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补贴时代 争议不断的增程式新能源车赛道升温

继插电混动车型混战后,增程式电动汽车纷纷上场。

3月1日,零跑汽车首款增程车型零跑C11增程正式上市,预计在3月中旬开启交付。这是零跑切入增程赛道的首款车型,开启了零跑汽车纯电加增程双动力布局。

零跑汽车也成为了继理想、岚图、AITO问界、长安深蓝后,又一家加入“增程式”阵营的车企。

“增程式技术是否落后”曾是业内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如今,曾备受争议的增程式技术路线吸引多家车企相继布局,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近日在社交媒体上更是再次发文力挺增程式路线,称“如果汽车销量前三的比亚迪、吉利、长安都开始使用增程式电动,某企业关于增程式落后的营销规划可以停止了。”

随着更多车企加入增程式产品阵营,关于增程式路线的关注再次升温。

在争议声中增程式赛道热度逐步升温

以往,国内只有理想ONE、华为赛力斯等少数车型采用增程式。行业内对于增程式的争议也一直不断。

根据《中国增程式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增程式电动车是一种配备车载辅助发电系统(又称增程器)的电动汽车,由发动机、发电机、控制器组成,发动机与车辆驱动系统没有传动轴(带)等传动连接。车辆驱动能量完全并始终是电能,当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无法满足车辆续驶要求时,增程器为车辆动力系统提供电能,延长续驶里程。

早在2020年9月,时任大众中国CEO的冯思翰就曾直言,借助化石燃料的燃烧为汽车动力系统发电是一种“糟糕的解决方案”。

对此,以增程式电动汽车起家的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显然并不认同,其多次公开反击并为自家产品站台。2021年,李想更是晒出当年11月理想ONE增程式车型单月销量超越大众所有中大型SUV销量之和的对比图。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事业群首席执行官、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首席执行官余承东也对李想的观点表示支持。他认为,充电桩的完善与普及还需要时间,增程式技术是目前最适合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模式。但随后,长城汽车魏牌首席执行官李瑞峰在其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增程式混动技术落后是行业共识。”

一轮又一轮的争论,不仅让增程式技术路线逐步被关注,增程式电动车市场在消费者和多家车企的追捧下也开始逐步升温。

《报告》认为,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的多元化是必然趋势,未来一段时间,增程式电动、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等技术将长期并存。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今年2月在接受贝壳财经等媒体采访时表示,插电混动和增程混动两者在技术上属于同一体系。增程式有电的情况下等同于纯电动,亏电时由燃油发电机组发电增加里程。现在国内销售的插电混动也基本是有电用电,亏电用油,即有电时两者都是纯电动车。

进入2023年,政府取消对纯电动和插电混动以及增程式电动车的财政补贴,而目前市场上动力电池成本普遍偏高,导致新能源汽车售价偏高。欧阳明高认为,这个阶段插电混动和增程式电动车型处于上升期,今后几年,在整个新能源汽车中的占比会有所提升。在10万元-20万元的家用主流车型会比较多,尤其是插电混动车型;30万元-40万元的高端车型由于电池装载太多,增程式电动和插电混动也会是一个重要的市场,占比达到30%-35%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欧阳明高同时表示,中长期来看,电池商业模式和技术的创新空间很大。电池购置和使用的综合成本会持续下降;随着慢充桩的普及以及高速公路超级快充的部署,将来充电可以比加油更方便,电动车在城区运行比插电混动和增程电动还要好;新能源电力的发展和车网互动技术的实施,使电动汽车、电池可以作为储能装置获取收益;以及在油耗排放要求和碳税管理加严等多重因素下,纯电动汽车的优势就会越来越明显。预计2030年后,插电混动和增程式电动车会逐步退出市场,比如欧盟通过的2035年燃油车禁售规定中就包含了这两种车型。

切入新赛道背后是新能源车企增长焦虑

“从C11增程开始,包括今年8月亮相的C01增程、9月发布的B平台全新车型,零跑后续的产品都是纯电加增程双动力布局。”零跑汽车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称。

中博联智库特聘专家、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企业角度来看,多家车企加入增程式阵营,降成本是原因之一。“与纯电动汽车相比,增程式电动汽车电池用量少,进一步降低了动力总成成本。”张翔称。

此外,他指出,增程式电动汽车既可充电也能加油,与纯电动汽车相比,不依赖充电基础设施,不存在续航里程焦虑;且今年初新能源汽车“国补”退出后,消费者购买纯电动汽车不再具有政策优势,上述因素使得增程式电动汽车热度提升。

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增程式电动汽车总共仅销售14辆。仅过了5年时间,2021年销量已达到约10万辆。市场份额上,增程式电动汽车占比从2016年的0.05%增至2021年的3%。

在中汽协统计数据中,增程式电动汽车被合并统计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中。2022年,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销量达151.8万辆,同比增长151.6%,高于纯电动汽车增幅。

从车企公布的数据来看,去年12月,理想汽车交付超2万辆,不仅在当月造车新势力销量排名中位居首位,也是造车新势力首个单月销量超2万辆的品牌。截至目前,理想汽车三款增程式电动汽车已累计交付 27.25 万辆。

销量的高速增长,以及看到理想、AITO问界已在此路线上享受到部分红利后,越来越多的车企纷纷加入增程式产品阵营。2022年,长安深蓝、岚图等自主品牌均在此赛道大力布局。

“现阶段用户对可油可电、适配场景更广的产品有需求。”零跑汽车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称。“增程式汽车这两年一直呈现增长趋势。2022年,我国插电和增程混动汽车总销量增速快于纯电车型,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81.6%,插电和增程混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52%。从行业趋势和市场表现来看,增程是一个蓝海市场。

去年8月,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时也曾表示,在续航补能等痛点未有效解决的前提下,增程式、插电式混合动力将是重要的增长极和组成部分。从用户的心理角度和现实使用条件来看,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正在替代燃油车成为真正的全域产品。

在动力电池技术出现颠覆性创新并实现产业化之前,可“城市用电、长途发电”的增程式电动汽车成为车企抢占市场的又一“武器”。

《报告》预计,2025年增程式电动汽车销量有望超过50万辆,2020年-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60%以上。在保有量上,预测到2025年,国内增程式电动汽车的保有量有望达到110万-130万辆,乐观估计可能超过150万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车企并没有单纯押宝增程式技术路线,即便是以增程式动力快速起家的理想汽车,也对外表示将并行增程电动和高压纯电核心技术的全栈自研。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冰

编辑 徐超

校对 王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新能源   程式   销量   赛道   贝壳   车型   电动汽车   路线   理想   时代   汽车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