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老百姓拿三分之一存款恢复中国经济,我们还要不要买房?

随着近期一些政策的松绑,加上国家对2023的主要基调是经济增长,网上不少媒体、中介开始高喊房地产时代又回来了,支柱产业又回来了。三年跌幅一个月就涨回来了,专家甚至说出了“老百姓拿出三分之一的存款买房,就可恢复中国经济”这样的话。



专家的话是越来越没法听了,我建议大家拿出三分之一的钱来买房,剩下的让专家补上。

那么现在到底还适不适合买房呢?今天我们从四个方面来探讨一下:

1、生育率

2、房屋存量

3、开发商态度

4、房产税


1、生育率连年下降

先来看看生育率,上海市卫健委发布了2022年全市人口监测统计数据。其中显示,上海常住人口一孩率66.01%,二孩率29.46%,多孩率4.53%。户籍人口一孩率73.80%,二孩率24.34%,多孩率1.86%。综合数据,全市总和生育率为0.7,平均初育年龄为30.36岁,平均生育年龄为31.18岁。



人口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年轻人都不生孩子了,国家比我们爸妈还着急。加上老龄化的加剧,所以当前只要是能提升生育率的行为国家都会支持,凡是会降低生育率的动作国家都会阻止。



房价如果再加剧上涨,大大超过老百姓的承受范围,只会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直接躺平不再结婚生娃。

2、房屋存量,目前房子已经过剩,全国住房数量约6亿栋

近期住建部发文称全国住房数量约6亿栋,注意单位,是6亿栋不是6亿套。全国14亿人,平均每2、3个就有一栋房子。

虽然不清楚具体的统计方式,到底一栋算多少套,城市几十楼住上百户的能算一栋,农村一两层的自建房也被算成一栋,到底怎么计算呢?

那我们根据2020年的人口普查结果来看,全国家庭户住宅建筑总面积约542亿平方米,其中,城市185亿平方米,镇124亿平方米,农村233亿平方米。按照每套房屋100平米计算,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可以得出:全国房屋共5.4亿套,其中城镇房屋3亿套,农村房屋2.3亿套。

人口普查数据得出的5.4亿套,因为是3年前的统计数据了,往上稍微加点就跟住建部的6亿栋数据很接近了。咱们就当它是6亿套吧,那也够我们14亿人居住了,何况我们人口老龄化趋势一时半会是看不到转变的迹象了,且每年还有新增大约1000万套新房。所以房子是肯定够住的,无非是分配不均衡罢了。少量的人囤积了大量城市优质的房子,大量的农村的房子又闲置在那,所以不是房子不够住,而是好房子好位置的房子不够。

3、开发商态度,虽然房地产销售开始回暖,但是土地行情依然冷清

无论销售数据显示多么的好,但是开发商就是不拿地。

据中国房产信息集团(CRIC)数据显示,2023年1月,全国土地市场供应442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3%,供地节奏变缓。1月份,全国土地成交总价仅为730亿元,2016年以来首度跌破千亿元。受此影响,1月份,全国土地市场成交规模降至历史低位,全国300城经营性土地总成交建筑面积为365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超过五成,较2022年春节当月下跌15%,环比跌幅接近九成。而全国宅地成交规模大幅回落,创三年新低。

据中原地产研究院的数据,兔年第一个土地出让周,全国共出让了66宗地,成交金额超1亿元,仅16宗地产生溢价,其中有14宗在北京、杭州、常州、温州这四个一二线城市。50宗地为底价成交,占比76%。

而且拿地的房企中,差不多一半是城投公司托底,然后是央国企接盘支持,但民营房企仍然十分谨慎。

如此行情下,你是选择和央国企一起为房地产接盘,还是跟着民营房地产公司先观望观望呢?

4、房地产税肩负着替代土地财政的历史使命

住房部表示,通过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已经全面摸清了我国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的“家底”,形成了反映房屋建筑空间位置和物理属性的海量数据,城乡房屋建筑有了“数字身份证”。

且根据2018年6月16日自然资源部发布消息称,全国统一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已实现全国联网,我国不动产登记体系进入全面运行阶段。这意味着,通过身份证号码就能把你名下的房屋具体信息全部找出来,包括位置(可以呈现在地图上)、房龄、外观、格局、周围邻里信息等等,并且可以实时更新。

前些年网上还有很多人在讨论征不征的问题,现在基本一致了讨论的是怎么征了。以前不征是存在技术问题,目前技术问题早已解决,剩下的只是怎么征?如何征?征多少?的问题了,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做抉择,上一次财富分配期为了经济的发展选择了效率,这一次该考虑公平性了。何况房地产税还肩负着一个替代土地财政的使命,以及对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

目前虽然很多地方出台了各种购房优惠政策,但是高层基调一直是房住不炒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中表示,要促进居住消费健康发展。所有的政策语言中都把住房归于消费而非投资。加上全国范围的教育改革,教师轮岗、学区房划分、租售同权,都在削弱房子的附加属性。当房子去掉了他的金融属性、教育属性等,房子必然回归到它本来的居住属性。

房子只有回归到原本的居住属性中,才能实现居者有其屋;当房子不再暴涨,部分人囤积的房子一年的涨幅比科研人员十年的收入还高时,才能实现劳者有其得。

综上所述,当下各地方政府放宽房地产政策无非是地方政府在无其他替代税收来源的前提下刺激经济的临时政策,当前买房大概率是会买在历史的高位。目前这房价,能上车的大多早已上车,剩下的大多也买不起了。刚需买房底层动力是对房价上涨存在预期,现在不买以后就要花更多的钱去购买,本质上和投资炒房客买起来等升值是一个逻辑。所以所谓的刚需就是个伪需求。

不可否认房地产作为曾经的支柱产业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历史车轮滚滚向前,随着房地产税的出台以及高端制造业的崛起,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使命终将退出历史的舞台。你我都将是历史的见证者。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点赞、讨论,若感兴趣的人多,下期再聊聊房地产经济的前世今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生育率   中国经济   存款   老百姓   住房   属性   房子   土地   房屋   专家   国家   数据   房地产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