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佩服网红城市的勇气,抢下了北方烟花之城名号


01

网红城市内蒙古“康巴什区”,宣布要干一件大事:

打造北方烟花之城

这是非常厉害、高明的一步。

高明之处,在于它一出手,就占据了“北方烟花之城”这个名号。

其它城市,就算也想搞烟花秀,你也不好意思再叫北方烟花之城呀。

谁先抢,谁先贴标签,就是谁的。

这是城市定位上的抢座椅,在千城一面中冲出重围,形成独特城市品牌。

02



其实,这也是被逼出来的勇气与魄力。

实话说,现在的旅游已经进入了拼独家的阶段。你得有鲜明的标签,你最好是全中国唯一的。

它不说自己是内蒙古烟花之城,一脚油门踩到底,直接叫北方烟花之城。这等于在半个中国抢了个封号。

为了这事,康巴什区特意写了一封诚意满满的公开信。

比如诉苦家底薄弱:

一产没地没羊、二产主要盖房、三产大而不强、转移支付靠爹娘。

幽默。风趣。看完,忍不住要笑出声。

康巴什区,是一个新设立的区,是一个人造新城。当地人更是直白,这就是原来的“鬼城”。

区委书记邢征到任后,扒拉一圈家底发现:

我们没有煤,只能靠流量

然后,区委书记带头成了网红,整个城市开始在打造网红城市之路上狂飙。

03

为什么要搞北方烟花之城呢?

公开信跟老百姓,有一说一。

其一,总体看,旅游做得不太理想。一个无历史、少人文的人造新城,一方面要在网上吸流量抓眼球,另一方面也必须要在线下找到一个“人无我有”的特点,否则无法长红,也不会有回头客。

其二,成本低廉,最好不要花大价钱搞人造景点,或搞运行管理成本过高的项目。

反复琢磨之后,就打算搞烟花旅游经济。

04

甭看它公开信大大咧咧,在论证上,却是相当严谨。

请注意看,它给出的几个理由:

第一,经过测算,搞烟花秀比搞景点运营更实惠。

比如,它搞的场面最壮观的一次烟花,也没超过一百万。如果每一个月搞1次,一年12次,总成本不超1千万。

假如是盖个旅游景点再保持常年运转,一两个亿都不够。而1个亿,就足够搞10年烟花秀。

第二,通过与湖南浏阳合作,降低了烟花秀的操作成本。

这里也算了一笔账。

拿到了普通民用烟花的高级别代理权。通过让国企代理浏阳烟花,挣的钱完全够搞烟花秀的。

原话就是,政府不用掏钱放烟花,甚至还有收益,专业术语大概叫做“以贩养吸”。

哎呀,这词都敢用。

第三,正月十五烟花秀趟了路,已经尝到了对旅游的带动效益。

比如,周边酒店提前一周全部订满。比如,当天周围所有餐厅在下午3点左右食材全部销售一空。

必须强调一下,它空气扩散条件也不错,从气象条件上也适合放烟花。其实,有很多城市,受制于空气质量,只能禁放。

05

拼经济,中央提出让地方敢闯。

最终,无论康巴什区能不能真把“北方烟花之城”干成,都是一种宝贵的敢闯探索。相信,也会给很多城市提供一些启发。

引用一位网友的评价:

理由通俗易懂,算盘打得噼啪乱响。这才是新时代新政府该有的态度和作为。对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浏阳   烟花   城市   家底   景点   内蒙古   公开信   名号   新城   佩服   勇气   成本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