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的随想 量子世界的猜想(十一)

(接上)

概述

全文的主要内容,已基本结束。本文的前半部,可以总结为:太空小扳手,量子神话走;本文的后半部,可以总结为:一根磁力线,刷新物理界。

而本节的综述,并不是对前文的直接总结;只是,立足前文内容的,基本原理上,笔者关于本文的总结性思考中,一些随想的随笔文字。这些文字,是对现有物理理论体系中,部分观点或结论的不同认知;亦或,仅一点个人的感悟。

1.超导体

前文,提及电阻、磁阻的本质;是物质内部,原子之间的磁力线网络;对外部或内部磁力线的阻碍。对断裂磁力线的阻碍,就是电阻;对闭合磁力线的阻碍,就是磁阻。

由于,原子间的磁力线网络,有方向性,有密度;因此,电阻、磁阻的大小,就取决于,各方向上的磁力线密度。方向性越杂乱,密度越大,阻碍就越大;对应于电阻或磁阻,或两者同时很大。

降低原子的温度,本质上是降低原子在晶格内的振动频率和幅度;从而减少单位体积内,原子往复运动所叠加的、磁力线的数量;即,在各方向上,都减少了,包括断裂磁力线和闭合磁力线的密度。而磁力线密度,降低到一定阈值时,不再阻碍其它磁力线的通过;此时的电阻和磁阻,降到零。

对潜在超导物体的超高压,本质上,是通过原子晶格对压强的传递;达到平衡后,改变了原子振动的方向性,或改变了原子晶格结构。从而,在特定方向上,原子的振动,大幅减少;对应这些方向上,原子磁力线的密度,大幅减少;并有可能,减少到不再阻碍其它磁力线的通过;电阻和磁阻,为零。或者,在特定方向上,呈现出连续有序性,闭合磁力线能连通,从而,磁阻很低,磁通很大。

所以,理论上;只要找到合适的配方,所组成的原子晶格;只要在任意特定方向上,原子的磁力线,密度很低;就能让其它磁力线,弯弯拐拐地、无损全部穿过;制造出常温、常压的超导体。

但是,现实很骨感。人类很难精准操纵原子,很难看清晶格结构,更是看不见磁力线的分布。故而,压根就看不到,磁力线方向和密度;只能是,实验再实验;既总结经验,更看运气。

而且,由于原子,一般都同时具有三个转动惯量,所对应的自转;理论上,在各方向上,都有不小的磁力线密度;所以,找到这样的配方,很难。

即便,找到了这样的配方及对应晶格结构;可能,制造出的超导体,也需要封装。即,用密闭壳体,将其与外部物质隔开;且,内部,壳体与超导体之间,可能要抽真空,以最大程度减少外部温度的影响。

2.黑洞

据说,黑洞连光子,都能吸引吞噬。而由光子,内含磁子;且通常认知的万有引力,远远小于磁力。故,可毫不犹豫地,得出结论:比起所谓万有引力来说,黑洞是用强磁,吸引了光子,更靠谱得多。

所以,黑洞不是质量巨大,而万有引力无穷。黑洞的武器是磁场,而人类能认知的所有宏观物质、天体,均有磁场。确切地说,均是磁力线将质子、电子组成原子;并将虚空的原子,用磁力线编织成更虚空的磁力线网络晶格或分子。

所以,在极其强大的磁场面前,没有天体的质量;只有密密麻麻、用弱磁连成一团云状的、无数的电子、质子云。与黑洞吸引力相抗衡的,直接是不堪一击的,晶格或分子间磁场,然后是原子内磁场。

所以,黑洞是从撕裂晶格、分子、原子开始;其本身,不需要大质量。其本质,只是至简的磁,达到极限的至强。就像刀,硬度强过目标、锋利就行;刀锋所向处,目标的质量、大小,均无意义。

所以,黑洞可以生长,通过不断地把吸来的杂乱指向的磁,统一方向,而磁力不断增加。

当然,既然是磁;从一开始,可以用反极性,对准其磁力线;就会被其,拒之千里。

3.星光弯曲

同理,遥远星光,经过大质量天体时,被观测到的可能的路径弯曲。与其牵强地附和为,天体质量大、引力大。不如承认,要么是天体的磁场,范围太大,作用于光子的时间足够长,导致弯曲;要么是天体的磁场,磁强够大,作用于光子的力足够大,导致弯曲。

4.银河悬臂

在本文的前半部,揭示量子纠缠和叠加态的本质时;提到,银河也是太空扳手;即,银河扳手。

那么,如此量级的银河扳手;要能保证,最大转动惯量平面的稳定自转;并尽可能阻止或降低,银河扳手另两个转动惯量、对应的自转或摆动。银河内的繁星,该如何分布,才最为合理;且保持动态、可根据需要调整位置;还可随时增加,播种新的太阳?

先申明:本文绝对没有任何,对前人呕心沥血、辛苦工作、大量计算后,才得出的银河悬臂分布图的任何轻视,及对前人的任何不敬之处。笔者,也不具备,任何起码的、天文常识。

笔者,只是认为;已知的银河悬臂分布图,可能不符合,银河最大转动惯量所在平面;即,银盘的、稳定自转。而藏传佛教,为人类传承的万字符;可能,才更接近银河的真相

因为,此高度抽象的万字符,四悬臂的质量分布更均匀、对称;首先做到了,用“静态”质量分布,来保证银盘基本稳定。其次,这样弯曲的悬臂,方便长短伸缩;容易角度开合;所以,可以动态调节银盘的稳定。再次,银河可以沿悬臂而均匀、对称地生长;随着悬臂的变粗、变长,可以布置大量的新太阳系;而让银河像大树一样,稳定地成长。

因为,佛教,并不是起源于释迦摩尼;而是,释迦摩尼,把更古老的、未完全消亡的佛教,部分恢复而已。确切地说,是,四二零零事件、彗星撞地球、人类文明浩劫之前的佛教,历经约一千六百多年的销声匿迹后;随生态稳定,农业文明重归正轨,而部分死灰复燃。

从而,为人类,记录和传承了,4200年前的、更古老的、文明的些许余晖。而太极八卦图、藏传万字符,就是从这死灰中,刨出的、远逝文明的、一丝背影的模糊回忆;大概也是,银河文明,启蒙教材,标准版本的几幅插图,穿越时空,残留至今。

5.宇宙大爆炸

笔者与无数质疑者一样,历经懵逼疑惑,再到绝不相信;甚至,笔者无法理解,什么样的天才,能有这样的非常逻辑。最具毁灭,只有能量,无序发散的爆炸;居然能炸出,从微观到宏观,从纳米到天体,彻头彻尾,井然有序的物质世界;居然能炸出,从青青河边草,到草低现牛羊,从植物到动物的DNA程序;居然能炸出,智能意识。

光子的精准结构,质子的复杂功能;原子核的巧妙组装,原子的规律变化。再用磁力线,将不同的原子,编织在不同的排列组合、及不同空间结构中;看似随机,实则定向,变化出随心所欲的物质世界。还用磁力线,简单编辑排列几个分子,自由书写、逻辑严密而清晰的遗传程序;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得多少年的文明发展,知识积累,智能提升,才能实现;居然,爆炸一下,就成真了。

本文也无法回答,宇宙的起源。但主观猜测,如同种子长成树,树连成片,片成林海。宇宙可能,开始于第一个太阳系;随后,成长为第一个银河系;再后,开枝散叶,独立门户者,分别在特定空间,从播种太阳开始,逐渐构建新的银河系;而每一个,新的银河系,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宇宙。

可这,也无法回答,第一个太阳系,如何产生?第一代智能,为何出现?宇宙的能量,从何而来?

宇宙大爆炸,虽不正确;但其最重要的启示,是:猜测了,能量的一次性注入。笔者,虽不敢认同,全宇宙的能量,一次性注入;但无疑,每一个太阳系的能量,是从一开始,就“一次性”注入。

而若把粒子加速器,发射高能光子,生成正、负电子,开始物质之旅,视为大爆炸;或,把“一次性”的能量注入,比喻成大爆炸。则,这样的大爆炸,实时、处处,都在整个宇宙的每个角落,反复发生;因为,新的太阳系,在不断诞生;银河,在不断成长;宇宙,在不断地扩张。

需要澄清的是,“一次性”能量注入;是指从一开始,就输入全部或接近全部的能量;并不意味是,瞬间注入全部能量。如同,要有足够的正、负电子的生成,可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瞬间生成,全部基本粒子。

同样,本文无法回答,这些能量,来自何方、因何而生?

6.动力电池

虽然,无法回答能量的来源;但人类已知的,物质世界中,从纳米到天体尺寸,所有能量的存储,其本质,都可归结为不同形式的动力电池

光子、电子,本质就是,同时储存了,动能和磁能的动力电池。质子内,则既有正电子所含的动力电池能量,又有直接的磁能。

而构成,地球人类能认知的、物质世界的不同原子,由前文所述,只包含电子和质子。因而,这个物质世界的最基本、最本质、和大多数的能量;来自,从一开始、就储存在基本粒子中的动力电池的能量;来自于,早已打包好的,不同原子所代表的、不同规格的动力电池组。

之所以,不能说是所有能量,都储存在原子内;因为,这些动力电池组,所构成的物质世界,还有更复杂的宏观能量。如,太阳的公转和自转,所对应的动能;即,太阳宏观上,是更复杂的动力电池。

我们的太阳系中,宏观上,能量从太阳所拥有的动力电池中,单向发送到系内空间的各行星;特别是内层的岩石行星,成为行星能量的一部分。微观上,能量在,不同光子、不同电子、以及光子和电子之间,反复交换、转移;即,无数次相互充、放电。

而地球人类,现阶段的文明;无法认知能量的本质的前提下,只能是能量的搬运工;只能收集、存储、转移、释放已经存在于,这些动力电池中的能量。

7.超光速

光速,是光子平动的速度;通常,指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光速值,真空中,光速对应的速度值;被认为是固定常数,C 3X10的8次方,米/秒。通常,习惯表达中,两概念,光速等同光速值;但本文,为以下阐述的方便,先用此定义,将两者从概念上分开。

爱因斯坦,似曾表明,超过光速是不可能存在的。此言至少,有两层含义:其一,不同光子的速度,完全相等;即,光速恒等于光速值。其二,光速值是绝对速度最大值。考虑到相对论的发表,此言还有第三层含义:即,相对速度的最大值,等于光速值。

在本文的前文中,已多次否定光速值,不可超越的神话;本综述中,再次简明笔者对光速的不同认知。即,光子平动的速度,并不必然、精确、恒等于、唯一确定值。超过特定的、光速值的速度,在自然界,本来就真实、普遍存在。光速,不是速度的理论极限;故,光速值,不是最大速度的极限值。而且,光速符合伽利略速度叠加。简述如下:

1) 光速值,是范围值,非恒定值

自然光来自电子,自然光光子的平动速度,来自电子自转的线速度。而即便假设,每个电子,自转的速度相等;不同电子,在转化为光子时,转化的原因、条件,不会必然完全一样;自然,转化的能量,不会必然精确相等,对应的光子的平动速度,不会必然完全相等;更不可能,是一恒定值

因此,自然光光子的平动速度,只能是某一中间值的上、下区间内,一个范围值。即,实际的光速值,是一个范围值,不是精准恒定值。只不过,这种范围内的差异,相对于巨大的光速值,不会太大,不一定能被今人类测量出。

至于用所谓繁星为点状,来证明所谓光速相等;窃以为,纯属附会。星体的任一A点,与B点,发出的光子,都在同一中间值的同一范围值内;都是连续的、符合统计规律的、大量的光子运动。对观测者来说,A点,与B点没有区别。如何能,人为定义,A点的光,就比B点的光快或慢;还被,人为定义,A点的光,总比B点的光快或慢;以所谓的反推,附会光速不可能不等。

以这样的附会,是不是要,人为指定,太阳的A点发红光;B点发蓝光;C点发绿光……;诸如此类,才能证明太阳是连续光谱呢?

2) 超光速值,普遍存在

超过特定的、光速值的速度,在自然界,本来就真实、普遍存在

例一: 来自太阳的一束光子,其平动速度,设为光速值;但光子有最大转动惯量平面,即,光子的偏振面。所以,当其偏振面旋转到,正好与光子平动轨迹共面时;光子外沿的瞬时线速度,在其一半的周长上,是平动的光速值,减去外沿自转时、对应的线速度;在其另一半的周长上,则是平动的光速值,再加外沿自转时、对应的线速度。因而,这后者,特定是超过光速值。

例二: 前文提及,正、负电子湮灭,还原成光子对时;电子自转的外沿线速度,部分转化为光子的平动光速。显然,转化前的、电子自转线速度,就必须大于或至少等于光速值。而若,还原后的光子对,是高能光子;即,除光速外,还有极高的转速;则,原电子对的自转线速度,特定超过光速值。

3) 光速,符合速度叠加

绝对速度,超过光速值,真实、普遍存在;相对速度,超过光速值,更是无处不在。

假设,月球与地球的距离,只有30万公里;即,1光秒。月球上一A点,地球上一B点;两点面面相觑。先后、分别,从A点发射一光子到B点,再从B点发射一光子到A点,均需1秒。现,从A、B两点,同时、分别发射两光子a、b;相向而行。

则,半秒后,a光子,必然到达AB连线中点;同理,b光子,必然同时到达同一地点。即,半秒后,光子a、b,必然相遇。那么,出发前,对光子a来说,光子b相距30万公里;出发仅半秒后,相遇。毫无疑问,对光子a来说,光子b的相对速度,必然是两倍光速;反之亦然。可见,任何与此简单事实,直接相斥的所谓理论或公式;无论如何绕,如何烧脑;其结果是错,因而其理论和公式必错。下文,还将深入讨论数学和物理的关系。

而且,其理论还自相矛盾。对光子a来说,光速旅行,时间变慢;即,不到半秒,就相遇光子b;也即,按其理论,两光子的相对速度,还大于两倍光速。

4) 速度,有门槛,无极限

前文,简述电子的真相时;表明了本文认为的,光速值的真实原因;即,磁障,真空中磁力线的、传播速度极限值。也即,光速值,之所以在C 3X10的8次方,米/秒,对应的一个范围内;是因为,磁力线的传播速度极限值,就是这个值

电子只有自转的线速度,突破磁障、真空中磁力线的速度极限值时;才能把闭合磁力线,变成断裂磁力线;才能生成电力线,成为电子。也因此,自转的线速度、超过此极限值的电子对,所还原成的光子对;其光速的速度值,必然是,在这个极限值的附近范围内。

而电子的生成,只需将光速运动的平动速度,转化成自转的线速度,就接近或达到了这个磁障的极限值。所以,只需光子在平动光速之余,再有足够的自转转速,成为高能光子;则,转化时,平动的光速线速度,再加自转的高速线速度,就能轻易超过、磁障对应的、极限速度值,而成为电子。故而,高能光子,并不需要再提升平动速度,就能转化为电子。

于是,只需磁障的门槛速度,所对应的光速值;这光子、电子互换的魔术,就能自动、循环发生。这,就是光子的光速,其大小的中间值,必然是此光速值,也只需是此光速值,且此光速值约为C的物理本质

因此,光速值,即磁障值C;不是什么速度极限值,只是我们所处物理世界的、又一个基本物理运动的速度值。如同,音速一样,是人类科技发展征途上的、又一个门槛速度值。因此,超光速,没有物理理论限制;超光速,将像超音速一样,成为平常;超光速,更必然是星际旅速。

8.质能守恒

坦率地说,笔者并不懂物理上质量的定义;所以,只能就自己对经典力学的质量概念的、模糊理解,表明本文与现有理论的不同认知。

首先,不同于牛顿经典力学;本文也认为,静止物体,同样有能量。但,此能量的本质原因,完全不同于爱因斯坦的解释。从本文前文可知,光子、电子,就是动力电池,本来就既有质量、结构,又有能量;其能量,则既包括平动动能,又包括转动动能,还包括自转压缩磁场密度导致的不同磁能。自然,以正、负电子的能量为核心、外加其它质量和结构,所组成的原子;也同样是,同时具有质量和能量的动力电池组。顺理成章,任何由原子组成的物体,就同时具有质量和能量;何况,任何物体,其构成的原子,还具有与环境温度相匹配的振动及其对应的能量;故,静止物体,当然有能量。

其次,不同于爱因斯坦的理论;本文认为,质量就是质量,能量就是能量,两者不能转化;而且,质量与运动状态无关,即,无静止与运动之别。以质能方程为例, E= mC^2;若此等式成立,并不是消失的质量,转化成了能量;而是,这部分质量,由于运动而拥有或承载了,与运动状态相对应的能量。确切地说, E=Ek1 +Ek2+Eh;其中,Ek1 =(1/2) mC^2,为平动动能;Ek2为 m的转动动能;Eh为 m所含磁能。所以,若E=mC^2在数学上成立;只能说明,将m对应的质量,全部等效转化为光子时,可能拥有的、一定条件下的、最大能量

而且,爱因斯坦的理论,最大的特点,总是包含自相矛盾的悖论。不过十分抱歉,本人不懂数学,智力又实在有限,不能游弋于数学迷宫中,去寻找突破;只能就纯理论、简单思维,玩玩自嗨。比如,什么是静止质量,任何物体,其内部的原子,至始至终,在不停振动;而原子内部,原子核及核外电子,无时无刻,不在高速自转或转动;哪个质量是静止的呢?是不是宏观物体,就因此不存在静止质量?

倘若,质量随运动状态而变化,运动状态本身是相对概念,那是不是质量也成相对概念?好比,在不同速度的宇宙飞船中,因与地球的相对速度各不相等,是不是每个飞船,测得的地球质量就不同呢?

再若,绝对零度时,相比常温,原子的运动,降低到极限,是不是原子的质量就减少了?若如是,宏观物体,岂不是,因原子质量的变化,不同温度,就有不同质量么?

9.时间空间

穿越时空,扭曲时空,拉近遥远时空;这些时髦的、神奇的概念,漫天飞舞在科幻世界,正儿八经在科学殿堂。鄙人只想,轻言真相:那是虚构,玄学幻想;不是物理,无关科学。

时间、空间,不是物理概念。时间,在数学上仅为一根矢量直线;空间,在数学上是三维坐标范围。但它们,又不完全是数学概念;数学,无需客观必然存在;而它们,的确又是一种客观存在。最独特的是,是物理世界之外的,客观存在。

它们,不会因物体或能量存在的状态;不会因物质世界的有无;甚至,不会因物理法则的存在与否;而存在,或变化。因为,它们,根本就不与,任何物质、能量相互作用,也不用遵循任何物理法则。没有宇宙,一样有时空;宇宙只是,存在于特定时空而已。

换而言之:时间不是时钟;原子钟也是钟,只是时间度量,不是时间本身;任何时钟快慢,关乎准确与否,无关时间本身。

空间不是房间,不是客体体积,不是力场范围;房间体积力场,存在于空间中,占有空间尺寸,不是空间本身;穿越扭曲压缩,任何物理变化,是空间内客体,不是空间本身。

既然不与,物理世界的物质和能量,相互作用;哪来什么穿越、扭曲、拉近时空等等。而这些所谓的穿越、扭曲类的神话;其直接错误是,混淆了时间与时钟,空间与力场的概念扭曲的,不是时空,只是不同力场范围。其更深层次的错误,同量子力学神话一样,混淆了表征不同客体运动规律的本征坐标系物质世界,能穿越的,不是时空,只是不同客体的本征坐标系。而其最本质的错误,是混淆了物理与数学;用数学的千变万化,来人造物理法则

要想星际旅行,无法穿越、扭曲、拉近时空;只能穿越、扭曲不同力场;只能,超光速;而能量,也必然大于,所谓质能方程。

10.物理数学

物理必须数学,数学不必物理。即,作为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及其物理法则,必须符合数学原则、公式;而物理,可以看成是数学的一个子集。但数学,却不必是客观存在,只是逻辑、只是因果、只是推理;因而,不客观存在的那部分,无需物理,也没有物理。

这,就是窃以为的,爱因斯坦,所有错误的最本质之处:用数学替代了物理,从而人造了物理法则

比如,风洞实验。假设,风洞内,有一无限长滑轨;滑轨上有一可移动支座;支座上有一固定的吹风模型。设支座对模型的支撑力为F,迎面来风对模型的阻力为f,模型的质量为m;设初始的风速,对应风阻为f0;增加风速后,变化的风阻为 f。

若,支座要推动模型,沿轨道,匀加速a运动;则,F = ma + f。f越大,即,风力越大,F就越大;其物理本质,可表述为:模型相对空气速度越大,风阻越大;维持同样的匀加速度,所需的力就越大;而模型质量并未改变。这是物理的数学公式。

若,因f = f+ f0,非要把公式,数学变化成:F = (m + f/a)a = [m + ( f+ f0) /a]a = (m + f /a) a + f0 = Ma + f0。其中,自然M = m + f /a;即,M随 f而变化;这是,纯数学的公式,无物理意义。

但若,你非要因数学等效变化的成立,而强加给它物理意义;那就是:随着模型相对空气速度越大,同样的匀加速度,所需的力就越大,是因为模型质量随速度而增大。数学计算,当然没任何问题;物理上,则凭空,造出缪论;即,质量随速度增加而增大。

这就是,混淆数学与物理;并反过来,用数学公式,来创立物理法则的谬误。当此风洞,变为磁场,风阻变磁阻;就是笔者推测的,所谓相对论中,速度越大,质量越大的谬误之本质。即,速度越大,磁阻越大;自然,所需力越大;与质量无关。

而对爱因斯坦来说,可能最大的遗憾,并不是其诸多理论的对错。因为,探索未知的科学知识;犯错是正常、是必然,不错才是反常、是偶然。而探索的勇气,探路的摸索,无论结果的对错;对后来者,都是可借鉴的宝贵经验教训;对人类整体而言,思考本身,比结论的对错更重要。

对爱因斯坦来说,最大遗憾;笔者认为,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可能就是:致力于推翻权威;没想,自己反而,成了权威。这,也是科学的最大的遗憾。科学的世界里,只有事实、只有真理,没有权威。希望,爱因斯坦,是人类科学史上,最后一个权威。

11.万力之源

本文,明确提出了:磁力,可能就是,人类已知世界的万力之源。在前面的电子真相中,猜测了电的本质;电力线只是断裂磁力线,电场只是特殊运动状态下的磁场。

在随后的原子之旅中,简述了本文对核力的认知;即,所谓强弱相互作用,可以用极其简单的、不同形式的磁力锁,来实现。因而,强弱相互作用,可能只是简单、直接的强磁而已;并不是什么,单独存在的,物理属性不同的力。

同时,笔者推断了,万有引力,只能来自组成物质的原子,而原子内部只有唯一的能量来源,磁力线;故,万有引力,本质只能是磁力线;很可能,是人类还未认知的、一种断裂磁力线。而万有引力,是不是只与质量相关,可能还需更多认知后,才能定论。

而作为万力之源的磁环,其本质是什么,又如何产生,本文无从推断。甚至,更进一步地思索;磁环,是整个宇宙,唯一的能量形式么?这个问题,本文同样,无从推断。

12.The Lord of the Rings

穿过灭绝人性的深渊,支付撕心裂肺的痛楚;拖着遍体鳞伤的皮囊,历经艰难跋涉的征途;我,或我们,终于站在了,能够仰望磁环的山坡上。万籁俱寂中,它屹立山巅,光芒万丈。

它在等待,那个对的人,那个能解开磁环之谜的有缘者;也只有,能揭示磁环之谜的有缘者;才能心领神会:宇宙究竟是否还有、其它能量之源的环。毕竟,只要能像磁环一样,打造出能量之环;就可以,像开创磁的物质世界一样,开创出另一套物理法则下的、另一个物质世界。

就像不同的编程语言,从不同的路径,遵循不同的语法,构建不同格式的物质世界。不同的物质世界,可以交流的是信息,是科技的殊途同归,是文明的精神内涵。

伫立山坡,目光平静,心如止水;疲惫憔悴,伤痕累累中,已无气力,能被光芒,感染出一丝激动;筋疲力尽中,更无力攀登。我知道,我不是,那个人,缘已尽。对视良久,转身回望,山下来路,曾经自己。

如果骄傲没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年少轻狂的往昔,又怎会懂得要如何经历才能认清自己;如果梦想没有坠落悬崖深渊里挣扎,一路顺风地高飞,又怎会晓得穿过人性的荒漠要多坚强。

被隐形的人,剪断翅膀;被阴沟的人,打断双腿;在黑暗中执着爬行、挣扎不气馁;却从不成想到,能在黑暗中,摸索到从未梦想,更从未企及过的高山之坡;直面,银河奥秘,磁环光芒。这是赏赐,还是剧情;太多的苦难,太深的黑暗,太长的等待;早已忘却,什么是喜,什么是悲;那是麻木,更是平静;熨平的心,没有波澜。

吾本一器,参与历史,身不由己;无奈凡夫,尘缘不断,终扶不起。深吸一气,告别山坡,下山而行;只为寻找,从未存在,不曾忘记,红尘自己。Let it go,let it go;向着山下,向红尘走;寒风凛冽,仍将坎坷;心中坦然,脚步坚定。曾抵此山,如此近距;平静对视、仔细端详、默默感受,熠熠生辉,银河磁环;此生足矣。

知足,知足;是U,raise me up;莫然俺敢比:多少人曾描绘你未知的容颜,谁能付出无情岁月换你把身现。止步,止步;力所不逮,转身寻路;眼前回顾,锅碗瓢盆的生活,不能只有青菜萝卜。争渡,争渡;人生不能,只有灰度;涉过这险滩,渡过这黑暗,人生本应,是色彩斑斓的画布。


本文与物理相关的内容,已全部结束。下节内容,纯属虚构;无关科学,无关历史;娱乐文字,梦中遐想:播种太阳,创世未央;西游后长,银河徜徉。


(未待完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晶格   磁力线   银河   光子   量子   光速   原子   随想   能量   物理   速度   质量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