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又是一年春来到,漫步城外的田野里,一片欣欣向荣的春日胜景,青翠碧绿的麦苗像是给大地罩上了一层绿色的毡子,田间地头纵横交错的小路上,小草悄悄钻出地面,正以势不可挡的气势,蓬勃生长着。我想起了唐彦谦的

《春草》

天北天南绕路边,

托根无处不延绵。

萋萋总是无情物,

吹绿东风又一年。

小草,无处不生存,依赖绵延的草根,一年又一年,旺盛地生存繁衍着。正如我们这些长大了离开家乡,天南地北到处安家的游子们。

离开家乡三四十载,早年间回去过,很少。最近几年间,由于家族父辈们年龄大了相继离世,得去奔丧,回老家的次数多了些。感觉家乡于我而言,是既熟悉又陌生了。熟悉的还是那个方向,还是那个位置,还有村口赫然而立的“商庄村”石碑。而通往村里的小路、村里整齐划一的街道、村舍房屋都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

驱车下了省道,走上通往老家的路。这条路是我们村通往镇上的唯一主干道,宽阔的柏油路面,正中间用瓷砖砌了不到两米宽的绿化带,把这条路隔成了双向四车道。绿化带里种植了多种应季花卉,四季常青。大路两旁栽培了新品种景观树——法桐树。这种树,夏天枝叶繁茂、郁郁葱葱;秋天,经霜的桐树叶有绿有黄,绿中浸着黄,黄中透着锈红色,漂亮极了。每次走上这条路,宽阔平坦的路面让我心安,美不胜收的风景使我心醉,但这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还是少年时期在这条路上度过的时光。

上世纪八十年代,这条路也只有几米宽,是条乡间土路,路两旁生长着高大挺直的白皮杨树。初春时节,杏花、桃花还含苞未放,杨树花已经凌空绽放,一穗一穗,紫红色的花骨朵上布满了结实的米粒,散发出阵阵幽香,我们这里叫它谷食芒,是春天里非常好吃的一道菜,来这里捡拾谷食芒也是我童年的一大趣事。

初中在镇上读书,实行寄宿制,每周六上午结课后是我们回家的日子。那时在我们农村,自行车还很少,我们都是步行回家。阳春三月,春暖花开、风和日丽,我们又刚刚从繁重的学业中解脱出来,像一只只脱缰的野马,欢呼着、跳跃着,我们热情洋溢地背诵朱自清先生的《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激情澎湃地高唱《我们走在大路上》,义气风发、斗志昂扬。一路欢歌笑语,热闹的气氛感染了树上的鸟儿,成群结队聚在一起,和着我们的歌声,叽叽喳喳地翩翩飞舞着。偏偏有那调皮捣蛋的男生,拾起地上的小石子投向鸟群,吓得鸟儿们“轰”的一声,惊慌失措地飞走了。从冬眠中苏醒过来的麦苗,刚没过脚面还没有拔节,微风吹过,麦田里像有无数条绿莹莹的丝绸带随风飘荡着,绿的青翠,飘的妖娆。我们便又不顾肚子里饥肠雷鸣般的抗拒,冲到麦浪里,打滚儿、撒欢儿、翻筋斗,疯闹够了,才想起来回家吃饭。回到家里,大人们往往都已吃过中午饭了。

经过春风的爱抚和春雨的润泽,夏天的白杨树伟岸挺拔、气势磅礴,像一列列光荣的卫士耸立在路旁,给我们筑建了一条长长的绿色长廊,又似搭建了一顶顶大大的太阳伞。走在回家的路上,有杨树为我们遮荫蔽日,有鸣蝉为我们引亢高歌,成熟的麦香填充了我们的饥渴,一点也不感到热、感到累。

这条小路是村里的人们用双脚走出来的。早晨,东方刚刚泛起鱼肚白,勤劳的乡民们便肩扛犁耙,手拿铁锄,牵着牛马,不约而同地匆匆走在了这条乡间小路上,地里的农活,他们心照不宣、无须多言,只是有一搭无一搭扯几句闲话,到了自家地界,便四散开来,各自忙碌起来。那时,农村土地已包产到户,土里刨食的农民们干劲十足。一年四季,小路两旁的田野里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春季耕田犁地、插秧播种;夏季施肥浇水、收割小麦;秋季锄草灭虫、收获成果;冬季万物贮藏,勤劳的人们又堆土沤肥,以便用做来年土地施肥。

割麦、收秋的时候,星期天、节假日,作为农村的孩子,还是得去田地里帮助大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的。勤劳的农民不到天傍黑,是不会收工回家的,最热闹的就是傍晚收工时的情景,辛苦了一天的人们又不约而同地聚在这条路上回家。劳动了一天的牛儿、马儿因为刚刚卸下了一天的重担,似乎感觉到马上就有一顿丰富的晚餐犒劳它们了,格外精神,“趴嗒”、“叭嗒”,一步三摇地往家赶,漫山遍野的鲜嫩野草喂饱了羊儿们,“咩”、“咩”地蹦蹦跳跳跟在后面。乡民们则拉着地排车,推着土车子,背着土筐子,车里满载着丰收的果实。个个喜笑颜开,谈论着今天又收了几亩地的花生,割了几亩地的豆子,刨了几亩地的红薯……,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我则轻轻哼唱着《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笑意写在脸上,哼一曲乡间小唱,任思绪在晚风中飞扬……”。

翻过的日历,把过去的一切变成越来越远的历史。曾经结伴而行的同学们,都早已是天南地北,各自为生活而奔波着。曾经的青涩懵懂,曾经的激情四射,曾经的豪情壮志……都已被时光淹没了。

本世纪初,国家为构建和谐社会,支持新农村建设,斥巨资开始了“村村通”惠民工程,首当其冲就是先修公路。故乡的这条乡间小路,经过了削高填低、裁弯取直,修建成了如今的康庄大道,给村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便利。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农业生产也由牛耕铁犁、推拉挑背的生产方式全面变成了现代化的生产模式。乡间大道上牛马的“叭嗒”声被疾驶而过的机动车的呼啸声所代替,孩子们上学也都由政府统一配备的大黄色校车接送。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日子在一天天过去,逝去的岁月像山间流失的溪水,一去不复返。时光淹没了过去,也将把现在变成过去,逝去的时光带走了我们成长的欢乐,也留下了一丝丝遗憾。

怀念家乡的乡间小路,这条小路,是我儿时成长的乐园;少年时梦想扬帆起航的栈桥;成年时一缕永远抹不去的乡愁。无论时光怎样变迁,不管岁月怎样流转,家乡的路,永远是一条深情款款的纽带,联系着我和我的家乡,这条纽带永远在我的记忆深处延伸着……

壹点号 月光如水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乡间   齐鲁   路上   麦苗   乡民   村里   勤劳   小路   家乡   时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