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乒乓》,你不知道的前世今生

八十年代末,兵败汉城。九五年,崛起天津。

而我,在二一年,开始了解中国乒乓。在二三年,记录《中国乒乓》的人物志。

1989年世乒赛男团决赛,中国队以0:5惨败给瑞典,失掉了保存8年的斯韦思林杯,男单、男双和混双冠军均被其他国家夺得,“世界乒坛霸主”尊严扫地,国乒陷入低谷。

一、戴敏佳(原型:蔡振华)

他被称作中国乒乓球的掌门人,对中国乒乓倾注了满腔热血。谈及国乒的变革、严厉的执教手段,蔡振华无愧于对国乒的拳拳之心,无憾于自己的乒乓生涯。在紧要关头,国家队一声召唤,蔡振华带着怀有身孕的妻子,从意大利回到了北京,担任国乒男队教练。满腔热血,带领国乒重振旗鼓。用发展的眼光,敢于起用新人、锻炼新人,蔡振华是个先行者,这也是国乒能打翻身仗的一个主要原因。“双子星”刘国梁和孔令辉闪耀世界乒坛,就是蔡振华最杰出的“作品”。

场边指导的蔡振华和队员马琳


二、双打冠军 黄昭(原型:王涛)

在困难的日子里,一位出自军旅、身材不高、身形略胖的左手球员,成为国乒男队中为数不多的亮点,他就是王涛。

1991年世乒赛混双冠军,1992年奥运会男双冠军,1993年世乒赛男双、混双冠军,1995年世乒赛男团、男双和混双冠军……在那段最艰难的日子里,王涛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延续着属于国球的荣誉,更为国乒之后的复兴,铺下了一级级阶梯。

三、三朝元老 白民和(原型:马文革)

1995年,马文革在家门口帮助中国乒乓球队重夺第43届世乒赛男团冠军,第43届世乒赛后不久,马文革选择了前往德国打球,好像是命运使然,与天津乒球断绝了多年联系的马文革又回.来了,2005年代表天津男乒征战第十届国运动会,2007年他又加盟浙商银行-天津乒乓球队,重归天津队麾下,就像众多外海游子一样,即使走得再远,心中也永远割舍不掉对故乡的思念。

四、秘密武器 龚枫(原型:丁松)

从一个热爱乒乓的少年,到世界冠军,经历过消沉,也拥有过辉煌。当年,他以出众的发球和发球抢攻、变幻无常的旋转变化、神出鬼没的削中反攻令众多高手落马,是乒坛的“怪球王”“魔术师”。三次获得世界冠军。以变幻莫测的削球进攻打法著称,并将削球反攻打法发展为“攻削结合”,是第43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击败瑞典队获得男团冠军的奇兵和功臣。

五、乒坛双子星 董帅和侯卓翔(原型:孔令辉和刘国梁)

孔令辉是集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单打大满贯运动员,11次获得世界冠军,有“乒乓王子”之称。他与刘国梁开创了男子乒乓“双子星”时代,2006年退役。

刘国梁6岁开始打乒乓球,直拍近台快攻打法,是中国第一位集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单打冠军于一身的男子大满贯运动员,曾11次获得世界冠军。2003年他开始执教生涯,2016年里约奥运会时,因国乒战绩出众,加上网友封的“不会打球的胖子”的戏称,让这位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就包揽双金的体育明星,20年后又在网络上爆红。


我们不去评价中国男队为何走到今天这般田地,是固步自封、闭门造车?还是皇族当道?但不可否认,“乒坛双子星”执教期间也始终尽心尽力为国球输送人才。

乒坛常有大满贯,世界难得双子星

何谓时代,就是那些骄子们曾经交相辉映过的岁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男队   中国   乒乓   乒坛   男团   男双   混双   世乒赛   天津   前世   今生   冠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