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与英美三分天下?国产RISC-V芯片出货超50亿,阿里马云早有布局

在阿里玄铁RISC—V生态大会上,倪光南院士再度向中企发出呼吁,RISC-V将会成为中国CPU最受欢迎的架构。

如果中国能加快RISC架构的布局,不仅有机会摆脱白宫卡脖子的局面,甚至,有希望在CPU领域与美国Intel、英国ARM来一场三分天下!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RISC-V芯片出货量突破100亿枚,中国独霸半壁江山。

国产RISC-V芯片出货量于去年超过了50亿枚,中国中科院、中兴通讯、华为们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而其中还杀出一匹黑马,撑起了国产RISV-V芯片的半片天——阿里,与其旗下的平头哥。

在大多数国人的印象里,阿里与其创始人马云都是开创中国电商时代的标志。

有人吹捧,认为阿里带动了中国经济的腾飞;有人辱骂,认为马云带来了消费主义与精英主义的膨胀。

但其实在电商之外,阿里也在开拓着芯片、人工智能以及云计算诸多领域,为中国的未来找寻希望。

早在阿里的电商时代,工程院院士王坚就向马云提出“烧钱自研核心技术”。

烧钱搞科研?这对当时的民企而言似乎是一条死路,几十亿资金砸进去有可能不过是一次“投石问路”。

刚当时阿里高层却选择相信王坚,深耕科研领域,搞出了飞天云操作系统与业界最强RISC-V处理器。

被倪志南称为有望与英美三分天下的RISC-V架构,阿里自然不会错过。

在CPU领域,长期以来都是美国英特尔(X86)与英国ARM的天下,中国国内相当数量的企业也采用着来自英美的构架。

直到RISC-V的出现,英美那牢不可破的CPU霸权,终于出现了一丝裂缝。

仰仗他人的感觉终归不会太好受,更加之中美贸易战的日趋紧张,一旦外国垄断架构,中国将失去芯片产业发展主动权。

于是无数中国企业投身于这场名为RISC-V的浪潮之中,百舸争流。

RISC-V架构是什么?

它起源于美国加州大学,但公司总部却从美国迁移到瑞士,向世界表明自身坚持开放的决心。

而它真正的优势则是开放的生态。RISC-V真正做到了“科学无国界”,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不属于任何一家企业。

为了剿杀英国ARM那封闭且费用高昂的指令集架构,国内外的诸多企业组成了RISC-V International基金会。

在RISC-V lnternational基金会这个开放性的大联盟中,来自中国的华为、阿里巴巴的名字赫然在列。

而在中国国内,500家左右的公司都在关注或直接加入了RISV-V指令集进行开发。

100款不同门类的RISC-V芯片应用于云端、移动、高性能计算和机器学习等多个产业。

对于中国的科技企业而言,这是一条难得的、不受欧美掣肘的科技赛道。

不仅能与未来低功耗、高性能的人工智能、物联网、数据中心、自动驾驶等领域深度关联。

而且作为一条全新的道路,可任由中国企业驰骋,不会有太多坛坛罐罐与历史包袱。

虽然是“万物霜天竞自由”的一片欣欣向荣之景,如今RISC-V仍没有正面挑战美国Intel与英国ARM的实力,产品大量集中在中低端领域。

想要三分天下,需要待天时,据地利,求人和——需要更多的中国企业、中国科学机构投身于此。

阿里平头哥、阿里达摩院也传出好消息,注册资金提升至3亿,增资幅度高达2900%,为中国科技的“人和”献出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阿里   芯片   华为   天下   英国   中国企业   美国   出货   中国   架构   布局   领域   马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