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跃农: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阿根廷和中阿经贸前景




吴跃农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中国商业史学会理事、苏企发展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研究员



直到20世纪中后期,阿根廷还是发达富裕国家,1960年GDP世界排名为第10位,1965年阿根廷人均GDP仍然高于日本和西班牙等国家,但最终未能跨越中等收入门槛,其历程和教训值得深思和警示。与此同时,阿根廷政府不管经历多少次更替,始终没有改变“靠近中国”政策,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成就令阿根廷欣喜、振奋,阿根廷是中国值得交往的伙伴。

01

阿根廷跌入“中等收入陷阱几个主要原因


阿根廷20182020GDP总额分别为5176.27亿美元、4454.45亿美元、3895.91亿美元,全球占比分别为0.6%0.5%0.46%,连续三年负增长,分别为-2.6%-2%-9.9%,全球排名分别为第25位、27位、302021GDP为4914.93亿美元,排全球27位,全球占比0.51%2021年底,阿根廷通货膨胀率48.4%,失业率9.3%,贫困率和赤贫率分别为37.3%2%,距离发达国家越来越远。

工业化滞后是阿根廷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原因。阿根廷曾经是欧洲移民福地,当年欧洲移民纠结的往往是去纽约还是去布宜诺斯艾利斯。凭借优越地理条件以及宽松的治理环境、自由贸易制度,阿根廷早在19世纪就进入富裕国家行列,是因其欧洲“农庄牧场”的农畜牧产品供应侧地位,一战爆发之后,国际环境变化对阿根廷形成强冲击,战争破坏之下的欧洲一贫如洗,难以享用价格不菲的阿根廷牛肉,阿根廷农产品出口一落千丈。一战给欧洲带来深重灾难,同时也促进科技进步,工业化进程开始提速,西方国家开始全面转向工业化。阿根廷却固守农牧业,滞步、错失及时工业化转型时机,即使之后意识到必须工业化转型,但长期的农牧业红利犹疑阻碍其痛下决心和手段,阿根廷工业化转型拖泥带水,一直未能成功,世界在变向工业化社会,而一个没有新锐制造业支撑的国家,其经济一定是后继乏力的。

贸易保护主义、国有化是阿根廷经济一路下滑、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阿根廷工业化转型不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政策失误导致资本狂逃。一战之后,英国从债权国变为债务国,世界金融中心也从伦敦转到纽约,英国再也没有钱投资阿根廷,投资者纷纷离弃阿根廷而转向加勒比海地区。

为了阻止资本外逃,阿根廷政策转为贸易保护主义,提高进出口关税,质优价廉的农产品失去竞争优势,农产品出口因此严重受挫,欧美的工业品、先进技术也难以进入,经济危机不期而至。此后阿根廷进一步弃自由市场经济、自由贸易而趋向保守,限制外资进口,大力推行国有化,把外资控股企业收归国有。国有企业体制臃肿,没有竞争压力,失去创新动力,终成负资产。欲速则不达,适得其反,外国资本加速流出,出口贸易减少,百姓生活福利是只能升不能降的刚性原则,民众不满闹上街头。局势动荡之下,阿根廷的经济一路下滑。可即使这样,阿根廷曾经在上世纪70年代有止跌回升的“机遇”。1974年美国成功实现美元与中东地区石油输出国石油绑定,石油美元开始影响世界。美国开启印钞票模式,借助美元国际影响力将其输出到世界各国,美国让美元有方向性的进入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在美元作用下,阿根廷经济在1976年前发展还有些起色,1970、1971年全球排名16位,1972排名18位,19731974、1975年全球排名保持在第181418位,而在阿根廷发展正当繁荣之时,美国却开始收紧美元,美元逐步回流,阿根廷开始受到资本短缺严重影响,19761979年全球排名跌出前20。上世纪80年代初,阿根廷融危机征兆呈现,美元撤离使阿根廷大量产业陷入停滞状态,至80年代末,GDP全球排名跌出前30

战略错误是阿根廷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一蹶不振的因由。民选政府为取悦劳工,通过大量印钞提高社会福利,从而进一步加剧贸易逆差。外债激增,通胀加速,怨声载道。自1930年阿根廷军队开政变先例后,阿根廷长期陷于军人当政和民选政府的交替轮回之中。枪杆子能推翻惹民怨鼎沸的民选政府,却难解决经济问题,阿根廷军政府手足无措,企图转移经济危局中矛盾冲突,挺而走险盲目发动收复600公里之外的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虽是国家统一正义之战,没有充裕资金和先进装备支撑,没有天时地利全局把握和深思熟虑制胜策略,而是心猿意马另有企图,鼓动民粹无异饮鸠止血,此乃国家战略颠覆性错误,战不胜必遭祸。战争与投资环境永远是冰火两不相容,资本从来是趋于稳定环境而逃离动荡局势的,阿根廷马岛之战败北,英国一举扭转颓势,阿根廷却如坠深渊,直接导致其投资环境恶化,投资者纷纷加速撤资

美元收割是阿根廷经济屡遭洗劫的重要因素。美元是美国对阿根廷等拉美国家进行支配的主要工具。阿根廷马岛战败,美国出手美元加息,加快美元撤离阿根廷速度,美元涌入美国三大市,并由此带来美元与黄金脱钩后第一次大牛市,美国赚得盆盈钵满,阿根廷成为头道祭品,更加举步维艰。

马岛战败之后上台的民选政府痛定思痛,认识到民粹主义的危害性,政策重归自由主义,坚持对外开放,经济贸易回归市场,经济开始复苏,曾有可喜之景,到1990年通胀率一度降为零,经济增速达6%

然而,操刀必割,岂可罢休,阿根廷的衰败是美元进行第一次财富收割的结果,之后数十年间美元收割从未停手。美联储通过让美元交替升值和贬值,提升或降低美国银行利息等多种金融手段,导致阿根廷本国货币比索多次崩溃,随着拉美和全球经济危机爆发,阿根廷经济再陷瘫痪,为偿还外债陷入西方国家设置的重重债务陷阱之中,债务和反复发生的金融危机使阿根廷无法保证长期稳定增长,很难从国际市场西方公司获得融资,经济问题积弊难除、病入膏肓。2018年经济救助计划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00多亿美元无力偿还,2020疫情进一步破坏本已薄弱的经济基础。阿根廷始终在苦苦挣扎,经济难有起色,国内矛盾不断激化,国内政局不稳定,接二连三债务违约,国际信誉急转直下,自2020年债务再次违约以来,阿根廷已基本上被隔绝在国际债务市场之外。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美联储单边货币政策乘人之危连续加息,欧洲资本涌向美国,再加上全球供应链不稳定,阿根廷更是处于前所未有的“四高”重症——高通胀、高财政赤字、高外债、高失业率,阿根廷经济再遭寒流。阿根廷央行在2022年内累计增加银行利息达9次,但依旧难以吸引外资,难阻比索颓势,202212月通胀率同比上涨高达94%,为31年来最高水平。

阿根廷距离我们很远,阿根廷“中等收入陷阱的警示于我们并不远。这也更彰显党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的英明,解答了我国为何能成为全球经济支柱及阿根廷等“全球南方”国家振兴的希望:必须坚定不移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定不移引导、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必须长远考量,善于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绝不能犯影响国运的颠覆性战略错误,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迈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

02

加强中阿经贸及人文关系助力阿根廷走出困境


拉美地区亦有谚语:真正的朋友可以从地球的另一头触及到你的心灵。西方和美元靠不住,痛定思痛,阿根廷政府将经贸关系重心调向中国市场。中国和阿根廷51年前(1972年)建交时双边贸易额仅为600万美元左右,2013年两国签署《中阿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建立更加稳固经贸合作关系,贸易额不断增加。2015年中国向阿根廷出口货物总值达47.5亿美元,占阿根廷进口总值的7.5%2021年,中阿双边贸易额达178.3亿美元,同比增长28.3%,是1972年建交时的3000倍。2022中阿贸易总额再创历史新高,225.8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至阿175.3亿美元,自阿进口80.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3.4%64%12.7%。中国主要向阿出口机械设备、电器和电子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摩托车、纺织服装等商品,主要进口其大豆、肉类、原油等商品。

中国仅次于巴西,成为阿根廷第二大贸易合作伙伴,阿根廷则为中国在南美第五大贸易伙伴。2022年初,阿根廷正式加入一带一路倡议,成为第20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同时积极申请加入金砖国家组织。为此,阿根廷得到中国高达230亿美元1400多亿元人民币投资,涵盖基础建设、绿色技术、科技创新等广泛领域。

中阿经贸有很强互补性,中阿加强贸易、投资、能矿、卫生、粮食等领域合作,加大力度促进经贸、人文紧密交往和合作,有助于阿根廷资源要素禀赋优势激发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阿根廷农业畜牧业资源丰富,中国市场容量巨大。阿根廷有世界粮仓和世界肉脯之称,是世界粮食与肉类主要生产国与出口国,阿根廷东北部地区潘帕斯草原的牛肉全球驰名,占到中国进口牛肉18%,欧洲的37%。阿根廷全国可耕作面积高达2700多万公顷,牧场面积更是高达14000万公顷,阿根廷超过一半以上国土都可耕种或放牧,其土地肥沃程度超过我国北大荒。5年来,中国与阿根廷签署了13农产品贸易协议,开辟了阿根廷农产品大量销往中国市场的通路。阿根廷2022年出栏1300多万头肉牛,出口100多万吨牛肉,产大豆4300万吨,出口3400万吨。阿根廷还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2022年产5000万吨玉米,2022年阿根廷大豆、玉米出口额共计318.31亿美元,刷新其国内粗粮出口贸易纪录。中国对大豆有较大需求,一直依赖进口。加强与阿根廷的农牧业及海洋渔业合作,有利于我国大豆进口渠道多元化,备有充裕手段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同样,阿根廷其他农副产品牛肉、海鲜也为中国提供进口多元化,有利多边贸易选择和更价优物美,不受制于人。

阿根廷战略性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丰,为中国制造特别是新兴产业所需。阿根廷铁矿石储量高达11亿吨,石油、天然气亦是阿根廷较丰富能源矿产,煤炭、钾、铍、钼、锑、锡、铝等能源与有色金属成矿条件好,80%矿产资源未开发,高品质的、世界稀缺的高原卤水锂矿储量约占全世界总储量85%以上2025年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锂矿生产国。锂矿是重要战略资源,谁掌握,谁就占得电动汽车市场先机。中企承建阿根廷尤耶亚科盐湖最大蒸发池已经投用,推进阿根廷资源优势、促进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民营企业投资战略资源在加速加大,宁德时代控股加拿大矿业公司股权,主要资产就是阿根廷锂矿项目,西藏珠峰集团与阿根廷萨尔塔省政府签投资协议,总投资17亿美元开发锂矿项目。中阿合作开采锂矿、实现资源和产业互补,布局锂电池供应链和技术生产制造更高质量锂电池,有广阔的互补共赢空间。

中国阿根廷投资广重中之重是基建。阿根廷缺的是投资和制造能力,中阿经贸往来的压舱石是中国巨额投融资和制造业入地,推进阿根廷关键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促进战略领域生产发展,有助阿根廷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工业化转型。中国正在阿根廷开展大规模公共工程建设,中企参与改造升级贝尔格拉诺货运铁路有力串联起阿根廷内陆省份和港口城市,促进其高品质大豆、小麦、玉米等农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中国北车设计制造的地铁列车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地铁投用,还建设安第斯山世界最大的光伏发电基地(118000块太阳能板)、总统大坝等项目。

中阿加快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核电、公路、港口、新能源、矿产、城建、农业、核电等一批新项目为阿根廷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中国公司和阿根廷企业联营体建设世界最南端的“基塞”水电站,生动诠释着“一带一路”合作内涵;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收购多家阿根廷石油公司,成为南美国家的第二石油生产商;温州商帮为先行军的民间商贸极为活跃,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华人便利店、中餐馆和服装店达1多家。

03

加强“人民币+中国基建”互惠互利模式,开拓经贸新前景


国通过一带一路、亚投行、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机制平台,不断扩大在阿根廷、拉美及全球南方国家中的影响力,预示着中国主导的新全球化不可逆。尤其是“人民币+中国基建”成为中阿经贸合作关系鲜明特点,有助于两国更有效、更充分依托“一带一路”等框架深化贸易、投资等领域合作和推进“双循环”发展格局在阿根廷和拉美、“全球南方”的融合深化,并促进阿根廷金融稳定、经济回升和产业转型,实现我国与阿根廷及整个拉美地区、“全球南方”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阻止全球贸易和供应链分裂。

第一,扩大货币互换和发挥人民币清算作用,推进“双循环”统一大市场趋势。加强中国投资和中阿双边经贸合作关系,进一步扩大货币互换额度以满足资本、信用、清算要求。20094月至20231月中阿六次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容量不断扩大,202211月阿根廷人民币清算行服务正式启动,进一步稳定阿根廷金融市场。20231月,中阿正式扩大货币互换协议强化阿根廷已有1300亿人民币外汇储备,使之占阿外汇储备达50%以上,并获得额外350亿人民币以补偿外汇市场操作。

作为拉美地区国家,资源优势与资本劣势并存,强化人民币贸易结算机制,是缓解这一经济增长矛盾的有效措施,是一条新发展路径。扩大人民币互换规模,用人民币贸易结算并不断增持,不仅使阿根廷增加外汇储备、缓解债务风险,有更多外汇干预外汇市场,对冲美联储加息及美元升值,使比索升值,而且有助于释放更大合作潜力,为更多中企进入阿根廷投资提供信心,有助于中阿企业规避第三方货币汇率波动,有效减少汇兑成本,降低汇率风险,摆脱美元-石油体系束缚牵制,促进中阿及中拉贸易、投资便利化,增强、深化和提升人民币在阿根廷和整个拉美地区的支付货币功能、投融资货币功能、储备货币功能,使人民币计价货币功能实现新突破,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获稳固支撑、推进。

不断增强货币兑换和扩大人民币清算深远意义在于,“双循环”在特定区域更展现合二为一的稳定向前拓展特质,所谓“双循环”统一大市场趋势,其核心要义就是用什么货币来支付和结算,随着人民币清算的全覆盖,中阿两国及与整个拉美市场之间的循环就会具备统一大市场的拓展性、畅通性和便利性。

第二,中国基建、中国制造入地增强阿根廷“造血”功能。阿根廷对外经贸总体是顺差,尽管中国是阿根廷第二大出口目的地,但与中国存在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和出口单一的问题,这让阿方深为担忧。

中阿经贸可持续发展,缩小太过悬殊的贸易逆差是合作共赢应有之义,而我国要继续扩大全球经贸交易,特别是对阿根廷这样的有基础、具潜力的地缘国家尤其要有一种不那么依赖贸易顺差的增长模式,通过增强中阿经贸交流互补性、互利性,增强相互依存性、紧密相连性,保证两国经贸发展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支持阿根廷实现提高出口能力和贸易多元化目标,促进中阿经贸合作向宽领域、高质量发展方向加速迈进,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

为此,除了继续扩大中国市场对阿根廷农副产品的准入,加强阿根廷道路交通、核电及清洁能源、可持续发展、物流体系、人居工程等一系列基础设施重点优先建设项目,使阿根廷百姓收入增加,享受更清洁廉价电力,粮食等支柱出口产品物流更便捷降本,为阿根廷民众带来实实在在好处,更重要的是,制造业的发展关系到阿根廷国家经济发展前景,向有助于提升阿根廷出口质量的生产领域加大直接投资,例如能源、矿产、林业、农产品加工业、电动汽车等,通过中国基建、中国制造入地合作的带动作用,增强阿根廷制造业“造血”功能,推动阿根廷劳动生产率与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增长,提高阿根廷工业生产能力和经济质量。通过中阿主导的及与第三方跨国公司合作,避免阿根廷经济金融体系被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控制,努力发展中阿企业合作,立足阿根廷比较优势,确立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并发挥独特作用,逐渐实现阿根廷经济在中心外围构架中的爬升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跃迁,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第三,加强数字经济合作和加快民营电商在阿根廷发展。阿根廷的发展是有一定基础的,其在高科技如核医学、软件及数据科学等方面发展水平较高,又如在数字经济领域,阿根廷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潘帕市场近年来积极布局中国市场,连年参与相关平台的11”促销活动。中阿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加强投资合作有广阔舞台。我国民营经济更具市场经济行为特点,是我国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力军,要鼓励、支持民营电商平台发挥跨境电子商务功能,建设面向阿根廷及拉美市场的商品集散中心和商贸集群,鼓励、支持民营电商平台入地中阿经贸,通过中阿合作推动的良好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覆盖率、较高银行业务水平和不断发展的物流体系,促进中阿企业与大型商超、批发零售市场有效对接,形成产业链、供应链柔性发展体系,精准对接我国和阿根廷及拉美多边需求,为阿根廷电商的更进一步发展提供“肥沃土壤”,推动阿根廷电商快速增长,尤其是中国农村电商模式在阿根廷值得推广,为阿根廷全行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并形成面向拉美和“全球南方”的辐射力和新增长示范。

第四,加强旅游、商务、学术人文往来特别是青年人交往。培育厚植民间友好素质,开展教育交流,加强两国青年人交往,构建长远的、面向未来的中阿关系。阿根廷是最近南极国家,是中国科考探寻南极的前沿出发地,中国在阿根廷内乌肯地区建有第一个海外深空测控站,中阿深入开展南极科研合作,推动中国科技国际影响力和面向未来的战略性谋划。

最遥远的距离亦是独一份锐利异质旅游资源,阿根廷独特的南美风光、欧洲移民文化气质和足球运动、拉丁歌舞等风情,是具备长久吸引力的,有着两国人员深入互赏互学交流的深厚价值,同时,阿根廷也是中国旅游向整个拉美看、向南极出发的一个很好支点、立足地,推动中国旅游业向阿根廷纵深发展,要着手建立旅游邮轮专线和航空直航,启动电子支付及人民币落地使用等便利化方法,促进更多中国游客到访阿根廷、了解阿根廷,通过拓宽人文交流及民间交流增进两国人民传统友谊,营造两国经济共同发展的良好文化沟通氛围。


数据未注明的均据新华社





杨枝煌:新发展格局下提升加工贸易产业链五个维度

2023-02-23

陈柳:为何民营企业政策获得感不强?

2023-02-21

江静、张冰瑶:发挥统一大市场下中央主导型产业政策的作用

2023-02-1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阿根廷   经贸   拉美   美国   中国   陷阱   前景   人民币   收入   美元   国家   贸易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