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枚奖牌游进加州理工,12年坚持一件事的惠灵顿男孩,太帅了

美国顶尖大学越来越难进,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于是大家都在转而寻找“捷径”,体育便是其中一项。

成为出色的运动员,的确会有比普通学生高出好几倍的录取率。拿哈佛来说:

2025届的新生有10.4%是运动员,这几年新生中体育生占比都在10%~12%;

学术表现评分在一等或二等的运动员被哈佛录取的几率为83%,而有着同等学术表现的非运动员学生被录取的几率只有16%。

哈佛新生除了GPA是年级2%(近8成),平均8门AP外,87%参加社会服务,半数有音乐或体育特长 来源:《哈佛新生报告》

然而,越是优秀的大学,对运动员的水平要求就会更高。

他们都是从小确认自己的体育爱好并且不断为之投入和努力,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

Phelps同学

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能实现用体育“爬”美国名校呢?自然是要在市级或全国级别上拿到一定名次的。

除了上面说的Phelps同学,还有我们今天的故事主人公Tommaso同学。他在12年间,拿到了300枚游泳奖牌,并且用游泳特长拿到了加州理工学院化学专业的offer。



Tommaso:毕业于上海惠灵顿,在早申季拿到了加州理工化学专业的offer,凭借游泳特长录取到了世界名校,12年间拿到了300枚奖牌。

SAT:1570分

IB:44/45

Tommaso同学的成长经历,比较“非典型”:

把游泳作为硬核特长的他,小时候竟然不爱游泳;

许多优秀的体育特长生都在努力爬藤,他却要要另辟蹊径进入加州理工;

在体育上花了这么多时间,他的学术也非常优秀,还选了令很多人意外的化学专业。

Tommaso还分享了很多实用的申请tips,以及对自己帮助很大的书单,学弟学妹可以参考起来。

*为方便阅读,以下用第一人称的角度阐述


从抗拒到爱上,我用了六年时间

我并不是从小就喜欢游泳。

5岁开始,我被爸妈逼着踏入泳池,游了六年都没能爱上这项运动。直到11岁,我忽然发现蛙泳虽是游泳的“入门”,但每个人做出来的动作都不太一样,导致最终的游速也不同。

那段时间,我每天都沉迷于研究蛙泳的不同摆动动作带来的影响,不知不觉间就喜欢上了游泳,对蛙泳的“痴迷”也远高于其他游姿。50米蛙泳比赛,我可以在28秒89内完成。

在12年的游泳生涯里,我的几个教练都让我印象深刻。

我的启蒙教练姓孙。当时我每天都要在泳池里泡1-2小时,游上2000-3000米。

孙教练对我非常严格,他会揪着我不对的动作反复纠正,我常常会累到回家突然就哭起来。好在我本身也不是容易放弃的性格,越是困难的事情我越要“啃”下来。

就这样,我在孙教练的“鞭策”下坚持了六年时间,也在不断磨练中打好了基础。

Tommaso同学在游泳

后来,我遇到了李教练,他教了我不少游泳技巧。还有一位意大利教练,他着重提升了我的蛙泳技术。

我将这中西两位教练的方法结合起来,最终让我的游泳成绩有了很大改进,这也是我能拿到300块游泳奖牌的重要原因。

对了,在这里我还要感谢一下潘教练。他除了让我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以外,更是不断鼓舞和激励我,帮我真正建立起永不言败的优良品质。

在这里,我有两个小Tip要跟大家分享。

Tips

如果你想深耕体育方向但又没有找到喜欢或者擅长的领域,不要太着急,可以先多尝试一些不同的运动。

例如我在游泳的同时还尝试了足球和橄榄球,虽然最终我没有在这两项运动上深入发展,但它们的存在不仅帮助我确认了我的热爱还是游泳,也帮助我提升了体能。

另外,一个专业的体能教练相当重要。

无论你最终选择的是哪项运动,拥有一个好的体能都是重中之重。体能教练会通过不同的训练方式尽可能地激发我们身体里的潜能,锻炼肌肉的力量和爆发力,让我们能在运动中又快又稳。


我一路从惠灵顿“游”进了加州理工

我的游泳成绩总体来说还算不错,所以有很多人会问我:


为什么选择申请加州理工而不是藤校。

其实这源于我去年夏天前往美国的一次参观。当时我参观了西海岸和东海岸的大学。

在加州理工的时候,我很困惑校园里的人怎么这么多,买一个披萨就要等好久。后来才知道那些人全部都是在做SURF夏季研究项目的学生和教授。

加州理工学院

加州理工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他的暑期研究项目,在加州理工的第一年,你已经可以参加有突破性价值的研究了。

而对比斯坦福、伯克利、哈佛、MIT这样的“大”学校,我也认为我会更喜欢像加州理工这样规模比较小的学校,那里的学生与教授比例大约为3:1。

到美国以后,我肯定还要挪出很多时间去游泳,“小”学校会让我跟老师同学间的关系更“亲密”,沟通起来也会比较顺畅。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母校上海惠灵顿的老师们。我每天都要挪出时间来游泳,常常会跟学习任务有冲突。

惠灵顿的老师们都特别理解我,会主动延长我ddl的时间,让我有充分的精力完成课业。

再说回申请这件事。

我的申请是从2021年开始的,没有找任何的机构顾问,全程都是我自己确认学校,从学校的官网上找到心仪教练的邮箱,跟对方推荐自己。

在第一封邮件里,我并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只是展示了我的游泳成绩、学习成绩和一些课外活动,因此没能得到任何教练的回复。

随后我在官网上仔细研究了下邮件里需要包含的相关信息,又在当年的10-11月给加州理工的教练发去了邮件。

这次加州理工的两位教练都给我回复了邮件,表达了对我的兴趣。但由于加州理工的录取策略跟其他学校不太一样,它看重体育成绩,同时也看重学术成绩,否则就算加州理工的教练亲自出马推荐也没办法保证你会100%被录取。

所以如果你也想用游泳来申请加州理工的话,游泳成绩&学习成绩必须要两手抓,IB至少要达到43或44的水平。

当然,能申请到加州理工,除了游泳以外,我还参加了其他的活动。

Tommaso在小区里做志愿者

我对电子学一直很有兴趣,所以我做了许多使用Arduino的项目。而且这些项目都和我其他的兴趣有关的。我制作了一个可以在KSP(Kerbal space program 是一个包含了物理学和计算学的模拟航天游戏) 里面控制飞船和火箭的游戏机。

另外,我在学校里组织了一个化学俱乐部,帮助学生们准备UKChO化学竞赛,也当Head of house带领学校House做了许多的活动,并在一个设计公司里做了实习(用了Fusion 360的设计软件设计汽车的轮胎造型)。

Tommaso在实验室

总的来说,用体育申请美国学校,虽然录取率确实比普通同学会高一些,但相当累人。

既要兼顾游泳,又不能放下学习,还得腾出时间参加额外的竞赛活动,有时恨不得把自己掰成几瓣。

不过,也正是因为游泳的存在,迫使我学会了怎样高效地完成事情,让我能遵循严格的睡眠时间表,变得更健康。

当然,我也会有焦虑的时候。我一定要给大家推荐一本书「A walk in the woods」,它的语言幽默,图像生动,经常能让我从焦虑的情绪中走出来,还从中汲取了一些写文书的灵感。


因为“反叛”,我选择了化学专业

我对化学的热爱,起源于九年级的一次化学课。

当时,我抛出了一个问题给我的化学老师:为什么碳可以和其他元素形成4个键,但是不可以和自己形成4个键?化学老师并没有回答我,而是让我赶紧复习下个星期的考试内容。

问题没能得到解答,让我有点“不爽”,于是我自己去网上寻找答案。找着找着,我找到了「Organic chemistry by David Klein」的化学书,这是一本非常好的有机化学书,也比较适合低年级的学生阅读。

我越看越起劲,对化学学习的兴致空前高涨,也总追着老师问超纲的问题。

所以我认为如果你空闲时间还愿意去主动学习一门课程,不会对这个课程感到无聊,那你就可以考虑往这个专业发展,化学对我来说就是这样的存在。

还有一本书叫「Organic Chemistry by Jonathan Clayden」也推荐给大家,它有着非常清晰的高级有机化学知识,分子图示的颜色是红色的,在书面上非常明显。

由于早早确定了自己未来想要发展的方向,我的IB选课过程就很轻松了。

化学HL课程是我最喜欢的学科。

我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提前阅读了大部分的IB化学教材,这也让我后面的IB学习轻松很多;我还选择了一门生物HL课程,它对我来说也很容易,因为生物化学是化学的一个分支,我在之前也略有触及。

Tommaso推荐Biology by Campbell:有非常清晰和标记明确的图表,被很多学院和老师所使用。

最后,我想跟各位同学说,如果真的想用体育申请美国名校,持之以恒的努力和行之有效的时间管理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两大因素。

拿我自己来说,别的孩子的暑期可能是参加夏校/夏令营或者出去旅游,但是我小学、初中、高中的暑期要腾出一大半的时间给游泳,通常是早上两个小时的游泳+中午的体能训练,到了下午还要再游两个小时。

到了高中就更忙了,不止要游泳还要挤出时间去参加竞赛和其他课外活动。

可以说,我的timetable一直都是满满当当的,也会出现累到崩溃的时刻。

因此,倘若你不是一个意志力很坚定的人,我不太建议你选择这条路,或许稳稳当当的学术升学会更适合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惠灵顿   加州   理工   哈佛   蛙泳   奖牌   教练   游泳   男孩   化学   时间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