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团”是个什么玩法?年轻人的第一款桌游何必是剧本杀

2016年的时候,本就是靠着关注海外热门玩法起家的“蒸厂”在这片蓝海中发现了又一个商机——剧本杀。


到2019年年底,剧本杀已经隐隐有超越手游成为年轻人最青睐娱乐项目的势头,但命运却给这个坐火箭一般发展的行业踩下了刹车。


最近有不少亲朋好友跟怪兽叔聊起剧本杀的前景及由来,在追溯过往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那就是我们曾聊过的“纸上游戏”跟剧本杀很像,并且这种游戏很早就衍生出了一个小圈子,叫做“跑团”(TRPG/桌面角色扮演游戏)。




跑团与剧本杀的区别


相信很多接触过剧本杀的玩家都曾体验过游玩时有一种尴尬的氛围,你天马行空的思维在剧本杀中难以获得尊重,被处处掣肘的你感觉自己要么是“工具人”要么是“边缘人”,反而是那个带动全场节奏的旁白比你更像主角。


其实你的感觉没有错。


由于玩法同质化与固定的身份定位,剧本杀扮演角色的自由度非常低,玩家能够参与的部分就是自辩与讨论,这让人很难有代入感。(就像是视频互动游戏一样,真结局往往只有那么一个)


虽然跑团也有一些固定的规则,但请记住,这些规则存在的意义是不让玩家偏离主题,并不是划一个黑箱把玩家困在里面;


你可以把跑团的规则看成一个奇点,你可以从这个奇点上无限地开发脑洞,但你不能脱离这个奇点。


用简单一点的方式来聊剧本杀与跑团之间的区别,就是剧本杀的游戏目的是玩家共同寻找一个答案,而跑团的游戏目的是玩家共同构建一个故事


剧本杀通常以快节奏为主,一局游戏的时长基本很少以小时计量;跑团由于其随机性让人难以琢磨,一局可以是几小时,也可以是几十年。


你看过起点、纵横上那些百万字千万字的超长篇网络小说吗?跑团中描述的细节比这些小说还要缜密。

(《生活大爆炸》中的跑团剧情)




跑团的由来


根据网上搜索到的资料来看,跑团这种玩法可能起源于1971年以国际象棋为基础设计的《Chainmail》


《Chainmail》实现了从策略桌游到角色扮演的转换,于是当两位游戏爱好者(Gary Gygax和Dave Arneson)注意到桌游也可以做RPG的时候,桌游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作品《龙与地下城》便应运而生。


《龙与地下城》迅速汇聚了一个粘度极高的小圈子,这种小圈子玩家通常会自发建立起一套人人都会自觉遵守的潜规则;


当厂商们单一的内容无法再给玩家带来富有趣味性的体验时,玩家便自发开始构建属于自己的TRPG并默认采纳几套通用的“模板”规则。


套用怪兽叔最喜欢的抽象解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游戏王》OCG也可以被看成是一种TRPG,游戏拥有固定的规则,玩家则会在这些规则与随机性之上去构筑无限的可能。



怪兽叔在收集跑团的资料时曾看到过一个有趣的评论——页游是零食,上班也能吃;端游是三餐,不光好吃还得健康;跑团是开饭馆,不仅自己要吃也要做给别人吃,但你要学会颠勺;可现在外面满世界都是手游外卖,谁还顾得上做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玩法   剧本   奇点   随机性   小圈子   由来   有趣   年轻人   规则   玩家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