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级制造业项目将落户 深中通道预计明年通车

中山坚持制造业当家,马鞍岛原规划超3000亩的居住用地,调整为综合产业用地。

坚持制造业当家、推进高质量发展。开年以来,中山全力奔跑,谋定快动,首季就展示出拼抢姿态:全年谋划重点项目329个,确保经济基本盘;主动上前、积极对接,迎来百亿级制造业项目;推动5000亩商住用地转为综合产业用地,中山产城空间重塑;交通建设有新突破,南中珠城际获批立项,即将开工。

全年安排重点项目329个

投资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其中重点项目投资对扩大有效投资起着基础性支撑作用。从中山市2023年重点项目谋划来看,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路径十分明确。

分析重点项目谋划领域,科技方面将加快布局建设5G基站、大科学装置等新型基础设施;交通方面,将加大力度构建以公路、铁路、港航为载体的大湾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生态环保方面,会大力推进未达标水体整治,加快建设水利防灾减灾工程;产业升级方面,将抓紧完善十大主题产业园基础设施,狠抓“工改工”项目加快落地,战略性实施产业导入和优化升级;此外民生方面进一步夯实教育体育、医疗卫生、文化旅游、居民保障等民生服务项目。

纵观全年,2023年中山共谋划重点项目329个,总投资5082.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91.5亿元,谋划前期预备项目118个,总投资1881.9亿元。这一批重点项目的落地实施,支撑起今年中山经济的基本盘。

从分类情况看,其中基础设施类项目87个,总投资2863.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84.1亿元,包括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中山段)、世纪大道(西)快速化工程、茅湾涌防洪排涝工程等重点基础设施工程年内动工建设。

产业工程项目215个,总投资1998.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82.0亿元,其中中广核中山科研基地项目、和胜新能源汽车主体结构先进装备制造项目等重点产业工程年内动工建设,彩迅工业(中山)有限公司1000万台/年液晶电视项目、康方湾区科技园等项目年内建成投产。

梳理今年中山市重大项目,有三大特点值得关注。首先,新开工项目势头火热,铺排2023年新开工重点项目123个,同比增长95.2%,总投资1078亿元;产业项目投资比重提升,重点产业项目投资稳步增长,2023年共铺排重点产业项目数量215个,其中总投资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达45个;重点项目量级拔高,2023年重点建设项目共329个,其中总投资2亿元以上项目310个,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92个,总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12个。

新开工重点项目几乎翻倍,产业项目比重提升,项目量级明显拔高……这几个特点都有一个共同指向,坚持制造业当家,坚持高质量发展。

主动对接迎来中创新材料项目

三角镇当天即主动对接,中山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作出决策,经过短短1天时间,双方达成合作共识并签订协议。

除了项目提前谋划,在新一年开启的招商引资赛场上,中山也拿出“拼抢”的姿态。

2月23日,中山市人民政府与中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包括新材料、新能源及健康医药等一批产业项目将落户中山,预计总投资超180亿元。这是继今年元旦与明阳集团签订150亿元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后,中山引进的又一百亿级制造业项目。

促成此次签约的过程值得回顾。今年2月6日,中创集团对外发布公告,将在大湾区选址省级或以上化工园区,投资建设年产60万吨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及10万吨超净高纯微电子材料项目,总投资超100亿元。三角镇当天即主动对接,但其化工园区现有可利用土地不能满足项目落地需求。

获悉情况后,中山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作出决策,明确要全力争取中创新材料项目落地中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日夜兼程、无缝衔接,迅速开展包括化工园区扩区申报、土地收储、规划设计、审批公示等工作。2月22日,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率队上门拜会中创集团高层,表示将以最大诚意、最优服务、最高效率,全力支持中创项目在中山开花结果。市、镇两级就地成立专门工作组,与中创集团方面紧锣密鼓沟通协商。经过短短1天时间,双方达成合作共识并签订协议。

正是有了这样主动上前、敢于拼抢的精神,中山开年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2月14日,中山市人民政府与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产业研究、资产配置、企业服务、产业基金、平台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促进资本市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携手推动高质量发展。

2月17日,中山市人民政府与建华控股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华控股将在小榄镇投资10亿元,成立建华(中国)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预计达产5年内实现营业收入不低于200亿元。这也是在多方推动下,实现的榄商“回归”。

2月22日,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会见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一行。中山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已成为新时代领航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十大舰队”之一,也是中山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广药集团作为全球首家以中医药为主业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将与中山加强交流对接,拓宽合作领域,推动双方合作结出硕果。

推动5000亩商住用地调整为综合产业用地

对翠亨新区超3000亩、岐江新城超2000亩的居住用地,调整为工业、新型产业、商业、文化等综合产业用地。

坚持制造业当家,中山坚定不移打赢打好低效工业园改造攻坚战,2022年,腾出超1.4万亩的产业发展空间,2023年一开年,推动商住用地转为综合产业用地,则是中山产城空间重塑的又一次重磅进展。

根据新一轮优化规划,中山将对翠亨新区超3000亩、岐江新城超2000亩的居住用地,调整为工业、新型产业、商业、文化等综合产业用地。其中翠亨新区位于马鞍岛的原规划超3000亩的居住用地,将被调整为综合产业用地,综合产业用地总面积将达18600亩,占总建设用地面积40%。

“对马鞍岛作出了超过3000亩的土地用途调整,是出于对翠亨新区的区位特点的考虑。”中山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翠亨新区是珠江口内湾西岸的重要节点,将接通深中通道、南珠中城际轨道,1小时内可快速通达湾区其他城市和重点平台。未来,翠亨新区将协同深圳“20+8”产业集群,优化布局“4+X”产业体系(即健康医药、新能源与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和若干未来产业),结合城市空间布局,呈现产城人文旅融合发展格局。

作为中山市的两大核心平台,翠亨新区和岐江新城是中山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主要阵地。本次两大平台超5000亩商住用地调整为综合产业用地,将进一步为高端制造提供空间,并为下一步产业平台建设、城市配套升级打下基础,是中山对“制造业当家”发展定位的进一步明确,也是对两大核心平台建设目标的进一步提升。

“我们放弃了短期利益,但收获的是长远的好处。”中山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出大面积土地用途的调整,体现的是中山为高质量发展腾挪空间的坚定决心:“这也是中山除‘工改’之外,以多种途径拓展产业空间的体现。”

中山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中山将推动更多居住及商业用地向产业用地转变,中山市自然资源局正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支持鼓励全市“商、住改工”项目。

南中珠城际获批立项即将开工

计划于2023年4月开工,2027年12月建成通车。首通段工程——万顷沙站(不含)至二十涌站计划于2025年10月建成。

阳春三月,驱车行驶在深中通道非通航孔桥上,伶仃洋美景尽收眼底,正在建设中的深中通道宛如巨龙卧波,平整光滑的钢桥面上,各类智能路面铺装设备机械轰鸣,一片火热景象!

深中通道全长约24公里,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大湾区超级工程,预计于2024年建成通车。就在不久前,深中通道中山大桥钢桥面单日铺装面积达到22300平方米以上,再次刷新了钢桥面热拌环氧沥青铺装的世界纪录。现在深中通道的非通航孔桥已经将中山大桥和伶仃洋大桥连成一片,这里的沥青铺设已完成,在施工方的安全指引下可以驾车。

深中通道通车的时间越来越近,深、中两城之间交通网络的架构也越来越清晰。

近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官方发布信息显示,深圳将研究出台深中两地城际客运一体化方案,构建珠江东西两岸客运走廊。中山市交通运输局此前已与深圳对接,深入研究深中跨市公交线网方案。待深中通道通车,即同步开通深中跨市公交。中山正积极探索深中通道通行后,深中两地穿梭公交车免收通行费、布局多线路、加密公交班次等措施。

深中通道横贯东西,南中珠城际则打通南北。

日前,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万顷沙-兴中段)(以下简称“南中珠城际”)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获批,为项目开工建设创造了重要条件,该线也是2023年广东省第一个获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城际项目。

南中珠城际起于广州市万顷沙站,止于中山市兴中站,其中8座车站位于中山。该线路连接广州地铁18号线,线路设计时速160公里,将考虑采用快慢车运营模式,进一步发挥列车高速运行的优势,提高大站快车的旅行速度,可实现广州、中山核心区在轨时间45分钟左右。

3月3日,广州地铁官方网站发布《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万顷沙-兴中段)及同步实施工程施工总承包招标公告》(下称《公告》),提出南中珠城际将分三个标段建设,计划于2023年4月开工,2027年12月建成通车,总工期约56个月。其中,首通段工程——万顷沙站(不含)至二十涌站计划于2025年10月建成,总工期30个月。

南中珠城际未来将实现公交化运营的城际铁路模式,班次发车频率约为6分钟一班,高峰时有望达到2.5分钟一班。

南中珠城际是中山首条直接参与建设且跨越中心城区的城际铁路,也意味着中山即将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交通的发展反映着一个城市的变迁,也预示着城市的未来,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将进一步激发中山的区位优势,点燃中山的经济活力。

采写:南都记者 吕婧 摄影:南都记者 吴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南中   制造业   通道   中山市   项目   中山   重点项目   新能源   新区   明年   产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