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向天借命20年-袁了凡的“改命”“守运”秘笈


中国乒乓球大满贯第一人——邓亚萍,她5岁开始打乒乓球,苦练技术,一路过关斩将,9岁时就凭借出色的表现进入了河南省队,但却被教练劝退了。教练跟她父亲说:“这孩子不适合打球,你把她领回家吧。”

邓爸爸也是一名乒乓球教练,他深知自己女儿“先天不足”——个子太矮了,这手短腿短的体型,别人接球只需跨一步,她却要跑两步,还要跳起来才能扣到球。所以说,人家教练觉得她“没有培养价值”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邓亚萍不认命呀!俗话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她认为:只要我跑得够快,体力充足,就一定能打。

就这样,邓亚萍用速度和技术,改写了自己的命运。

在她16岁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时,她就跟自己说:我如果有孩子,我肯定不让他打球,因为实在是太苦了。

但当了妈妈之后,她却决定送儿子去打球。她说:我要让儿子懂得,任何的成功都是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的。

后来,邓亚萍还把自己的经历和感悟,用文字记录下来,出版成书,鼓励人们:人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我命由我不由天!

看了邓亚萍的经历,我想到了明代著名的思想家袁了凡先生。他的人生经历也是相当的传奇:从医者到学者,从躺平摆烂,静待死期的宿命者,到逆天改命,流芳百世的智者。他的思想和格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这么说吧,袁了凡在他69岁的时候给儿子袁天启写了四封信,以亲身经历告诫儿子“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控命运”。这四封信就是《了凡四训》里的四个篇章,里面的每一个篇章都是一部励志剧。

01

在第一封信里,袁了凡告诉儿子:造命在天,立命在我。

袁了凡童年丧父,为生计而学医,17岁偶遇孔姓长者,预测其次年科举及第,因而弃医从文。

此后的20年间,孔老先生所言一一应验,分毫不差,甚至袁了凡哪一年科考中榜、排第几名、哪一年升职、职位是什么都给算出来了。孔老先生还说,袁了凡此生注定无子,而且,他的阳寿只有53岁。

这种一眼望到头,了无生气的日子,让袁了凡感到万分厌倦且疲惫。

想想看,你学富五车却无用武之地,你拼尽全力也只能屈人之下。不是你不够优秀,而是命中注定。这样的人生得多无趣啊!

所以,袁了凡就开始选择躺平、摆烂,甚至连他最热爱的阅读,也开始怠慢了。

常听人说: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巅峰。

孔老先生算尽袁了凡的一生,却唯独忽略了“交友”这一卦。

就在袁了凡庸庸碌碌,打算虚度一生的那段日子里,他遇到了云谷禅师,并把自己的经历和孔老先生的事情和盘托出。

禅师赠与袁了凡八个字:命由己造,福自己求。禅师告诉袁了凡,这个世上,没有什么是不能改变的。

受到点化后的袁了凡当即就把自己的名号“学海”,改为“了凡”——他不愿再做屈从于命运安排的凡夫俗子了。

自此之后,孔老先生的预言不再应验。比如:预言说,袁了凡命中注定无子,且考试排名最多也就第三,但事实上,袁了凡在改名后的第二年,就科考第一,那一年,夫人还给他生了个白胖儿子,取名天启。而且,到了袁了凡53岁那一年,他不但无病无灾,还健健康康地活到了73岁。

02

那么,袁了凡是如何改命的呢?

在第二和第三封信里,袁了凡分别写了“改过之法”和“积善之方”,把自己行善积德以改命的经验和感悟娓娓道来,并教导儿子要用辩证思维方式,去思考和分析问题,才能保住清明之心,把命运牢牢地握在自己手中。

在“改过之法”这一章里,袁了凡着重说了三个“心”——羞耻之心、敬畏之心、勇猛之心。

因为,人若知耻、心存敬畏,就不至于肆意妄为,而人要改过,也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所以,改过需要有一颗勇猛之心。

而在改过的同时,还要有行善积德之举,方能走出困境,收获美好。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些什么,才称得上行善积德呢?

在“积善之方”的篇章里,列有10种善行。袁了凡在信中对每一种善行都分享了若干案例,有意思的是,有些事情,我们看着明明是善行,但实际上却是作恶,而有些事情我们认为是恶行,然而却是大善。这就需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才不至于“好心办了坏事”。

在“积善”的篇章里,袁了凡先生还对行善积德做了深度的解读,包括大善与小善、阴德与阳德,特别有意思的是,这里的大与小,阴与阳,在一定的因素影响之下,是可以转换的。

所以说,行善积德不拘一格,发自真心就好。

在这两个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真实案例,每一个案例都短小精辟,字字入心,让我有一种自己不是在看书,而是在跟一个400多岁的智者在聊天的感觉。

我想,这也许就是阅读的乐趣,也是《了凡四训》这本书的魅力所在吧。

03

这本书的最后一章,讲的是“谦德之效”,也就是“改命”之后,如何“守命”呢?袁了凡同样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典故告诫儿子:在你人生得意之时,一定要保持谦虚的品德,这样才能长久地享有福报。

想起多年前读到过的一段话,跟袁了凡先生的谦德之说如出一辙。这段话是这么写的:

当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时候

你一定要看得起自己

当所有人都看得起你

甚至把你当做一个人物的时候

你一定要知道自己是谁

写在最后

我第一次知道《了凡四训》,是在年少时,在一张小卡片上读到的,这一段震撼心灵的文字: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因为一句话,我记住了这本书。但又因为文言文读起来费劲,我就失去了耐心,也就放弃了。不过,经典就是经典,数十年来,《了凡四训》这本书一直都在我心中藏着。

直到前段时间,偶得友人推荐,读了心理咨询师李新异最新编著的《了凡四训:译解》,我忽然有了一种圆梦的感觉,忍不住提笔写下以上文字,以抒发此刻美好的心情。

我读的这个版本既有原文,保持了原著风骨,也有白话译解,让人通俗易懂,并从心理学的角度,进一步解读现代人该如何走出困境,如何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以及如何不焦虑地好好生活。

如书中所云:举头三尺,决有神明;趋吉避凶,断然由我。

《了凡四训》是2023年必读的国学经典。读完,我心清明,启动美好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行善积德   善行   禅师   篇章   老先生   乒乓球   智者   秘笈   教练   儿子   命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