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宽上市企业融资监管限制 为创新“开闸引流”

来源:【消费日报】

近年来,全国各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骨干民营科创企业在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中,仍然面临很多事关发展的深层次营商环境问题,包括融资难、市场难、服务难等。在此背景下,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带来了《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提振骨干民营科创企业信心的建议》,建议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放宽融资监管限制、限制高科技产品和服务的低价中标、规定按市场人工价采购企业服务、提振骨干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信心。

“目前骨干民营科创企业主要面临融资难、市场难、服务难三个问题。”齐向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信息了解不对称,在金融市场中处于弱势,极易遭遇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骨干科创类企业尤其需要被关注,这类企业固定资产少、无形资产多,往往由于抵押物少而无法及时获得贷款。同时,由于技术创新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这些企业面临的风控监管更严格,容易陷入融资困境。其次,部分地方在项目招标、采购中,设置倾向于本地企业的条件和打分标准,阻碍了优质民营科技企业进入当地市场,还有一些单位在招标环节只看价格、不看质量,导致技术水平较高、产品质量过硬的优质企业被拒之门外,“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严重。长此以往,会打击企业创新研发的积极性,危害行业健康发展。

“最后,政府购买科技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方式,也是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目前,政府购买服务还不够充分,对于科技民营企业来说,很容易面临软件和服务报价低于成本的情况,从而陷入两难境地。如果企业不提供服务,就不能体现价值,但提供服务就会赔本,加大企业生存压力。”齐向东说。

针对上述难点,齐向东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一是建议证监会放宽上市企业融资监管限制,为创新“开闸引流”。目前,根据我国相关监管要求,上市企业再融资需要遵守“用于非资本性支出的募投资金不得超过30%的规定”,即募资金额只有30%能够用于研发人员的人力成本支出,极大限制了上市企业的创新能力增长。因此,建议合理放宽对上市企业募集资金用于非资本性支出的限制,打破上市企业的发展创新瓶颈。

二是建议科技部、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采购中心出台措施限制高科技产品和服务的低价中标,规定科技项目招投标价格不能低于成本价。目前在政府采购招标过程中,“最低价者中标概率最大”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建议出台明确规定,将高科技产品和服务低于成本价的、恶意低价竞标的视为无效,为高质量、创新型产品进入市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释放科创企业创新活力。

三是建议财政部及各省财政厅出台采购细则,规定按市场人工报价采购企业服务,人工报价要符合技术能力和行业标准。目前,政企机构在采购科技服务时,涉及的人力价格普遍还是按照政府事业单位或国资企业非技术人员的工资成本来核算的,这和当下市场上技术人员的价格不符,企业很难高质量完成服务工作。建议财政部以及各地财政厅进一步明确采购细则,规定政府在购买科技服务的时候,人工的价格要按照科技人员的技术能力和行业标准来衡量,根据市场价格来报价。

本文来自【消费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财政厅   低价   科技服务   骨干   融资   建议   采购   价格   市场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