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疯了!文旅局长纷纷穿汉服宣传当地旅游!

最近,各地的文旅局长都卷起来了!前有变身大侠的甘孜文旅局长刘洪,在雪地中一袭红衣策马奔腾的新疆伊犁州文旅局副局长贺娇龙,后有甘孜道孚文旅局长降泽多吉一人分饰四角,用一口熟练的英语惊艳众人。

于是全国各地的文旅局局长都坐不住了,化身当地旅游大使,开始使出十八般武艺。他们穿着特色服装,展现各种才艺,也有不少身着汉服,亲身演绎景区意境。下面阿罗就带大家来看看,文旅局长们的汉服吧。


Vol.1

新疆阿克苏的沙雅县文旅局长热娜古丽经常亲自到各个景点,为大家介绍景区特色。她本人也多才多艺,经常穿着各种服饰翩翩起舞。这不,她又身着齐胸襦裙跳起了古典舞,上白下红的配色清新亮眼,红裙上的白色花纹更显古典,上梳的高髻,也是唐风的一大特色。


Vol.2

甘肃临洮文旅局长穿着盔甲在城墙上巡逻,俨然一副边陲大将军的风范,非常符合河西走廊的边塞风情。

他穿的这一身甲胄与宋代的黑漆顺水山字甲非常形似。甲胄的作用是抵御兵器伤害,一般是会从头到脚全身防护,主要包括兜鍪、披膊、山字甲、护臂和胫甲。

兜鍪用来保护头部,顶上有缨饰,两耳边配以凤翅饰,戴起来非常好看。

披膊用来保护肩膀、上臂及后背,由束甲绊系于胸前。护臂用来保护小臂,推测是用皮革制成的。

胫甲是一片式的,从前面包住小腿系在后面。主体是山字甲,甲背、腰、腿连为一体,胸甲为单独一片,用肩带固定,腹部有兽形护腹甲片。

以上图源《画说中国历代甲胄》


Vol.3

湖北随州市文旅局长解伟化身随州景点体验官,直接带大家云游随州。

不少网友称被解局长长发飘飘的样子逗笑了,但你看人家正经起来也是非常有意境的。

画面中,解局长在印台山文化生态园伏案写字,文化氛围拉满。他穿的是一身青色襕衫,这是明代生员常穿的一种服饰,一般是蓝色或青色,领、袖、衣襟侧边、底边、双摆处都镶有深青或黑色的缘边。它的特点是圆领、宽袖,衣身两侧开衩,接有双摆。


Vol.4

重庆大足区文旅委主任陈奇林穿着一身淡粉色圆领袍,在宝顶山中读书,书生气十足。

圆领袍是圆领的窄袖袍,内覆硬衬。据可考文物,圆领袍在北魏时已经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中,在隋唐时逐渐成为男女皆可穿的日常服装,后逐渐成为朝廷官服。


Vol.5


河南巩义文旅局局长朱星理穿着朱色宋朝公服,头戴展脚幞头。

宋朝对公服的颜色、花纹都有规定,宋初规定公服三品以上用紫,五品以上用朱,七品以上绿色,九品以上青色。北宋神宗元丰年间改为四品以上紫色,六品以上绯色,九品以上绿色。

明朝公服继承了宋朝形制,有些相似,主要的不同是宋代的幞头展脚是立着的,而且两端是直的,明朝的展脚是平的,且两端是上翘的。

图源《Q版大明衣冠图志》

据说,这种展脚是宋太祖赵匡胤发明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官员们在朝堂上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Vol.6

湖南平江县文旅局书记宋炼钢穿的则是曳撒,也叫质孙服。这是受蒙古族戎服影响演变而来,明朝官员日常穿的常服和朝廷的赐服中都有曳撒。

这种衣服也是交领右衽,腰部以下作马面褶,左右两侧有摆。《明实录》记载,明武宗车驾还京下旨令文武百官戴大帽、穿曳撒、束鸾带迎驾。


Vol.7

河南新安文旅局的三位美女领导王小凡、赵新玲和雷晓月齐上阵,在各个景点不停变装,一起展现新安风采。

在洞真观前,她们穿着一身袄裙,撑着油纸伞漫步。最前方这位上身穿着青蓝色比甲,沉稳大气。中间那位则穿了一件方领对襟补服,端庄优雅。最后这位深蓝色长裙搭配白色披风,美观又保暖。



局长们穿汉服真是各有特色,搭配当地的风景非常有意境。其实全国还有很多历史遗迹,和汉服也特别适配,希望其他地方的文旅局长们也快加入进来,多多穿汉服出镜呀。

你的家乡有哪些景点适合穿汉服去玩呢?快来评论区留言让更多的小伙伴知道吧~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资料:

[1]陈大威.画说中国历代甲胄[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2]董进.Q版大明衣冠图志[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甘孜   随州   兜鍪   局长   明朝   甲胄   圆领   景点   宋朝   穿着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