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30°·中国行》新探索对纪实节目的启示

文|古木之

编辑|古木之


前言

《边疆行》和《沿海行》两个长距离、大规模的电视访谈项目的顺利完成后,央视中文国际台《远方的家》栏目组于2012年6月开始,将推出《北纬30 ·中国行》(以下简称《中国行》)。

《中国行》以恢弘的叙述方式,对中国“北纬30度”地区的自然特征、人文风光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并以巨量的篇幅,向读者展示了中国内陆地区的奥秘。

《我的世界》一经推出,便得到了广大听众的一致好评,他们都说《我的世界》在行走中呈现了中国的五彩缤纷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叙述细致而又贴切记述也富有人情味,是一部很有意义也很有趣的作品。

节目特色

《中国行》是一个大型的、长达180集的日播观光类电视纪录片。

电影的旅程,跨越了中国内地九个省市,两万多公里,以浙江舟山群岛为起点

从东到西,沿着30度的纬线,经过浙江,江西,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川,最终抵达西藏的阿里。

一路上,节目的记者们走遍了300多个省市看地方风情,品特色美食,访技艺传承人,他们以纪实的视角,将那些地方的真实情况展现给了观众。

《中国行》的主题是“走,体验,发现”,它将带着我们的观众走遍世界,去关心人民生活,去体验文化,去体验旅游的快乐。

与此同时,栏目从一开始就贯彻了“走转改”的政策,将一幅幅充满了平凡人的生活气息带着浓浓的山峦、溪流、泥土气息的画面展现在荧屏上。

呈现出一种自然质朴的格调,一种真实的生活方式,一种多元化、开放性、创造性的表现。

节目特色

综观中国以往的记实,大都采用了一种小型的时空叙述方式,叙述了一种特定事物的过往和将来,而横向的展陈却很少见。

深度很足,但是面的连接太少,容易让人感觉到空间的弱化。

而外国的纪录片,则要比中国的纪录片更加成熟,对于大制作的纪录片,他们的内容也更加丰富。

《中国行》也可以说是借鉴了西方的“大尺度”,将中国的地图作为一个整体,选择了一个30度的纬度,去观察这个区域的特征,去记录这个区域里的人们。

此外,《边疆行》、《沿海行》等两组作品,分别从海岸线,国界线,中国腹地等三方面,呈现出点,线,面的中国景观格局。

与此同时,电影也运用了“陌生化”的转换方法,将一个看不见的生态空间再拼凑起来。

从南到北,从北到南,这是一片什么样的风景?

本片将相同纬度的地域,以一种封闭的方式,将观众从熟悉的思维、固化的框架中拉出,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观察这个30度的世界。

这个新的理念的建立,是一种在思考上的革新,在解决当前电视节目的同质化问题上,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内容:走访地域特色景观,记录平凡人生百态

《中国行》作为一档旅游节目,其主题与游山玩水、美食美食息息相关,但与其它旅游节目相比,更深层的地方在于,它不但着眼于风景,还着眼于人。

拍摄团队走访了本地的特有的风景,展现了不同的风格,但是最终的焦点都是在这块土地上的耕种、生活的人们。

安徽的黄山,奇松怪石,吸引着无数游客,而剧组的摄影机,却更多地聚焦在那些山里的“放绳工”身上。

浙江的盘安,风景秀丽,古村众多,但真正让人震惊的,是在六七百摄氏度的高温下,赤足行走在通红的煤炭上,而不会受到任何伤害,还有婺州的村民,每个人都能脱口而出孔子的名言。

这部电影不仅要展示当地的风光,还要展示当地的人们,包括他们的言语和歌声。

任何一种意图,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印记,唯有深入地理解,才能理解他们所携带的历史记忆,文化习俗,以及他们的社会心态。

才能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的地域文化,他们的集体记忆。

朴实无华,却又蕴含着莫大的力量。

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本土文化和集体记忆。

真实的平凡,具有万钧之力。

形式:双重身份呈现沿途真实风貌

电影采取了“新闻工作者+旅游者”的叙述方式,由一位新闻工作者充当向导,引导观众一路上观赏风景。

同时,他也是一个旅行者,他对周围的一切都很感兴趣,他会积极地去探索一些不知名的地方。

这个节目并没有用“全知视角”,而是采取了“冒险模式”,一边走一边观察,这样才能更好地呈现出一路上的风景。

它的叙述风格比较随意,也比较真实,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也比较亲近,就像是一部“公路片”,将自己看到的风景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通过亲身的步行经历,使观众对这一场景有更多的真知灼见,从而使观众有更多的参与感;就像是观察者周围的亲朋好友在旅行途中所共享的微薄一样,令人感到亲切而温馨。

角度:俯视和平视相结合感知中国

在过去,30度的纬度范围被认为是研究中国内陆地区的一条“黄金带”。

远眺30度纬度所过之处,东海,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横断山,青藏高原,应有尽有。

不同的地形造就了不一样的农业,也就决定了这里的人民有着不同的生存模式。

舟山的渔夫们以水草为食,采集青口蚌;浙江的安吉,靠着大山,到处都是竹子。

从这个角度来看,海洋,平原,丘陵,山脉,盆地,高原,这是中国的五大地形,如果你能理解这些地形,你就能更好的理解中国。

而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位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特色。

新闻工作者从各地的自然和人文特色出发,走进百姓的生活,从最平凡的细节中捕捉到社会的变化。

就是这样一个平等的视角,走入普通百姓的家庭,和他们说说家常,说说小事,在最平凡的事情中,体会到他们的生活。

一弯一弯,两个不同的世界,近在眼前。

《中国行》在题材上别出心裁,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很有意思;而在此过程中,则是对人们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进行了忠实的记载,与新闻的真知灼见相吻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值得报道的。

该栏目的宣传片采用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件、人物,并采用了一些特殊的创作方法。

同时,节目整体上采取的是纪实的质朴风格,也使得电影能够以一种客观的视角来客观地记录,成就了一种纪录片的表现手法。

对纪实性节目的启示

一个好的电视节目,需要有充分的创造力才能成功。

在当前的电视节目趋于同质化和娱乐泛化的情况下,对相同的内容和主题进行单一的叙述,受众的眼睛已经不再满足。

所以,进行要素改革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如果没有新的东西,那么,就需要用一种更好的方式来表现自己。

既然形态是不能改变的,那么就必须要有一种新的交流方式。

《中国行》是一部注重主题的电影。

该栏目以“北纬30度”为出发点,有很强的话题和吸引力.这条经纬线被称为魔线在这条经纬线上,有着各种各样的奇异之处。

例如,中国有长江,美国有密西西比河,埃及有尼罗河,伊拉克有幼发拉底河,这些河流都在30度以上流入海洋。

珠穆朗玛峰、马里亚纳海沟等最高峰与最低点都位于接近30度的纬度。

而在这些奇异景象之外,更有许多未解之谜。

长江截流的奥秘、安徽黄山的千年神秘洞穴、鄱阳湖的“魔鬼三角”、百慕大的魔鬼三角区玛雅时代的遗迹等等,这些经纬线都是让人浮想联翩的,充满了无限的遐想与兴趣。

总之,这是一条全新的道路,也是一条充满挑战和创新的道路。

它横贯中国这条“黄金带”,由低至高,穿越平原,高山,峡谷,草原,森林,中间横贯中国三大地貌,形成“中国最美丽的景观之路”。

就人文生态而言,其跨越了吴越,荆楚,巴蜀,藏羌族,形成了一条横跨中国大陆的“文化走廊”。

不管来自何方的人们,都不会对这个栏目的内容感到厌烦,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栏目,可以将中国的五彩缤纷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覆盖到这么大的面积。

让不可预测性和个性化成为节目亮点

一部引人入胜的影片需要有强烈的冲突感,以及难以预料的结局,这一点同样适用于电视剧。

观众们总是会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他们不知道的东西上,而这档节目,就是为了满足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

一个好的电视剧,就是要让观众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主角。

《中国行》采用了多种采访形式,以亲身经历的形式进行采访。

他没有设置太多的路线,只是一边走,一边观察,和观众们一起,对眼前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这样的冒险故事,充满了趣味,也充满了活力,可以让节目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外,该栏目还使用了多种类型的主持人,这也是一种个性的表现。

牛山纯一在他的《水和风》中,用一系列震撼人心的画面,展现了当地人勇敢、顽强、不屈不挠的性格。

陈晓卿导演《舌尖上的中国》以自然的画面连贯和连贯,唤起中国人民对家乡和国家的情感。

纪实的生存,并不只是单纯的纪录,而是透过影像的呈现,折射出更深层的影像。

《中国行》以一种“一地一人”的方式,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持续地展示着一种带有地方特征的群体记忆,从而构成了一地一民的地方文化。

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让中国人在不同的文化下,有一种相同的感觉,从而提高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劳动者是最直接的人类劳动成果的凝聚体,有着无穷无尽的素材。

走进人民群众,既可以获得生动的画面,又可以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真谛,让作品变得更有底气、更有精神

《中国行》栏目组采取各种形式,以最大限度地将节目的内容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相结合,力求将其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结合。

早在开拍前,节目组就已经通过新浪的官方微博,向观众们发出了邀请,希望他们能够了解到当地的文化背景,民俗,以及一些优秀的人物

在出发开始拍摄之后,他还在自己的微博上开了几个栏目,对一些地方的传统手工艺、名人轶事等进行了报导和介绍。

在写作的同时,记者们还会到现场去,去接近人们的生活。

比如,剧组的第一个目的地是浙江省的舟山市,他们会去东极小岛,观赏鱼乡的风情,跟当地人一起清洗海藻,还会去他们的家中学习如何建造石屋。

记者来到了前线,与人民群众拉家常,体会到了人民群众的勤劳和纯朴。

整部剧的创作极具真实性,质朴、自然,但又令人信服。

结语

《北纬30 ·中国行》在整体框架、内容素材、摄影形式和纪实视角等多个层面上,都有新的尝试,呈现出一种独特的体裁。

提出了“以创意为先”、“用内容表达深刻含义”、“走进大众”的观点。

【参考文献】

1.崔予缨:《中国纪录片的典型表达与分析》

2.李德刚、招斯喆:《央视纪录片<北纬30度·中国行>的艺术分析》

3.谭天:《纪录片的“走转改”——从2012年南派纪录片优秀作品说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中国   节目   纬度   北纬   纪录片   视角   纪实   启示   观众   栏目   方式   地方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