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印象之一


三月二日,“早春寒”季节的北京,昼夜温差大,风沙也大。为了不耽误中午的航班,二哥不到七点半,就早早做好了丰盛的早餐。刚到八点,二嫂的专车准时停在楼下,微信通知我们准备出发。

从奥林佳苑小区到顺义北京国际机场T3航站楼,大约二十多公里,往常半个小时的车程因为正好赶上早高峰上班时间,四车道宽阔路面,塞满了拥挤的车辆,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缓慢的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自己来北京最熟悉的就是这条路。往年去首都国际机场去接孩子回家,送孩子出国或求学,或工作,或探亲,这条路,这座航站楼候机大厅,见证了父母对子女的无私关爱,也勾起了父母一次次的思念和牵挂。

车停在候机大厅门前,卸下箱子,放入行李车上,推车来到办理登机业务的H柜台18号窗口。审核护照,领取登机牌,办理托运,进行安检。一切按部就班,井井有序,最后在E26候机窗口准备登机。

航班于13点正点起飞,大约10个小时航程,近一万公里,到达德国法兰克福是晚上11点左右,中国和德国时差七个小时,换算成德国时间下午4点,时间长,距离远。这么长时间待在略显拥挤的飞机座椅上,简直是一种煎熬!无奈,只能借助座位上安装的电子视频节目打发时光。

座位右侧有一位头发乌黑,浓眉大眼,棕色皮肤,体型略胖,看上去大概有30多岁的年轻外国姑娘,见我手忙脚乱,半天打不开电子视频设备,主动帮忙调试,她熟练用英文发出各种指令,电子屏幕即刻恢复正常。自己连忙起身,说一声"谢谢'',她用流利的中文''不客气''予以回应。自己对她标准的汉语大为吃惊,通过聊天得知,这是一位中美洲姑娘,哥斯达黎加人,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精通英语,西班牙语和中文,已在中国工作了10年。她只是在德国转机,目的地是阿根廷,从中国到德国10个小时,从德国再到阿根廷13个小时,2万多公里的航程,从亚洲飞到欧洲,再从欧洲飞到南美洲,这些具有国际视野的年轻人真是厉害。

德国当地时间下午4点左右,航班准时降落法兰克福。该机场是欧洲第二大国际航班枢纽,被誉为“欧洲最漂亮的机场建筑之一”,远远看去,它的外形极像一只恐龙,庞大无比。主要建筑材料居然是玻璃,顶 棚和幕墙都是透明的!白天,阳光射入室内,自然的采光尽可能地代替了具照明功能的灯光。如果傍晚时分到达,你将可以看到这座建筑中的灿烂光芒穿过四周的世界线线向夜空发散着,仿佛一颗巨大的发光宝石。

跟随众多的旅客人流,我们小心翼翼来到检查入境的审核窗口,准备进入德国的最后一道关卡。负责审核入关是一位高大帅气的德国小伙,面对来自中国的一对大叔大妈,他叽里咕噜询问什么,我们大眼瞪小眼,一句都听不懂。唯一能做的只能是把手中的所有准备材料递上去,让他自己去看。检察官无奈的耸耸肩,找来排在后面中国学生,进行现场翻译,这才解除了彼此的尴尬,并且极不情愿在护照上盖上了准许入关的邮戳。

走出海关入口,自己长长的喘了一口气。随后来到领取行李的自动旋动平台,在足足等了40多分钟之后才拿到自己的行李箱,匆匆忙忙走出机场大厅。早已等候多时的女儿女婿立即上前,紧紧拥抱,激动万分!寒暄问候之后,快速把行李放入车内,女婿亲自驾车,驶向异国他乡的住所--杜塞尔多夫。

法兰克福到居住的杜塞尔多夫220公里,两个半小时的车程,相当于太原到石家庄的距离。坐在车内,看着川流不息的车辆和远处异国情调的旖旎风光,在夕阳的映照下,晚霞,森林,道路,车辆,构成一幅靓丽色彩的风景画。

通过观察发现,道路上的交通规则和国内大同小异,所不同是,德国所有高速公路全部不收费。二是除个别路段,全程不限速,大多数车辆车速都在140迈以上,三是高速公路的电子监控设备非常少,所有车辆严格按照慢车靠右,快车向左行驶,绝对没有右侧超车现象,一切都是那样的井然有序。也是初来乍到的我们对德国的初步印象。

德国,谜一样的国家,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感受到的体会,及社会生活当中点点滴滴的感悟,一一呈现给关注我的朋友。

2023.3.4.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德国   法兰克福   阿根廷   欧洲   北京   中国   航班   行李   印象   车辆   小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