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3他们有话说,“追风大爷”仍坚持在奔跑的路上

两会胜利闭幕,开启的不光是中国的新征程,也是每一个你我的2023新篇章。

责任、勇敢、坚持、善意、敬业、诚信、梦想……那些曾经牵动过我们目光、触动过我们心灵的新闻人物,总有一种品质让我们动容。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回望他们的2022,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透过他们的讲述,我们会发现,他们也是我们,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奋斗着,在幸福的生活中努力着,在新一年的美好里憧憬着,在奋力的奔跑中开启新的展望。

中国开局奋进,生活也要向上,张开双臂,让我们一起拥抱属于我们的2023。

诚实守信的『酸枣爷爷』黄养生:

希望自己好+大家好、国家好

黄养生,70岁,陕西省蓝田县玉山镇人。2022年8月17日,黄养生在蓝田县城的集市上碰到了年轻女孩田倩,只因田倩一句“怀念小时候山里野枣的味道”,黄养生第二天凌晨5点从家出发,在山中满是刺的枣树上为小田寻找野枣,并连着等了小田两天。因为这捧酸枣,黄养生在网络上大火,之后还因为诚实守信,当选“西安好人”。

“成为‘西安好人’心情好,村上还安排给我修了楼梯。”黄养生说。3月8日,华商报记者再次来到黄养生家里,老人笑意盈盈,穿着一件黑色夹克外套,坐在阳光下。

黄养生拉货的三轮车换了一辆,之前是辆红车,他说,之前那辆用报废了,来回修车花费的钱不如用新车,“去山里摘松子、核桃去蓝田县城卖,这辆车一次能拉六百斤左右,但是我年纪大了,每次大概拉四百斤,一车要是能卖完,减去成本能赚五六百块钱。”

每天早上7点,黄养生从家出发,去山里摘够山货,大概下午5点回家照顾老伴。他坦言,最近的“收成”不是很好,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年纪大的人不是很爱吃这些山货,于是,他准备去进点儿货,去县城卖小孩子喜欢的玩具。

尽管自去年8月17日成为“网络红人”,但黄养生表示原本的生活节奏没有太大变化,只是时不时会遇到村民、朋友说,“我在网上看到你了”“手机上看到你做好人好事,成网红了”。

黄养生回忆,过年前,县委领导带着新年红包和一副对子来家里看望过他。因为不小心弄丢了田倩的电话号码,他也再没联系过田倩。即使如此,他依旧记得田倩当时说的一句话:“永远记住你的好。”

谈及对2023年的规划和展望,他自始至终就是一个字——“好”。他希望自己好、大家好、国家好。华商报记者 李新怡/文 赵彬/图

代人缴费的收费员田媛:

在服务窗口散发古城温度

田媛,陕西西安人,陕西交控集团西安绕城分公司汉城管理所工作人员。刚刚过去的2月,田媛因为代人缴费这样一个善举,温暖了来自外地的游客,对方的感谢信也让她在网络上“火”了一把。

回忆起当天的事情,田媛说,2月12日,张先生开车停到她当值的收费窗口后表示,在从咸阳机场回西安的路上手机没电关机,无法支付高速公路过路费。了解到张先生的难处,她没多想,直接来了一句“么事儿、我帮您付了”,仅一分钟就让他顺利通行。张先生随后加了她的微信并发红包表示感谢,她只收了自己代付的12元过路费,将剩余的钱全部退回。

当晚,张先生在微博上发了一封感谢信,称赞这位充满侠气的西安姑娘。而田媛却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平时遇到司乘有紧急情况,我和同事都会尽全力帮助他们。”田媛说,这是他们的工作,更是他们的职责。

每十秒迎车一次、送车一次,一天抬手上千次,发卡两千次以上,这就是田媛每天的工作。田媛已经在汉城收费站工作7年多,她说自从被张先生在微博上感谢之后,单位也十分重视,“我们汉城管理所进行了通报表扬,西安绕城分公司也发起了向我学习的倡议,最荣幸的是我被特邀参加了分公司一届二次职代会和党建纪检监察工作会,并且为我向上级单位陕西交控集团申请了荣誉。”提起这些,田媛既开心又表现出一丝害羞,“孩子那段时间老是喊我‘明星妈妈’。”

“女儿该幼升小了,希望她一切顺利,新的一年自己也想多学些东西,考一考证,让自己充实一点。”这是田媛2023年的小心愿。她也希望每一个奋斗在平凡岗位上的人,能够继续发光发热,为家乡的发展增砖添瓦,“我会继续用我的真诚和热情,在我的服务窗口,让更多的游客感受到古城西安的温暖。”华商报记者 郭蓉/文 张杰/图

『地震救娃老师』赵立:

继续以身作则

有爱有责任有能力

赵立,今年49岁。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西安震感强烈,两个孩子被园长赵立从幼儿园救出来,这一瞬间恰好被华商报记者拍到。之后,赵立与两个孩子相约,每五年重聚一次。

3月7日,华商报记者见到49岁的赵立,这些年她一直从事幼教工作,目前是西交幼教集团教学总监。

“昨天与孩子们家长联系了,孩子们今年高考,两个孩子都很优秀,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赵立说,“这么多年从事幼教工作,一直坚持的初心是传递爱、传递责任,这也是一个园长的责任。直到现在我最喜欢的事情还是上课,现在要给园长们培训,给孩子们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出好老师、好园长,才有幼教行业的传承。”

说起去年一年,赵立激情满满,她说:“去年加入了西交幼教集团,站的高度更高了,做的工作更多了,格局也比以前大了,工作涉及西安十多所幼儿园。我可以把这么多年的幼教经验发挥出来,培养更多好园长好老师,办更多优质幼儿园,为幼教事业、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在西安工作多年,赵立想说:“西安是一座既有文化底蕴,又有活力和未来感的城市,西安的发展全国都在看,希望西安能持续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好!越来越强!”

2023年,赵立希望,能把西交幼教集团六艺特色课程推广出去,也是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渊源,是中国最古老最完整的教学系统。另外,她希望自己继续以身作则,有爱有责任有能力,在幼教行业继续深耕,努力做中国幼教佼佼者。华商报记者 任婷/文 赵彬/图

兵马俑知名解说冰蛋:

努力让更多朋友来西安、爱西安

冰蛋,本名张斌,西安市临潼区人,是位导游,善于在讲解中加入地道的陕西方言,诙谐幽默的讲解让他在网上迅速走红。

3月7日,华商报记者在临潼区见到冰蛋,冰蛋说,他不希望大家叫他“网红”,“因为网红往往是昙花一现,我希望自己脚踏实地,好好努力,扎根于陕西旅游业,做陕西历史文化的传播大使。”

过去一年,对于冰蛋是难忘的。受疫情影响,景区关关停停,旅游行业的发展遭到重创,不少同行离开了这个行业。“我告诫自己要不断自我充实,2022年年初为了寻找秦文化的起源,我在甘肃、陕西游走了9个地方。作为导游,不能让粉丝们失望,要做一名‘问不倒’的导游。我制定了学习计划,向历史、考古等老师请教,翻阅考古报告、历史书籍。”冰蛋说,他还在多个平台进行线上输出,想方设法用轻松愉悦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陕西的名胜古迹、历史文化,持续录制视频,在线上与粉丝分享。此外,冰蛋在线上帮农户带货,将陕西农产品推介给全国的粉丝,也让更多人了解陕西的风土人情。

2022年末,随着防疫政策调整,旅游业迎来了春天。“我们心情真激动啊,放烟花庆祝!春节期间,来看兵马俑的游客比疫情前多了三分之一,从大年初一到初八,我每天带团三场,一天忙下来,嗓子不舒服,但是心里真高兴!”对于深爱的西安,冰蛋也颇多感慨:“西安是一座旅游热点城市,今年春节再次登上热榜,希望全球更多朋友来西安感受这座古都的魅力。”

最近冰蛋非常忙碌,他希望2023年能去陕西更多地方,挖掘更多景点和历史古迹,“用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天南海北的朋友来西安,爱西安!”华商报记者 任婷/文 赵彬/图

江苏游客『林姑娘』:

3月将来一趟『重返长安之旅』

“林姑娘”,江苏游客。今年春节,她从江苏来到西安旅游,临走前送给西安一束花,感谢西安以人间烟火气治愈了自己,她的暖心之举经网络传播,得到网友祝福和暖心留言,也得到众多陕西景区响应,希望她能再来西安,看一场《长恨歌》、游一次不夜城。

3月8日,华商报记者联系到“林姑娘”,说起和西安的机缘,她说,当时因自己状态不好,来西安旅游。在这里,她看大雁塔的音乐喷泉,被震撼到热泪盈眶;吃特色美食,感受西安本地人的热情。正是这些将自己从抑郁的状态,拉到了人海“烟火”中。“西安治愈了我,我超爱这座城!”临走前,她在西安火车站送上一束花,没想到收到很多网友的热心留言“常来长安,西安欢迎你!”西安多个景区更是隔空向她发出邀请。

“林姑娘”说,2022年过得不易,来了一趟西安,心境变好了,“我收到了很多陌生人的关心。这份温暖的力量,让我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都会特别积极向上。只要想到这一年收到的感动,就会变得非常快乐。”

“林姑娘”说,西安多个著名景区发出邀请,她非常感动,也感到荣幸,“今年3月,我会安排好时间,再赴一次人间惊鸿宴,3月之内完成2023年第一场重返长安之旅。后面根据时间情况还会安排。”

“林姑娘”认为,只有身处其中,漫步在千年古都西安,才能真正体会梦回大唐的感觉,才能真正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和当地人的真诚与浪漫。西安有一种让人念念不忘和安静的魅力。“在新的一年里,祝西安繁花似锦,成为我们心中永远温情和浪漫的城池。”

说起对2023年的展望,“林姑娘”说,“我们总是快节奏地工作,有时会忽略生活的本质,应该去享受生活,在努力工作的间隙,有诗和远方。要有向往,要前进,要有梦,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不辜负自己,不辜负外面绝美的风景。”她2023年的旅行计划,本来想去五个城市,但看了陕西的历史后,发现五个城市去不了了,因为单单就陕西而言,就够她用很长时间了,“陕西的美食美景、风土人情怕是一时半会儿感受不完。”华商报记者 任婷 受访者供图

『善爱心共享厨房』主理人许凯:

做公益也会上瘾

将尝试更多的公益项目

许凯,90后,陕西富平人,既是一名在抖音上拥有200多万粉丝的摄影师,也是“德善爱心共享厨房”的主理人。他免费为农村老人拍摄照片,也让医院的重症患者和家属能享受到“爱心厨房”。

许凯说,刚开始和朋友们决定拍摄“和陌生人打招呼”,只是一时兴起,但随后在给老人拍照、和老人聊天的过程中,逐渐爱上了这件事。2020年,许凯和朋友因拍摄“和9999个陌生人打招呼”系列视频走红网络。这些视频记录了许凯在田间地头和老人聊天并为他们拍照的过程。

2021年5月,许凯和4位伙伴在陕西省肿瘤医院对面的院子开办了“德善爱心共享厨房”,面向一切有需要的人,炒一个菜2元钱、米饭和稀粥1元钱管饱,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抗癌厨房”。2021年12月27日起,“抗癌厨房”又变成了“抗疫厨房”。每天免费为古城一线抗疫工作者、滞留人员、肿瘤医院病人等送出爱心餐1000多份。志愿者也从最开始的5名增加到32名。

西安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就在这个小小的爱心厨房内,每天送出上千份抗疫饭菜。“晚上送完餐后,我会和各地的救护车合影,用镜头感谢全国各地朋友对西安的关心。”许凯坦言,“抗癌厨房”变“抗疫厨房”,最初肯定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只要能帮助到别人,再困难我们也会坚持做下去。”

过去的几年,许凯的公益事业从免费拍照到“抗癌厨房”,再到“抗疫厨房”,虽然身份一直在发生变化,但许凯说,心态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有很多人给了我很多力量和帮助,让我们有能力去干更多的事。”

2023年,许凯想要在公益事业上做得更多一点,他说,自己和志愿者们还会继续坚持做公益,并尝试更多的公益项目。“这个过程是会上瘾的,所以未来我们会继续‘上瘾’下去。”许凯希望未来能用自己的力量影响更多的人,“这样社会才会越来越有爱、越来越和谐。”华商报记者 郭蓉 受访者供图

千人大合唱——断代乐团:

希望被更多人听到

希望西安更好

断代乐团,由5个专业科班毕业的音乐人共同组建于西安,秉持以“持续、跨界、融合”的建团理念,80后、90后、00后的跨代成员模式,突破性地将多元唱法与公演现场结合,随着一首千人大合唱的《后来》视频,他们迅速爆火。

作为断代乐团的主唱,杨娜提起乐团成立的初衷时回忆道,“其实就是因为太热爱唱歌了,开始和几个人是弹唱着自娱自乐,玩着玩着就想做个乐团给更多人唱歌。”

2022年断代乐团爆火后,每周六晚钟鼓楼广场的阶梯上,总是坐满了人,尽管乐队的演出时间不固定,甚至有时出现一些突发情况,但总有等待的身影在黑夜中聚集成闪亮的星星。

3月8日晚9时许,杨娜与乐队成员刚刚结束了一场在深圳的演出,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她坦言,“西安这个地方的文化自带声音,文雅内敛的文化氛围与豪迈洒脱的人文氛围,都是我们不约而同走上这条音乐道路的心灵土壤。”

而提到这条走红之路,主理人刘刚却表示一开始非常担心听到不同的声音,没想到看过网友评论之后十分感动。从“西安又一次因为你们迎来了很多外地的年轻人”,到“希望每个周末都有演出,为了你们一定再去一次西安”,这些评论不仅温暖每一位乐队成员,也让他们对以后的路多了几分信心。

“这也让我感觉到做一件事的意义,感受到执迷而悟是多么可贵。”杨娜说,他们也更加有自信、有决心去坚持。在被问到对于西安摇滚有怎样的期待时,她脱口而出:“希望(西安)越来越繁荣,希望大家都能被更多人听到,也希望西安的音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因为这里有太多优秀的乐队值得我们学习,断代也需要传承吸收一些优秀的前辈们的精神。”

2022年对于断代乐团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2023年,制作单曲、办公演……他们将更加忙碌且充实。面对新的一年,杨娜说:“希望听我们歌的人都开心快乐!也希望西安越来越好,被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希望更多的人来西安游玩和工作。”华商报记者 郭蓉 实习生 陈楠受访者供图

在马拉松上『加班』的骨科医生雷涛:

2023年要重启多姿多彩的工作和生活

雷涛,40岁,西安市红会医院康复医院疼痛病区的医生。2021年4月17日,在西安马拉松赛上先后帮4位受伤跑友治疗后火遍全网,被网友赞为在马拉松赛场“加班”的骨科医生,被西马组委会授予2021西安马拉松赛“特别贡献奖”。他曾说:“下次参赛如果遇到伤者,还要‘加班’,因为我喜欢”。

最近一次跑步是在正月初五,雷涛跑了3公里之后气喘吁吁,他下定决心要好好训练,备战今年春天的马拉松。

回忆起刚在网络上出名的那段时间,铺天盖地的信息让雷涛觉得自己那段时间有点“应激”。回归“正常”状态之后,他也萌生了做自媒体为网友科普的想法,但是他的公众号“疗以有据”截至目前只有2篇文章。“医疗科普这件事需要很谨慎,我不愿意刻意迎合流量,每句话发布前都要有依据,要查阅文献求证出处,要为读者负责,所以做科普其实挺费时间。”雷涛笑着说。

即便如此,雷涛还是打算学学新招,从视频出发为读者做些科普,他说,有了在赛场上救治病人的经历,他希望更多人能了解运动损伤、运动康复相关的知识,也希望大家能趁着疫情结束出门运动。

疫情期间,出于对患者负责任的态度,他一直在家和医院之间往返,每天两点一线,日常生活有些单一。如今疫情结束,他打算回归疫情前的生活状态。计划表里主要有两件事,第一件是带8岁的孩子去郊外玩,疫情期间,孩子只能惊叹于《中国国家地理》《图说中国》《万物》中的山川美景和奇思妙想,现在要趁着这个机会亲眼去感受、体验。另一件是想多参加学术交流,“疫情期间的学术交流都在线上,可以吸纳的信息其实受限,线下沟通更有效,能学到更多。”

对于雷涛来说,2023年的关键词是重启:要重启户外跑步,要重启外出探险,要重启摄入专业知识,要重启多姿多彩的工作和生活。华商报记者 李新怡/文 赵彬/图

『追风大爷』黄须进:

任何年龄段投入运动都不晚

黄须进,1940年出生在陕西西安。81岁时,400米跑用时1分31秒,坚持10年……2021年4月13日,华商报大风视频发布黄须进老人跑步训练的视频后,12小时播放量超过1亿,视频及报道被人民日报、中国之声、央视新闻等转发。网友们亲切地称呼黄须进为“追风大爷”。

认真进行30分钟热身训练后,今年已经83岁的黄须进脱下外套,穿上短裤背心和专业的跑步鞋,开始进行共5组的50米跑训练……“你们来得正好,我今天刚好有训练,目前正在恢复体能。”3月8日中午,华商报记者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家属院见到黄须进老人,他依旧精神气十足,开心地讲述起自己跑步训练的日常,两年前的首次相遇仿佛就在昨日。

黄须进说,2022年年底的一波新冠疫情,他也没能躲过,阳康后为充分恢复体能、避免发生意外,他已经有近三个月时间没有再像之前那样跑400米了。近期,西安天气逐渐暖和了起来,他也陆续进行了数次恢复性训练。

黄须进说,2021年,作为“追风大爷”的他确实尝到了在互联网中“火”一把的滋味,还和偶像苏炳添进行了视频连线。虽然火了,但他运动习惯并没发生任何改变,“我有智能手机,但平常还是多用于打电话和发短信,社交生活并不多。”黄须进说,火了之后,他还是按照此前的节奏,隔一天训练一次,要是下雨下雪就暂停一下,最终目的还是强身健体。

谈及对2023年有哪些展望,黄须进说,自己老有所养,和老伴两人身体健康,孙女也都考上了好大学,他已经觉得非常幸福了。在体能储备充足、安全的情况下,还是希望自己400米跑的成绩有所提高,如果没有提高,那也尽量保持不要大退步,身体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先从50米跑、100米跑开始着手,然后根据状态逐步投入到400米跑当中。”

黄须进说,他希望自己能够起到带头作用,让大家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这几年来,西安越来越重视体育运动,全民健身蔚然成风,古城愈加散发着朝气。”他想以自身的经历告诉大家,健康是一笔财富,任何年龄段投入运动都不晚。华商报记者 于震/文 赵彬/图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园长   陕西   西安   疫情   幼教   大爷   姑娘   厨房   路上   记者   更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