是在伊朗萨珊银器上的徽章式纹样的影响下创制而成的。

鎏金龟纹桃形银盘


鎏金蔓草纹银羽觞

羽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因其形状像爵,两侧有耳,就像鸟的双翼,故名“羽觞”。 羽觞出现于战国时期,盛行于汉代。唐代羽觞主要仿自汉代漆器,唐以后罕见羽觞。

何家村一共出土了两件唐代鎏金蔓草鸳鸯纹银羽觞,二者形制、大小、纹饰基本相同,为国家一级文物。高3.2cm,长径10.6cm,短径7.7cm。

鎏金蔓草花鸟纹高足银杯


鎏金蔓草花鸟纹八棱银杯


鎏金伎乐八棱银杯

鎏金伎乐八棱银杯是出土于西安何家村遗址的文物之一,该器物高6.6cm,口径7cm。侈口、环底、喇叭形圈足、环柄,柄上饰有两胡人头像。杯身被錾出八个棱面,这八个区域内分别装饰着乐伎、侍者和舞蹈者 。银杯杯身背景为忍冬卷草、山石飞鸟和蝴蝶,通体饰鱼子纹为地。

杯的足沿装饰有环状连珠。手柄上有指垫,上饰高鼻深目的两个胡人头。浇铸成型,鱼子纹地,地纹及人物细部采用平錾手法。文物无论从人物形象、服饰还是乐器、舞蹈都表现出浓郁的西域风格,充满着浓郁的西域色彩,杯身银地金花、装饰精细丰富,效果华贵之极。不论是造型还是它的这个工艺非常的严谨,专家推断,该文物可能是当时中央官府的作坊制造出来的,或者是西域进贡给唐王朝的贡品。其富丽堂皇,雍容华贵与整个唐代的风格是一致的。


鎏金菱纹银锁

鎏金鸿雁纹银匜

匜,这种器具,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一般为青铜质地,是贵族用来洗手的器具,多与盘配套使用。在筷子还没有被发明之前,人们在宴飨时,许多食物都需要用手来抓食,所以为了讲究卫生和以示虔诚,古人会在餐前饭后洗手,行沃盥之礼。到了唐代,银匜主要就用作了祭祀或礼仪活动中的礼器,很少作为实用的器皿。

鎏金鸿雁衔绶纹银匜1970年出土于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高8.4cm、口径20.2cm,器体厚实,造型庄重,抛光极佳,展示出唐代工匠高超的锤蹀、抛光和焊接技艺,属于唐代贵族在礼仪祭祀活动中使用的盥洗用具。

银匜内壁细腻光滑,外壁纹饰用平刀削剃的浮雕的手法分别刻画出三组对鸟图案,分别是一对回首衔绶的鸿雁、一对并肩伫立的鸳鸯和一对颔首衔枝的雀鸟,其间还排布着三组阔叶折枝花纹,简约唯美,立体感极强。


鎏金仕女狩猎纹八瓣银杯



忍冬纹镂空五足银香薰

忍冬纹镂空五足银香薰高30.5cm,最大径21.5cm,盖径16.6cm,重4100g。炉分三层:下层为圆盘状炉身,深腹,直壁,有五蹄足,周置链条五根;中层以子母口与下层相接,束颈,鼓腹;上层为炉盖,盖面高隆,中部平坦,雕有仰莲宝珠形盖钮,铆于正中。浇铸成型,镂空花纹。炉盖镂刻有三重忍冬纹桃状纹饰,线条细腻流畅。腹部有五朵桃花状镂空纹饰,中层与下层结合部,焊有四朵如意卧云,起着子母口作用。下层圆盘内底墨书“三层五斤半”。整个炉的造型浑圆丰满,由于足靠上接近腹的中部,且足跟外撇,因此更显沉稳。


“洊安庸调”银饼

何家村窖藏共出土二十二枚银饼,其中四枚刻有文字,分别是:怀集庸调银饼一件,洊安庸调银饼三件。

银饼铭文

洊安是地名,唐时属于岭南道广州(今广东怀集县西)。庸调银饼是唐代的赋税银。唐代在实行“两税法”之前,实行的是“租庸调制”。按照租庸调法的规定,成丁者,每年要向国家交粮食、绢绫布匹、服役若干日或可用布匹折合。所收的布帛还可以折合成轻货——银制品,运送至京城国库,称此为“变造”。怀集、洊安所在的岭南道,为唐代产银用银之地,“怀集”、 “洊安”四枚银饼,可能是唐玄宗开元年间怀集、 洊安两县的用银纳调,也有可能是将纳调之布帛折变成的轻货(变造),这是庸调银实物的首次发现。

"十四两三分"墨书银碗,

唐代的一两,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四十克到四十三克左右。据专家的推测,唐代的人把器物以墨书记载放到库房里,应该是防止以轻换重,以小换大,体现出当时非常严格的金银器管理制度。

此碗敞口,折腹,喇叭形矮圈足。外腹中部有尖折棱一周,通体光素。墨书“十三两三分”书写于银碗内底正中,记录银碗自重。

鎏金铜铺首

过去,无论是帝王将相的皇宫、宅邸,还是平民百姓的小家小院,一般都要有一座院门,两扇街门中央门缝两侧、在一人来高的地方都装有一个类似门把手的物件,可以是门环,也可以是菱形的门坠,而衔着门环或吊着门坠,固定镶扣在大门上的底座称为铺首,又叫门铺。铺首、门环都是大门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件。铺首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证明铺首的形象源自于先秦的饕餮纹。

鎏金铁芯铜龙

鎏金铁芯铜龙是1975年出土于西安南郊 草场坡的一件唐代文物,今草场坡一带为唐代长安城永乐坊所在地,据《 长安志》《 唐两京城坊考 》记载,其坊位于京都中心,达官贵人府邸相望。唐玄宗时此处是宰相燕国公张说宅第,由此推测,鎏金铁芯铜龙可能是张说府的遗物。

鎏金铁芯铜龙通高36.9cm,长28cm,重2.8kg。整器通体鎏金,用铁铸芯,青铜铸造龙身,最后再镀上金箔。

鎏金铁芯铜龙身体细长,两只有力的前脚紧扣地面,龙头与上身呈“S”型,龙嘴张开,露出牙齿和弯曲的龙舌,两只圆睁的双眼直视前方。

龙角紧贴头部向后伸展,龙尾丛高高上扬的后肢处反折向龙头上方。

白玉忍冬纹八曲长杯

白玉忍冬纹八曲长杯为为唐代贵族盛酒之器,1970年窖藏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杯高3.8cm,长径10.1cm,短径5.5cm。以和田白玉制成,玉质洁白莹润,形状为八曲椭圆形,口沿随其八曲成莲花形口,杯身亦呈八曲,下为椭圆形圈足,杯身雕饰成组的蔓草纹饰。

其刻作精美,素雅高贵,为唐代贵族至为偏爱的盛酒之器。形制模仿萨珊式多曲长杯,而装饰纹样则继承了南北朝时期开始流行的忍冬纹,堪称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这件八曲长杯和同期出土的水晶长杯器型近似,以剔地阳工浅刻再加以浅刻阴线功勾勒为主要手法,令人惊叹的是,杯壁口沿最薄处只有0.5mm。灯光照射下,胎薄透光,玲珑剔透。

水晶八曲长杯

水晶八曲长杯通高2.9cm、口径长9.5cm、宽5.5cm、壁厚0.1cm,以无色透明水晶制成。器形与何家村出土的白玉忍冬纹八曲长杯相同,有八个横向分层式的曲瓣和椭圆形矮圈足。其制作方法也与白玉忍冬纹八曲长杯相类,惟外壁光素无纹。

唐 玛瑙盆

这个玛瑙盆与兽首玛瑙杯的材质貌似相同,以深红色、淡红色为主调的红玛瑙,中间竟夹有一层淡白,如此神奇自然的变化,如此鲜润可爱的色泽,使这块红玛瑙成为世间稀有的俏色玉材。

黑釉侍女瓶

黑釉侍女瓶又名唐黄堡窑黑釉仕女瓶,1986年铜川市耀州窑遗址出土。高30.5cm,口径8.9cm,重1347g。侈口,束颈,溜肩,斜直腹,圈足外撇没有施釉,周身施黑釉,釉面黝黑光亮。

黑釉凤首壶

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至迟在东汉时就能烧制黑釉。早期烧制黑釉最成功的首推东晋时期浙江德清窑,所烧黑釉釉面滋润、光亮,色黑如漆,可与漆器媲美。唐代黑釉较为盛行,宋代则是黑釉的高峰时期。明、清时期御器厂所烧黑釉器做工精细,多在纯净的黑釉上施以各种低温色彩,黑釉则成为各种美丽颜色的衬托。


黄釉三彩马

黄釉是一种以适量的铁为呈色剂,以铅为助溶剂,在氧化焰气氛中烧成的低温釉瓷。最早出现于唐代安徽淮南寿州窑,四川邛崃窑,河南密县西关窑、郊县窑,陕西黄堡窑,山西浑源窑,河北曲阳窑,其中以寿州窑黄釉瓷最为著名。


唐 绿釉碗

绿釉是一种绿色粉末陶瓷低温颜料无机颜料,主要用于陶瓷表面上色。绿釉含氧化铜的石灰釉,在还原气氛中呈红色,在氧化气氛中则呈绿色。我国在汉代就已用铜作着色剂烧铅绿釉,宋时瓷器上的绿釉已较普遍。但是,在明代孔雀绿烧成熟以前,所有的绿釉都呈深暗青绿色,没有达到亮翠的程度。所以,成功的绿釉都是明清时期的产品。

唐 绿釉瓶



唐 绿釉香熏



秘色瓷五曲花口盘

秘色瓷是越窑青瓷中的顶级品种,从唐代开创以来,一直专供皇室,配方密不示人,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至今存世量极少。唐朝诗人陆龟蒙是最早记录秘色瓷的人,他在《秘色窑器》一诗中,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美句来形容秘色瓷。“秘色瓷”釉色主要以青绿色为主,釉面十分晶莹,釉层有透明感,釉面特征如冰似玉一般。

“秘色”的“秘”意思是“机密”“保密”,“色”的意思是“药粉配方“”釉料配方”,故所谓秘色即保密的釉料配方之意。秘色瓷的诞生地为越窑,越窑是中国青瓷最重要的发源地和主要生产基地。五代时越窑瓷器被称为“秘色瓷”。此称呼的由来据宋时人的解释是因为吴越国王钱镠割据政权命令越窑烧造供奉之器,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药配方、制作工艺保密。宋朝之后,关于秘色瓷器的记载越来越少,后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所以后人对秘色瓷的了解只有古书上的一些片段,秘色瓷实物到底是什么样的,谁也没有见过,甚至有人怀疑,认为世上根本没有秘色瓷,古书的描写和记载只是杜撰。1987年,陕西法门寺地宫中出土了一批越窑青瓷,这批瓷器就是传说中的“秘色瓷”。

秘色瓷烧造决定于瓷土、釉色和温度。秘色瓷釉中相当部分的氧化铁被还原,釉色就呈现为较纯净的青色;反之,还原气氛弱,釉中相当部分的铁仍保持氧化状态,釉色就表现为青中泛黄的色调。此盘为国家一级文物,高6.8cm,口径24.5cm。器形规整,胎体较薄,淡青色釉均匀凝润,光洁如玉,外壁仍留有原绘画宣纸包装的印痕。


越窑秘色瓷八棱净瓶

八棱净瓶通高21.7cm,瓶为圆口,长颈,腹呈八棱形,颈底部饰三周台阶形八方弦纹。肩腹部竖向凸饰八条棱线,圈足。釉面明亮,釉色青绿,有“类玉“、”似冰”的美感。

白瓷皮囊壶

皮囊壶原是北方游牧民族传统使用的饮水器具,由柔软的皮革制成,后来中原制瓷匠师别出心裁,以其为装饰题材用瓷土烧制出来,只是造型趋于简化。皮囊壶最早见于唐代,盛行于辽金,后世渐少。

唐白瓷皮囊壶是一件唐代的瓷器文物,1956年于西安市莲湖区白家口出土。高16.2cm,口径2.4cm,宽13.5cm,厚13cm。此壶的形制模仿北方游牧民族的皮囊壶设计而成。

壶上部有环式提梁,梁前有一竖直的短管状口,壶身两侧周边做仿皮囊缝合的起线装饰,上部饰花叶纹。通体施白釉,釉面匀净、光润。整个器形显得浑厚、丰满,具有一种充盈扩张的气势。

绞胎纹枕

绞胎陶瓷亦称“绞泥”、“搅胎瓷”、 “透花瓷”。绞胎是唐代陶瓷业中的一个新工艺,唐代以前尚未出现,靖康之变后失传。所谓绞胎,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瓷土揉和在一起,然后相绞拉坯,制作成形,浇一层透明釉,烧制而成。就像玩橡皮泥,两种颜色的泥刚揉在一起时,双色丝丝交融的那个感觉。如果再多揉一会儿,就成另外的颜色了。由于泥坯绞揉方式不同,纹理变化亦无穷。能绞出木纹、鸟羽纹、云纹、流水纹,有的如老树缠绕盘根错节,有的如层山叠嶂起伏不定,构思奇巧,变化万千。

绞胎器施透明釉,与三彩器同属低温釉陶。由于制作费时费工,且成品率低,所以产量和存世量均十分稀少,每一件绞胎器都弥足珍贵。

绞胎三足罐

这件绞胎三足罐,侈口,卷唇,短束颈,丰肩鼓腹,腹下内敛形成圜底,接三只兽蹄形足。罐身扁圆,肩腹相接处,以及腹部中间,各有一周弦纹。做工十分精细,器型非常规整,所以显出小巧玲珑,敦实可爱。

唐 三彩双龙柄执壶

唐三彩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一种多色彩的低温釉陶器。它以含铜、铁、钴、锰等多种金属元素的矿物做呈色剂,入铅做助熔剂,即可以直接施彩釉入窑经800 左右低温一次烧成。也可以先烧素胎,再施彩釉入窑低温二次烧成。所谓“三彩”即多彩之意,包括黄、绿、白、褐、蓝、黑、紫等多种色彩,有的一色单用,有的多色混合使用,而黄、白、绿三色在三彩器中最为常见。制作时先在胎体上施一层白色化妆土,然后有意识地施以各种色釉,或者使用类似“蜡染”的所谓“漏花”技法,做成色彩缤纷的器物。唐三彩是在汉代铅釉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三彩器始创于唐高宗时而盛于开元朝,多用作随葬明器。

三彩四系罐

三彩四孝塔式罐

这件三彩四孝塔式罐是俗家孝子在佛教的影响下追念祖先、以示孝心仿舍利塔制作而成。初唐至盛唐时器物,高50.5cm,口径11.5cm,足径21cm,此罐红胎,施赭、黄、绿色釉,由罐体、罐盖和底座三部分组成。盖上浮雕山川,顶作宝珠形。

罐体下腹有一凸棱,其下浮雕四个兽面,其上一周浮雕山峦、人物、云朵四组,第一组山间二人,左边一男,头戴幞头,盘坐抚琴,对面披风老者倚坐,其间刻“曾子抚琴悦父”故事;第二组一人,依山袖手而立,旁刻“董永卖身葬父”故事;第三组二人,左边一男站立,右边一老妇低首盘坐,旁刻“曾子汲水济母”故事;第四组二人,男立女坐,旁刻“郭巨埋儿养母”故事。这四个故事都是二十四孝中的事迹。

二十四孝故事是中国古代统治者树立的至孝榜样。作为二十四孝中的故事,曾子抚琴悦父故事和曾子汲水济母故事发生在周朝,是说明曾参 (孔子学生) 对父母的至孝;董永卖身葬父故事和郭巨埋儿养母故事均发生在汉朝,用来说明此二人对父母的至孝。塔式罐虽然装饰的是唐以前的孝行故事,但也证明了唐人对孝道的重视。


三彩龙首杯

三彩西瓜

这件文物是警方打击文物倒卖时所缴获的唐朝文物,高13.5cm,宽为14cm,绿釉绘制的瓜皮纹路逼真、自然,西瓜顶端还有一截弯曲的瓜蔓,做工精美,几乎能以假乱真。

在中国,“西瓜”这个词最早见于五代时期胡峤所著《陷虏记》一书,胡峤原本是宣武军节度使萧翰的书记,跟随萧翰进入契丹,后来萧翰被杀,胡峤无法归国,成为俘虏,在契丹呆了七年才回到中原,回来以后,根据在契丹的见闻写成《陷虏记》一书,书中这样记载:遂入平川,多草木,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

西瓜的原产地,现在一般都认为是非洲。根据现代学者考察,现在北非苏丹境内还生长着大片原生的野生西瓜,这里现在也被认为是西瓜的起源中心。西瓜真正传入中原地区,被大规模种植,是在南宋时期:当时北方的女真灭辽建立金国,南宋官员洪皓出使金国却被扣留长达十五年,到绍兴十三年(1143年)才得以归国,归来时,他带回了西瓜种子,开始在中原地区和杭州等地种植。那时距离胡峤吃西瓜已有将近两百年。

唐 三彩釉陶盒

三彩带盖罐

三彩花口执壶

三彩凤首壶

三彩凤首壶是唐代比较常见的一种器物,最早出现于唐朝初年,通常认为它是模仿波斯萨珊和粟特的金银器“胡瓶”的造型。此壶高31.5cm,口径3.5cm。壶身扁圆,溜肩,鼓腹。壶以凤冠为口,下接凤首。怒目圆睁,显出逼真。凤嘴衔珠,向内勾回。“如意状”柄由凤首后脑处接至壶肩腹处,壶身椭圆区域以中心为宝相花纹为中心,四周环绕花叶纹,下接喇叭状高圈足,周身施黄绿色釉。

三彩双鱼形壶

这件双鱼形壶是一件非常活灵活现的“仿生”鱼形三彩器,两条鱼尾部朝下鱼嘴朝上,腹部相接。鱼嘴吐水,托起壶口。壶为直口,双鱼嘴部相接形成束颈。鱼腹相接,故壶为扁壶形,腹部相接处形成内束的线条。双鱼的鱼嘴张开,形成壶的“丰肩”,鱼上唇外翻接于鱼鳍处,形成两侧壶耳。鱼鳍为壶的扉棱。鱼尾则形成壶内束的足部。

此器造型奇特而夸张,惟妙惟肖,又栩栩如生,做工也十分精细。最亮眼的还是它的釉面,色泽温润,三彩流淌而釉料交融,又形成无比绚丽的色彩,是一件唐三彩精品珍宝。

三彩钱柜

三彩注子

三彩碗

三彩狮子

三彩建筑模型

彩绘镇墓兽

镇墓兽是我国古代墓葬中常见的一种一种冥器。古代人认为,阴间有各种野鬼恶鬼,会危害死者的鬼魂。因此设置镇墓兽镇摄鬼怪、保护死者灵魂不受侵扰。《周礼》记载说,有一种怪物叫魍象,好吃死人肝脑;又有一种神兽叫方相氏,有驱逐魍象的本领,所以家人常令方相氏立于墓侧,以防怪物的侵扰。还说这种方相氏有黄金色的四只服,蒙着熊皮,穿红衣黑裤,乘马扬戈,到墓圹内以戈击四角,驱方良、魍象。方良亦为危害死者的恶魔,人们就借助方相氏的力量来驱赶它们,所以有学者认为,使用镇墓兽的习俗,就是从“方相氏”的传说演化而来的。

从考古发现的情况考察,镇墓兽最早见于战国楚墓,流行于魏晋至隋唐时期,五代以后逐步消失。

彩绘双环髻女舞俑

陶俑产生于中国古代“事死如事生”的丧葬理念,为了使死者能在冥世继续如生前一样生活。最早的俑见于安阳殷墟商代王室墓中与人殉一同发现的双手绑缚的奴隶俑。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进步导致了人殉时代的终结,代替人殉旧俗的随葬俑兴盛起来 。隋唐时期是陶俑发展的一个新的高峰,文官、武士、仕女、牵驼、牵马、戏弄、骑俑、胡俑成为这一时代的常见种类。尤以色彩斑斓、奇伟多姿的三彩俑凝堪称中国陶俑的压卷之作。

陪葬俑真实负载了古代社会的各种信息,对研究古代的舆服制度、军阵排布、生活方式乃至中西文化交流皆有重要的意义。

彩绘持镜女俑

彩绘执手女立佣

彩绘陶文官俑

彩绘文官佣

唐 彩绘贴金武士俑

彩绘胡服女立俑

彩绘陶戴帷幕帽骑马女俑

彩绘侍女佣

彩绘抱婴女立俑


彩绘女立佣

彩绘女立佣


彩绘双髻、高髻女俑


彩绘披帛女立俑

三彩女立俑

三彩女立佣

三彩女立佣

三彩梳妆女坐佣

三彩男装女俑

此女佣身穿绿色团花纹圆领袍衫,头戴幞头,腰束革带,足穿尖头鞋,双手隐于阔袖之中,一副男装扮相像。

但细细观看其面庞丰满,头微微上仰,柳眉细眼、小嘴红唇、面施薄粉,且身姿阴柔,可以判定其为女性,身份似是一位女官。

三彩绞釉骑马射猎俑

三彩绞釉骑马射猎俑1971年出土于陕西省乾县懿德太子墓。高36cm。

马鞍上的武士年轻英俊,腰间佩挂长剑和箭囊,侧身仰望,两手抬举作张弓搭箭仰射状。

胯下坐骑双眼圆睁,两耳高耸,神情机警。整体造型正是唐人“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诗句的生动写照。



三彩胡人骆驼俑

胡人佣


胡人佣头


西域人物俑

歪脖佣

跪地侍女俑

持果侍女俑

打马球俑

打马球俑高8.5cm,长14cm,1981年陕西省临潼县关山出土。两位骑手头扎幞头,左手持缰,伏身马背,双膝紧夹马身,右手似挥球杖,马作疾驰状。

马球发源于古波斯,先传入吐蕃(西藏),唐初由吐蕃传入中原而风靡一时。打马球对马匹品种和骑手的骑术要求甚高,开元十五年(727年),西域的于阙国还曾向唐政府进贡过打球马匹。这项体育运动在唐代十分流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唐代   历史博物馆   西安市   纹银   忍冬   鎏金   纹饰   香囊   陕西   口径   珍宝   彩绘   文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