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望,中南涨

落后时沿海东南地区加紧发展,中西部地区要配合这个大局;中西部在沿海发展后要发展致富,东南要资源资金支持,也要顺应这个大局。

随着丝绸之路,中欧班列对外贸易的投入,沿路地区开发合作和贸易数据稳中向好。我们不仅与经济基础强大国来往贸易,也与经济基础弱的国家互通贸易,包容互助、携手前进。

这些年高速路和高铁项目横穿中西部地区,穿山越岭连贯各个发展还没好的地区,缩短旅程时间。真正做到了朝闻夕至,想走出来谋生活和走进去观风景都变的简简单单。

这些年很多沿海城市的密集型制造业项目都有在这些地区落地转移,国家重点规划产业也多年落地生产,带动当地就业,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随着这种东南发达地区牵动并带引相对落后点西北地区的产业落地,规模扩大。这种产业扶持和发展走得又稳又快,由刚开始央企、国企牵头后当地产业链和物流输送逐渐打通,很多民企也开始加大投入和扩产或调配生产到西北地区。

产业多为制造业,纯半加工产业,细分排名不分先后大致有军工、电子、化工能源、纺织、食品饮料、畜牧养殖等。

而这些产业的转移对很多企业虽没有量价齐升的助益,扩大其生产效率和提高毛利,却也是必要的调整,若固守东南沿海地区,获取资源和招工相对简单快捷。随着城市扩容后发展规划成熟,城市环境面貌变化,这些产业有必要和必须得迁移。这是利润之上的追求,短停留不若长迁安。

以前的大工程有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这类资源调配类的项目,现在有东数西算,一带一路等数据和商品贸易重心落地西北,随着高铁项目和风电等清洁能源成规模的同时,西北有足够的交通和电力资源支持,区域大产业和农业规模化,输送更方便。

要仅作为打工人和创业者能随地易居,少了家人团聚,还是可以解决收入问题。农民要是换地方没有田地就要换种身份,打临时工或者个体户经营者,这样还是会完全依托工业体系,并且生产水平和技术是密集型的落后生产力,重效率卡利润员工没有幸福感的现象会凸显。所以西北农业、畜牧业、种养植要给予资金补贴和技术支持,并且提高单个农产品价格也有必要,只要农产品价格提高,畜牧业和种养殖业也相对会水涨船高。

有担心这些涨价会影响到民生问题,比如豆粕、玉米、红薯、土豆这些随行就市涨价并不会影响多少人的民生问题,大米、小麦涨价10%是对餐饮有冲击,但人们饭桌前还是可以接受的,这样口粮类有国家宏观调控会维持现有水平,且大米、小麦这些年发展和他们生长在平原环境已经实现机械化种植,而豆粕、玉米、红薯、土豆这些生长环境偏恶劣,机械化种植率很难普及提高,提高单品价格有提高农民收入,是可行的。

人民丰收后大伙会更高兴,餐桌有鱼有肉须知节俭莫浪费,企业用工因制度提携的人文化冲突,可换可调不要怨,要知劳动最光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西北地区   中南   豆粕   沿海   东南   落后   产业   地区   项目   贸易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