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喉貂、猕猴、情侣小麂……红外相机镜头下的黄山风景区“众生相”

大皖新闻讯2017年开始, 黄山风景区与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保卫教授科研团队联合开展“黄山风景区野生动物观测项目”,通过建立标准的红外相机长期监测网络,并结合其它监测手段,进行为期10年的陆生脊椎动物监测工作。目前通过红外相机记录到的大中型兽类就有十余个物种,四十年来首次在景区监测到野生梅花鹿。2019、2020、2021年在景区猴谷分别发现脊椎动物新种,并命名为安徽麝鼩、黄山小麝鼩、黄山猪尾鼠。

在即将迎来第十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之际,合作团队在对景区内红外相机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时,又发现森林里的“精灵”们频频“出镜”!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黑麂,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勺鸡、白鹇、黄喉貂、中华鬣羚、猕猴、黄山短尾猴等;还有安徽省保护物种豪猪、花面狸、食蟹獴、小麂、猪獾等。它们虽不摆Pose,却留下了最真实的“众生相”。

白颈长尾雉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勺鸡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白鹇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黑麂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中华鬣羚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豪猪 安徽省一级保护动物

花面狸 安徽省一级保护动物

食蟹獴 安徽省一级保护动物

小麂 安徽省二级保护动物

猪獾 安徽省二级保护动物

此次出镜的新面孔,是来自云谷寺景区的一只成年雄性猕猴。据了解,皖南地区虽有猕猴分布记录,但近一二十年来在景区范围内监测并拍摄到影像照片,应尚属首次。

猕猴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最为有趣的是在景区西大门的一处天然岩洞,不同野生动物错峰“光临”,在不同时间段各自留下自己的“倩影”,既有黄喉貂在洞前“急行军”飞驰而过,也有黄山短尾猴携家带口在岩洞内躲避风雪,还有中华鬣羚在洞内独自小憩,最温馨的画面是情侣小麂在洞内的“新婚留念”。这个地处海拔900多米高的名不见经传的岩洞,成了这些动物精灵们的“行路驿站”和“避风港湾”,它们互不打扰,都悄悄地在这里留下了妙趣横生的身姿。

黄喉貂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黄山短尾猴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华鬣羚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小麂 安徽省二级保护动物

长期以来,黄山风景区积极深入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强化野生动物资源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强化景区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提升野生动物监测和保护能力,使得黄山珍稀野生动物资源在景区内得以良好保护和长足发展。

大皖新闻记者 吴永泉 通讯员 汤明霞

编辑 王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黄山   猕猴   猪獾   白鹇   豪猪   安徽省   岩洞   众生相   景区   野生动物   中华   风景区   镜头   情侣   相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