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江苏老地名丨这座名为穿城的4000年古镇,有的怪现象至今难解

宿迁市泗阳县西北部有座穿城镇,镇上流传有一则顺口溜:“穿城有三怪:地名不知何处来,千年古井地下埋,井水超过屋脊盖”。这是什么意思?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对于古镇名字的由来有几种传说。一种为:在战国时期,有一位叫穿封成的人,在当时的陈国做官,因为他十分关心家乡,于是就资助银两,在家乡筑起一座城池。后来,乡民为了感念他的恩德,就把这座城池起名为“穿城”。

另一种为:春秋战国时期,楚灵王屯兵凌城(今史集街东南角凌城村境内)准备攻打吴国。夜晚城反被吴军攻破,楚灵王措手不及,官服没有来得及穿,就向北逃跑,直至逃到不知什么地方,才想起穿官服,后人就把这个地方叫作“穿城”。

另有相传唐代名将薛仁贵带领大军征伐时从此地穿城而过,故得名穿城。

宿迁学院副教授程薇表示,究竟哪一个准确,至今尚无人完全解释得清楚。不过在穿城附近有许多著名的历史遗迹,都有文物被发现,远至西周,近至汉唐。其中有个古迹叫做“獾墩”,出土了不少文物,1963年,被《考古》期刊列入西周文化遗址,并可上溯至商代。据此分析,穿城古镇有4000多年的历史。

“千年古井地下埋,井水超过屋脊盖”,那到底又是什么原因呢?据百姓口口相传,穿城曾经有72口古井,现已发现有十多口井。数量超出了一个镇子的百姓所需,传为薛仁贵东征时曾住在此古镇,士兵喝水所用。

程薇介绍,据民国版《泗阳县志》记载,穿城境内有两口“神井”,“人误坠其中,浮而不沉”。且井台高出地面两米多,井水也高出地面两米。当地群众叫它“瓢舀神井”。井水水位为什么如此之高?有人认为,穿城的地貌属马陵山余脉,中间高,南北两头低(相差两米以上),而且可能由于下面地层结构复杂,形成不同的泉道,所以水位不同,有的地方水位特高。但这种现象还有待科学家进一步研究,才能作出结论。

此外,这里人们烙的大饼也很“怪”,直径有60厘米,厚度达5厘米左右,快赶上锅盖了,需要几个人才能吃完一整张大饼。据百姓相传,程咬金率领瓦岗军路过穿城,程咬金饭量大,很能吃,而且官兵众多,所以就要求做很大的饼,一直延续到现在。

程薇表示,这些奇怪的现象说明这里可能驻扎过大批的军队,近现代考古发现的文物也可证明这一点。

上世纪五十年代,穿城一带发现隋唐时代的遗迹。这里有一处称为“殷墩”,相传为唐代兵部尚书殷开山的墓。

根据《新唐书》记载,殷开山在征讨刘黑闼的途中病逝。

刘黑闼,原来是窦建德部将,曾经驻兵泗州,唐初的泗州州治,就在今天的泗阳郑楼古城。在这里,刘黑闼可能与殷开山率领的唐军对峙。另外,考古专家还对泗洪县瓦磁滩及周边一带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出土文物大多为古代兵器。

“传说+文物”也许可以说明,穿城镇曾为古代战场,当年既有较长时间的驻军,也可能发生较大规模的战争。

除了这几怪,让穿越镇闻名遐迩的还因为镇上挖掘出的汉墓。

有人专门研究了“穿城”的穿字,在古文中有一个解释为“墓穴”的意思。

从穿城往泗阳县城方向与三庄镇接壤的中轴线上,分布着60多个大大小小的土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些大土墩旁边的田地里找到了许多陶器的残片,考古证实这些大土墩就是古墓。随着专家们的勘察发现,最终揭开了古墓神秘的面纱,墓主为泗水国第六代泗水王刘靖的墓葬。

西汉时期,泗水国曾是汉武帝在江苏境内封分的三大诸侯国之一(另两处为扬州地区的广陵国、徐州地区的楚国)。西汉时的泗水国,面积相当于今泗阳县及周边地区。其国界南临淮水、洪泽湖,东南到今淮安市区,西北接近今宿迁市区。古淩水横贯其境,东流入淮水(今淮河),汇入大海。而且当时泗水国的土地肥沃,人口密集,农业发达,是富裕丰饶之地。

据《汉书》记载,泗水王从刘商到刘靖,相继传五代六王,长达125年之久,留下辉煌灿烂的西汉文化。由此可见,穿城镇拥有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寻迹江苏老地名”专栏由新华日报和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联办,在《人文周刊·文脉》版、“方志江苏”微信公众号、交汇点文化频道、“紫金文艺头条”微信公众号推出,邀您撰文探索江苏各地的地名文化,共同讲述地名背后的蕴藏的江苏故事(投稿信箱:454891013@qq.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8

标签:泗阳县   江苏   泗阳   地名   泗水   土墩   井水   古井   西汉   难解   古镇   文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