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个人停止抱怨,只需2个字

编者按:


有时候,一个人频繁抱怨,不一定真的想解决问题,只是想发泄情绪。


这时我们要做的,并不是积极地帮他们想各种办法。


而是只需做到2个字——「消极」一点,效果反而更好。

作者 | 黎响

编辑 | 张罐子

责编 | 陈沉沉




说得越多,人越崩溃




你是否有过这种经历:


听别人诉苦时,觉得自己一定要为对方做点什么;


但当自己提出各种办法后,对方反而更不好受了。


假期回来,同事小言就分享了类似的体验。


春节在家,妈妈跟小言吐槽了一晚上。


身为家庭主妇,妈妈平时没什么地方可以去,只能对着丈夫,但丈夫脾气不好,很难伺候。


家里还有老人卧病在床,每天要按时做饭炖补品,忙起来时一天要跑3趟菜市场。


如果菜没有切细碎,老人吞咽不了,还会被他指着脸骂“是不是不想给我吃饭”。


中年女人苦啊,只好逮着一年一次的机会,找女儿倾诉一番。


但每次听到这些话,小言就觉得特别累。


一方面,是为妈妈的遭遇义愤填膺,共情她太命苦;

另一方面,又代入到妈妈的角色,想帮她解决问题。


聊着聊着,就变成了小言给妈妈指点工作:


“妈,你平常就多出去走走,别总跟老爸待一起。”

“老人家生病脾气暴躁,没必要把他的话放心上。”

“如果太辛苦,不如就甩手不干,找个保姆好了!”


听到这些“解决方案”,妈妈虽然口口声声说“好”,但情绪明显变得更低落。


最后还借口说“困了”,便停止倾诉,回到房间。


似乎,和女儿倾诉,也都成了妈妈压力的来源。




沟通越积极,越无效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因为,在和妈妈的交流中,小言始终在用一种「积极沟通」的方式。


这里的积极沟通指的是,面对别人诉苦时,认为自己有责任帮对方变好,然后不自觉地为对方想各种解决办法。


这看起来确实是出于好心,但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种想法:


我不相信你有能力面对问题,必须要我来帮你。


这往往会产生两种不好的后果。


对于倾听者而言——


会把对方的痛苦揽在自己身上,被迫肩负了帮助别人变好的责任。


就比如小言。


每次听到妈妈诉苦,她都如临大敌般,


既为妈妈感到心酸,又非常急切地想帮她脱离苦海。


于是便开始提出各种建议,并催促妈妈按照自己的想法,尽快行动起来。


然而,这对她来说,同样也是一种情绪消耗。


对于诉苦者而言——


面对各种正确做法,只好硬生生把情绪憋回去,被迫按照对方的建议去改变自己:


比起在这里抱怨,我行动起来就会好点吗?


所以,听完小言的“教导”后,妈妈虽然表示一定要作出改变,但其实她内心最直观的感受是:


女儿并没有看见并理解自己的情绪。


也因此,在交谈过程中,妈妈感到越来越难受,最后只好停止诉苦,再次压抑下自己的真实感受。


并且,如果长期用「积极沟通」的方式,


对于倾听者来说,是持续要去为别人解决问题的负担;


而对于诉苦者来说,情绪始终得不到接纳,最终只好选择彻底关上心门。


这时候,两个人都是疲惫而疏离的。


所以,在面对别人的诉苦时,我们不妨换一种沟通方式——「消极沟通」




或许,我们需要一些「消极沟通」




也许大家会感到困惑:


为什么“消极”反而会被提倡呢?


在心理治疗中的人本主义思想中,有这样一个观点:


人是改变自己的第一负责人,每个人都有改变和发展自己的倾向。


在别人的困难面前:


当你过于积极,别人就会消极;

但如果你消极一点,对方就会对自己负责多一点。


这里的“消极”,不是不在乎,恰恰是一种「克制的在乎」。


关键在于,我们信任对方,然后把改变的主导权还给对方。


也因此,面对像小言妈妈这样的诉苦者,我更提倡「消极沟通」。


因为在这背后,有一个内核就是:


相信对方可以自己变好,而不需要我们去帮助让对方变好。


具体而言,有两个层面。


一是用「少反馈」替代「高反馈」。


即:少说,多听。


有位朋友分享过他和伴侣间的一个变化。


以前,每次伴侣跟他抱怨工作时,他都会忍不住帮她出谋划策,甚至还说教起来。


这让伴侣特别郁闷:明明是我在生气,怎么他比我还生气,还特别爹味。


最后两人聊着聊着,总是不欢而散。


直到最近,伴侣又噼里啪啦地抱怨了一大通。


朋友想起之前两人冷战的场景,便忍住了提建议的冲动,只是在一旁听对方诉说。


没想到,伴侣抱怨完后,直接留下一句“好了,我发泄完情绪,心里舒服了”,然后就去继续工作了。


事后,朋友回想起来,他发现这次沟通后,两人关系并没有像之前那样紧张,原因竟然是——


对方在诉苦时,自己没有给过多的评价和建议,只是在旁边静静地听。


也许有人会困惑,如果一个人在拼命讲,另一边的人却不出声,不是更让人火大吗?


然而,事实往往是——


很多时候,别人在反复抱怨、拼命诉苦,并不是真的想讨论如何解决自己的困境,


而是Ta纯粹是受委屈了,需要把浓烈的情绪发泄出来。


而当我们用“少说,多听”的方式,去对待他们的诉苦时,就给他们传递了一个信息:


你多说说,自由地说出来,


我听见了你的委屈,看见了你的情绪,


我正在这里陪着你。


这时候,诉苦者的情绪得到了流动,便有了更多的心理空间,去面对困境。


二是用「好奇」替代「出谋划策」。


即:不急着给建议,而是用一种“不懂的状态”,好奇地了解对方。


面对别人的诉苦时,用「积极沟通」的方式,我们往往会习惯提前预判:


你做的事情对不对,

你的想法合不合理,

你还可以怎么去做……


然后很容易就会为对方想方法、列清单。


而「消极沟通」的方式,则是放下所有的想法,单纯只是去好奇:


对方内心究竟在想什么?

Ta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然后听出更多深层次的东西,从而让诉苦者理清思路去作出改变。


一位咨询师分享过一个案例。


有位来访者,一直很难在工作和照顾家庭间做出取舍。


虽然很想出去工作,但她又一直觉得,如果自己不把时间花在照顾家庭上,就意味着自己是个糟糕的妻子、糟糕的妈妈。


她跟很多人说过自己的纠结,别人也给过她不少建议:


有的劝她放弃工作,让她安心在家照顾家庭;

有的支持她去工作,说女人就应该经济独立。


但她仍迟迟做不出选择,反而陷入了更痛苦的情绪中。


后来,咨询师问了她一个问题:


为什么你觉得,不把时间花在家庭上,自己就是个糟糕的人呢?


原来,这位女性出生在一个保守的家庭。


母亲作为她的学习榜样,一辈子是全职主妇,父亲也一直教导她要做贤妻良母。


并且从小周围的环境,对女性角色也有着较为刻板的要求。


而当这位来访者,回答完咨询师这个问题后,也逐渐意识到:


选择出去工作,减少照顾家庭的时间,并不意味着自己就是个糟糕的女性,这只是外界给自己的枷锁。


接着,咨询师又问了她第二个问题:


身为家庭主妇这么辛苦,你是如何坚持下去的?


对此,来访者讲起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平日里做家务、带孩子确实很辛苦,但自己却对整理的家务非常感兴趣。


所以每天收拾完房间和客厅,看到家里井井有条,自己就感到很放松、很有成就感。


她还提到,自己想要去应聘的工作,其实就是一名整理师。


说着说着,她开始觉察到——


在这样糟糕的处境下,其实自己有一件既热爱,又能回馈到自身的事情。


也因此,她不再在工作和当家庭主妇间纠结,而是决定回到职场。


所以,重要的人过来诉苦时,我们也可以试着像咨询师一样:


只需为对方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用“好奇”去帮助他们理清自己,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有力量作出改变。


同时,当一个人用“我好奇你为什么这样想”的方式去沟通时,或许才是我们真正了解他人、建立关系的开始。




写在最后




加拿大心理学家乔丹·彼得森在《人生十二法则》中,对心理咨询有一个尖锐的定义:


心理咨询不是给建议。

当你和一个人讲述糟糕的事情时,如果他想敷衍你,就会给你建议。

心理咨询是真诚的对话。

大多数时候你是在聆听,而聆听就是关注对方的表现。


当然了,生活不是做心理咨询。


我们也有很多自己的压力和困难,不必要求自己像咨询师那样倾听别人。


但如果你想真正帮助到对方,希望陪伴对方度过痛苦时刻,那么得明白——


面对他人诉苦时,用「积极沟通」的方式,容易扼杀人与人之间的联结。


因此,我们可以放弃积极的反馈,停止“说教”,相信对方自己有变好的能力,然后选择「消极沟通」的方式——


放下自己的预设,

去用心倾听对方的情绪,

去关注对方的真正想法。


以此让对方将心里汹涌的情绪倾泻出来,也让对方意识到自身有力量去解决问题。


而这,才是倾听的真正意义。

作者,黎响;编辑,张罐子;责编,陈沉沉。

本文原创首发平台:武志红(ID:wzhxlx)。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心理咨询   消极   糟糕   伴侣   情绪   妈妈   方式   建议   家庭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