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巡检机器人已上岗!深圳地下空间率先应用国际领先监测技术

《流浪地球》中的地下城,作为人类未来栖息的场所备受瞩目。而由实时监测设备、巡检机器人、智能诊断平台等组成的我国地下基础设施综合监测技术,已率先在深圳地铁车公庙地下综合商业设施、深圳地铁2号线、11号线等多个项目上岗,对病害实施高精度“自动巡检”,并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日前,由中国铁建旗下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主持,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深圳地铁等15家单位历时1500多天共同完成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城市地下基础设施运行综合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高分结题,助力实现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绿色、智慧、和谐可持续发展。

该课题研究成果在深圳地铁及地下综合体应用。

近年来,我国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地下工程建设规模和建设速度第一大国。截至2022年底,我国地铁运营里程已达8013公里,车站建成数量突破5000座,其中,地下区间长度、地下车站数量占比预计超过90%。面对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的城市地下空间,如何实现地下空间故障及灾害精准预测和提前预警,依然是世界级难题。

该课题围绕“感知、决策、管控”三方面,研发城市地下基础设施运行综合监测的技术-装备-系统-平台-机制-标准,并进行3类集成性工程应用示范,可实现6种灾害情境 20 种事件的风险测度、实时监测、智能巡检、综合评估、超前预警、实时告警、科学决策和应急调度,缓解了地下空间灾害“不可知、不可见、不可预测”困局,解决了灾害“难发现、易扩大、难防控”的痛点。

课题组研发了6种实时监测设备、4种巡检机器人、多个智能诊断平台,可自动识别 9 种城市地下基础设施运营病害,实现覆盖土建本体、设备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病害风险健康预测。系统多维判断设备故障预警精度 90%,变形、入侵识别精度 90%,全息感知响应时间 1秒,填补了地下重大灾害感知和防控的空白,补齐了轨道交通防灾体系短板。

该课题研发的城市地下空间巡检机器人。

目前,该成果在深圳地铁车公庙站地下综合体、深圳地铁五站三区间、重庆地下综合管廊、南京地铁S7号线等工程项目中推广应用,提高了灾害过程响应效率,精简了灾害处置环节,推动了物联网与智慧城市“三融五跨”共享。

比如,在深圳地铁及地下综合体,该成果示范8套在线监测系统,2种机器人,并在深圳地铁运营总部调度中心(NOCC)部署了5种异构网络、多个全息感知与智能诊断平台,融合数据类型53类,对接点位37097项,日均汇集/分析数据939GB,监管车站5座,区间10公里,示范验证了19种风险事件的灾害灵敏预警和高效应急响应能力,总体防灾、定灾、处灾响应时间缩短37%。

该课题研究成果在重庆城市地下空间应用。

(图源: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9

标签:机器人   地下   病害   综合体   深圳   区间   灾害   基础设施   课题   实时   智能   城市   国际   技术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