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消费,刺激经济,拉动内需,专家盯上了农民工的钱袋子

提高警惕,时刻保卫好自己的钱袋子。最近,有专家打起了住房公积金的主意,说那钱趴在帐上闲置了可惜,建议移到养老保险里面去投资。话音未落,又有专家把目光盯上了农民工的钱袋子,让人不寒而栗。

这位专家是谁呢?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他说“其实如果说看一些城市农民工群体,他们的收入并不低,往少了说是5000元,干的好的是1万元,甚至更多一点的都有,像两百万元的郊区房,他们当然负担不起,如果是一百万就有盼头了。我们的农民工群体,如果说一个月收入一万五千块,加上老家还有的资产,他们还是负担得起的”。

张教授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目前城市里面有许多剩余房产,只要把农民工群体鼓动起来进城消费,就可以刺激经济,达到拉动内需的目的,让泡沫经济变得不泡沫。

我也出身于农村,只是从小就绕出了那个封闭而又贫穷的小山村,最终在城市里安营扎寨。我的许多亲朋好友依然在农村,大部分人就是张教授话中所说的农民工。他们大多在经济活跃地区和沿海城市务工,他们干的是最脏最累最苦的活,每年基本上就是在春节时回家一次。他们每月的收入到底如何呢?正如张教授所说低的五六千,高的一万多。如果一家几口在外面务工一二十年,一百来万的积蓄还是有的。这个数据充分说明张教授还真不是信口雌黄和无中生有,是经过了一番调查研究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农民工好不容易有了点闲钱,凭什么要进城去购买房子?房产过剩和泡沫经济是政府决策者胡乱拍板,还有好大喜功和突出政绩所导致的,凭什么叫农民工来当那个替罪羊?填这个窟窿眼呢?难道因为农民工是弱势群体,就活该让人摆布来摆布去吗?

我想对张教授说一句,尽管农民工文化不高,头脑没有你们复杂,但他们并不是傻瓜蛋子,也会懂得算账。花一百万到城里购买一套鸟笼子大小的房子,每月还要交纳物业管理费,车位费,网络费,水电燃气费,子女择校费等等,他们不是在花钱买享受,而是在烧钱遭折磨。在农村只要花费五十来万就可以建一栋别墅了,而且交通不堵塞,呼吸的是新鲜空气,没有嘈杂声,吃的是无公害粮食和瓜果蔬菜。张教授你说农民工会傻到放弃农村如诗如画的生活,进城来受苦受难吗?

其次,农民工的钱还有许多用处,要送儿女读书,为他们成家立业,帮父母亲养老送终。等到这些人生大事都做完了,农民工也就年迈体弱一身的疾病了,再也不能外出务工了。剩下的那几个钱恨不得一分掰成二分用,城里人每月有养老金,而他们只能自己养自己。

我真不明白那些专家为什么整天盯着老百姓的钱袋子。老百姓心里有杆秤,什么事情可以为,什么事情不可为,他们都跟明镜似的。你们再忽悠,把这件事情说得天花乱坠,老百姓依旧不为所动。尤其是农民工,他们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而是通过流血流汗流泪换来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农民工   袋子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养老送终   专家   泡沫经济   内需   老百姓   群体   教授   城市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