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国际范和烟火气交融

春节后的南京,突然“哪哪都是人”:万象天地出现了职业街拍、科巷菜场惊现旅游团……以至于有网友发出疑问:南京,这是变身网红城市?

打造特色消费场景,这是2023年的南京。该市以场景创新为突破口,去年全年打造1000个特色消费场景,涵盖特色小店、休闲外摆、流量首店、风格街巷等多个领域。其中,实施的“小店计划”,让越来越多的特色小店被消费者所认识。

在秦淮区大油坊巷,开着几家文艺小店,有杂货铺、花植店、照相馆……90后的佳佳开了一家被人称为“童话小屋”的杂货铺,主要售卖手作陶瓷、小众香味的香薰。“和我的金毛一起,当一个心情杂货铺的老板娘。”她说,“小店只有9平方米,以前是一个公共的开水间。我的店是2021年7月开的,当时去隔壁阿徐的手工首饰店里玩,正好看到这个小房子在出租,就租了下来。”她说,开店到现在听的最多的话是,老板你这是世外桃源啊,其实开店不是件轻松的事情,“我们这条巷子虽然离夫子庙、老门东挺近,但前两年因为疫情外地游客少,真的还没赚到钱。但是,我会坚持把店开下去,消费还需要时间去恢复,春天已经不远了。事实上,最近生意明显好多了,每天都有人来拍照打卡。”

进入阿徐的手作首饰店,她正忙着在工作台上打磨银饰。三年前,她在这条街开了一家工作室。她指着手上正在打磨的兔子挂坠说,“我们是一个设计师品牌,所有的首饰都是自己设计生产的。像这个有4个小轮子可以动的小兔子,一天只能做两个。因为订的客人太多了,后来改做轮子固定的那个款,这种轮子动的款可以定制。我们每年会出好几个系列,例如这个人面纹瓦当系列,还获得过第七届紫金设计奖。”

“之前三年店里确实没啥生意,我们主要靠线上的小程序售卖,还有就是和日本的一个书店合作,进驻他们在中国的分店。这个工作室一年的房租4万左右,还好不算贵,所以撑了三年。”阿徐说,“三年前我刚来这条巷子开店时,没有年轻人开的店,我是第一家。后来,慢慢地有了杂货铺、照相馆、花植店,你看,隔壁还有两家店正在装修,都是偏文艺范的小店。我希望未来这条巷子能成为南京的特色街巷,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来打卡。”

国际范和烟火气交融,这是南京打造国际消费城市的目标。下午4点38分,科巷的德州扒鸡店,店门口已开始排起队。靠近柜台的顾客拿着打开支付码的手机,随时准备付款拿饼。排在后面的顾客,时不时探出头,再用手指数数前面排队的人数,生怕自己的藕饼被人抢走。

“春节后,这条巷子突然人挤人,如今想买到他们家的藕饼,排队不拐弯,恐怕是吃不到!”附近办公室上班的李梓欣说,每斤9元的藕饼都是现做现卖,口感酥脆软糯。“藕饼不仅是工作室小伙伴们的下午茶,也是家人爱吃的小零食,以前每个星期光临门店2至3次。”她告诉记者,来科巷买小吃,大多都需要排队,得有技巧才行。“和同事两人去不同的店铺排队,谁先买到立即选择下一家排队较少的店铺继续排队,这样下来,不仅可以节省时间,想吃的美食都收入囊中呢。”

沿着科巷往东走,还有一家卖鸡蛋汉堡的小店,只有几平方米,店里两个炉子同时做汉堡。只见师傅将鸡蛋打入磨具的圆坑里,将肉馅覆盖在鸡蛋上,迅速用铲子翻面,然后盖上一层面饼,再来回翻面,一份鸡蛋汉堡就新鲜出炉了。“最近生意特别好,尤其是晚上,排队才能吃上。”老板告诉记者,排队的不仅有附近的上班族、居民,还有很多外地游客,甚至有的还拖着行李箱排队。“为了让顾客吃到美味的鸡蛋汉堡,我们每天提前上班准备当天的食材,9元一个,赚的都是辛苦钱,但是值得。最困难的时候都挺过去了,相信未来会更好。”

菜场变成打卡地,外地人的这番操作惊呆了本地人。他们发出了凡尔赛式的吐槽。“这群人感觉是来南京菜市场深度游的,不仅是科巷,378巷菜场、茶南菜场啥的人也好多”“我这个住在科巷的人每天在人潮中挤出一条回家的路”“中午下楼吃饭,看到一群阿姨拖着行李箱进了菜市场”“前两天走错路,把车开进了科巷旁的仁孝里,就是许阿姨汤团店那条巷子,差点哭着开出来的”……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宋晓华 田墨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街巷   菜场   南京   轮子   杂货铺   巷子   烟火   店里   外地   鸡蛋   特色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