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路边的小果子,我的舌头怎么流血啦!?

某年6月,我们在美丽的海南岛进行考察的途中,路过一家公路边的咖啡庄园,便进入稍作歇息。我们正品尝着海南的“Kopi-O”(一种黑咖啡,源自马来语和闽南语),海南本地人黄老师掏出了一把黑色的果子,放在桌面上,说是刚刚在外面摘的,让我们尝一下,并猜猜这是什么?


你也来猜猜这是什么

图源:sites.google


我试了一颗,然后自信地说出“嘉宝果”三个大字,内心已经准备好了接受大家夸赞并故作谦虚地说到“我只不过把大家喝咖啡的功夫用在了学习植物罢了”。


然而,我猜错了,且错得离谱。后面我们又猜了桃金娘科、茜草科等,黄老师见把我们难住了,只好公布答案:“这是我们小时候常吃的一种野果,我们叫割舌果,吃多了舌头会痛,甚至会流血,所以不能多吃,你们试吃一下就好了”。


“啊,我想起来了”,我恍然大悟,“这就是我前几天在华南植物园见到的土坛树啊,摘下来我就不认识了!”我只好再续上一杯咖啡:“我大概是把学植物的时间都花在喝咖啡了”。


树上的割舌果

拍摄:Andy


春天里,我拍过它的花;夏天来时,我拍过它的果;我以为我已经认识它了,但此刻我意识到我并未真正了解过它,也不知道这果实竟然能吃,甚至无法认出它的模样。


下次还不认识怎么办?


踩死就好了!经验老道的植物学老师遇见陌生的植物时,通常会直接踩死,避免尴尬。


啊不!我们还是来认真认识一下它吧,毕竟它的果实熟透之后美味诱人,万一以后馋了呢?


挂在树上的割舌果,像一串熟透的葡萄

听着割破舌头的传闻也想尝一尝

拍摄:Andy


割舌果又叫玻璃果、割舌罗、割嘴果等,各地叫法不同,而它的中文正名为“土坛树”,学名Alangium salviifolium (L. f.) Wanger.。


土坛树是山茱萸科(或八角枫科)八角枫属的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通常分枝较多,树冠浓密。割舌果生长缓慢,小时候通常为灌木状,主干上的小枝常常退化成刺,坚硬锐利。


割舌果的主干上,部分小枝会退化成刺,坚硬锐利,当地人喜欢砍来围篱笆防盗。拍摄:Andy


它通常会在春天落叶后开花,开花的同时开始长新叶。花朵清新脱俗、幽香怡人,花萼反卷,花丝细长。


现在南方的朋友们看到这种花可以记下位置,等着俩月后来尝尝果子。拍摄:Andy


果实没成熟的时候绿色,逐渐变紫红,熟透后变成深紫黑色。


路边小绿果,看着都想吃

plantekey.


熟透的果实皮软而厚,果肉富含汁液,甜而略酸,中间有一颗较大的带细软纤维包裹的种子,确实很像嘉宝果。但其实割舌果可食用的果肉并不多,只能吃个甜味,解解馋,但如果你越吃越馋,一次吃太多的话,舌头会有刺痛感,甚至还会流血。


土坛树果子,看着真很好吃的样子,像葡萄果冻

图源:抖音@刘老四农产品

嘉宝果,肉是白白的

图源:toptropicals


那也顺便说下它和嘉宝果外形上怎么区分,以前讲过北方博物编辑智斗拿打蜡葡萄冒充嘉宝果,南方朋友也谨防一下割舌果混嘉宝果。嘉宝果作为“老茎生花结果”的植物,果实通常长在较粗的树干上。果实成熟后,底部的“小叶子”(花萼)会干枯脱落;而割舌果通常长在小枝上,果实成熟后,底部“小叶子”(宿存花萼)依旧保留。


“艾斯卡”嘉宝果,屁股上的“小叶子”(花萼)已经干枯了。而且嘉宝果很令人密恐啊……图源:etsy

割舌果熟透也像小灯笼似的有一小圈“碗底”。拍摄:Andy


在哪里可以“被割舌”?


割舌果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印度、非州东南部的热带地区,在我国的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所以很多朋友可能听都没听过,而这些地方的朋友会有酸酸甜甜的童年回忆。它通常长在中低海拔的路边、荒地、疏林,有时也可见于公园、绿化带等。


红的又会认成小山楂……

图源:flora-peninsula-indica.ces.iisc.ac.in


在原产地,割舌果通常被认为是有价值的树种,因此得以在人类活动区内长久保留下来。仅在广东省湛江市,树龄超过100年的割舌果就有30株,其中,有三株树龄甚至已经超过500年。


广东省湛江市割舌果古树分布图,黄色图标代表树龄 500年,蓝色代表 300年,绿色代表 100年。图源:广东省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


在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半岛有一株估测树龄超过500年的古树,树身古朴苍劲,树冠枝干虬曲,布满岁月刻痕,但却依旧生长繁茂,其景如一老而弥坚的不老松。根据村里梁远同老人介绍说,村民在这里生活已经有五百年左右,而且搬来这里生活之前就已经有了这棵树,虽然时间长,但这树生长速度很慢而且自然矮化,村里的老祖发觉这树长得有点奇特,后来决定把土地庙建造在它身边作伴。


土地庙依树而建,可见土坛树在当地的神圣地位。图源:广东省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


割舌果耐贫瘠耐盐碱耐高温高湿,抗风能力强,目前在一些海滨城市已被当绿化植物使用。


而在遥远的印度,割舌树被当地人奉为神树,人们也会在树的周边修建寺庙。


真的会“割舌”吗?


割舌果可食用的果肉并不多,只能吃个甜味,解解馋,但如果你越吃越馋,一次吃太多的话,舌头会有刺痛感,甚至真的会流血。


海南当地人会先用盐水浸泡之后才吃,据说这样可以缓解或避免舌头痛。还有老人会让被“割了舌”的孩子含片土坛树的叶子,属于解铃还须系铃人了。



关于割舌果为什么割舌还没有很多研究,不过一听泡盐水我们就会想到吃菠萝前也要泡盐水,不然也是舌头很疼。菠萝是因为果肉细胞的液泡中,含有草酸钙的结晶,在显微镜下看,就像两头尖利的细针会刺破口腔黏膜,让你感到痛痒。再加上果肉中含有的菠萝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破坏伤口,让疼痛雪上加霜。


显微镜下不太熟的菠萝果肉,草酸钙晶体很多


土坛树果实内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有益微量元素、常量元素,不知道是否与“割舌”有关,但这让它具有较高的开发应用价值,期待有更多关于它为什么“割舌”的研究结果。但反正,也耽误不了吃它!

更多路边小果子

当骗子遇到博物编辑,他差点就赢了!

路边捡长得像栗子的东西吃?ICU警告!

路边树上长了红果子,吃过的都___。


撰文 | Andy

微信编辑 | 赵之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果子   湛江市   舌头   路边   花萼   树龄   果肉   广东省   菠萝   果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