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关隘遗址探秘之潼关的前世今生

潼关,在我早先的记忆中,跟很多人一样,感觉她就是一个普通地名的概念。至于历史中那些关于潼关的往事,似乎跟现在的潼关已经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她曾经的古关遗产早已消失殆尽,加上如今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更加使得潼关没有了往日雄关虎踞的气势和地位。

直到我有机会在潼关工作生活了一段时间,怀着对历史的记忆和对古迹的寻访,才有了对潼关,尤其是古潼关的历史有了一些粗浅的了解。

潼关位于秦、晋、豫三省交界地带,西面跟陕西省华阴市接壤,北面与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的风陵渡隔河相望,东面与河南省灵宝市为邻。

潼关,成为驰名中外的古关隘,是因为她绝无仅有的地理条件:南依秦岭,北濒黄河,同时黄河、渭河、洛河三河在此交汇后,水面宽阔,水流湍急。历史上,只有一条沿着黄河自西向东的狭窄沟道,成为唯一通过潼关的必经道路。

鸟瞰古潼关(拍摄于2014年)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是元代张养浩在他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对潼关险要地形的描写。意思是说,潼关南有巍巍秦岭,北有滔滔的黄河,山河雄伟,地势险要,构成了一道天然的地理屏障。

历史上的潼关,因为其地理位置易守难攻,同时又是连接华夏文明东西部的交通咽喉,因此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价值。这使得她与位列山海关、嘉峪关、雁门关等中国古代十大名关之首。

古潼关西门(资料图片)

潼关,早期又名“桃林塞”, 东汉末年,曹操为防关西兵乱,在建安元年(196年)开始设置潼关。

由于潼关重要的军事价值,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据有史可考的大小兵事多达八十余次,历朝历代,均有重兵驻守,因此,留下了众多的战争遗迹。

三国时,曹操出兵西征,和马超军队在潼关相遇。两军激战,马超依地利大败曹军,曹操“割须弃袍而逃”,马超“挺枪跃马,紧追不舍”。追至一棵槐树下时,曹操绕树而跑,马超举枪猛刺,“误中槐树,拔枪不出”,曹操才乘机逃走。这就是后世闻名的“马超刺槐”,据当地人传说,潼关古城遗址不远处,曾经有一棵古槐树,就是当年马超刺曹的那棵槐树。这个传说无从考证,但那棵槐树是找不到了。

曹操与马超潼关大战(资料图片)

隋末唐初,李世民率军东征,进攻洛阳的王世充,窦建德,曾屯兵潼关。现今潼关县东南约10余公里的太要镇的窑上村,相传是唐初秦王李世民屯兵养马的地方,也就有了这个地方的名字——“秦王寨”。

相传秦王李世民潼关屯兵处(拍摄于2015年)

其他诸如安史之乱,安禄山与哥舒翰潼关大战;唐朝末年,黄巢巧入潼关之战;明朝末年,李自成潼关南塬之战等,数不胜数。

近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潼关与日军激战,阻止日军渡河西进,从而使日军的侵略铁蹄止步于此。

中国军队潼关抗战(资料图片)

潼关抗战时期留下的碉堡(拍摄于2015年)

历史上的潼关,几经改建和扩建。清朝在明城墙的基础上增修扩建,才有了“北临黄河,南跨凤凰、麒麟二山,东断东西大路,临黄河南延上麒麟山;西断东西大道靠河南沿上象山。城门开六处,每处各有两洞,中有瓮城相连”的规模。

古潼关东门称“金陡”,西门称“怀远”,南门有两个,东边的称作上南门,西边的称下南门。北门也有两个,靠西边的是大北门。设南北水关门两个,潼水穿城而过,经潼津桥注入黄河。

古潼关(资料图片)

民国时的潼关城内建有金陵寺、钟楼、望河楼、吕祖庙、阅书楼、象山祖师庙及牌坊、楼阁等,古称“金碧辉煌,映映川原”。

上世纪50年代,因修建三门峡水库,满足蓄水要求,根据当时人们的估计,老城所在地太靠近黄河,于是被划进了淹没区,潼关老城被迫选址搬迁,城内许多建筑被拆毁,古潼关遗迹遭到严重毁坏,到后来就只剩黄土残垣。“潼关”已经成为一个名存实亡的历史名词。

五十年代潼关老城搬迁时的场面(资料图片)

古潼关西门遗址(拍摄于2015年)

古潼关城墙遗址(拍摄于2015年)

进入21世纪,中国的经济建设如火如荼,各方面发展日新月异,潼关再次迎来文旅产业发展的春天,古潼关的遗址旧貌换新颜,在下当地政府、民营企业家共同努力,部分恢复了古潼关的原貌,并且将古潼关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将这里建设成为了一处文化生态旅游景区。

潼关古城景区(参考景区公众号图片)

潼关古城景区(参考景区公众号图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潼关   秦王   遗址   秦岭   象山   关隘   黄河   槐树   景区   日军   前世   今生   图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