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牵动新就业 新职人当把握“薪”机遇 - 特评

文 |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赵鑫


据报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净增了158个新职业,其中首次标注了97个数字职业。


新职业就像一面镜子。从宏观上看,既反映了当前经济的新气象,也昭示着未来经济的新方向。这次标注的97个数字职业占职业总数的6%,说明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与之相配套的人才供给更加趋向职业化、专业化。从产业分布看,大部分数字职业集中在数字技术应用业领域、数字化效率提升业和数字要素驱动业领域以及数字产品制造业和数字产品服务业领域,这说明数字经济作为引擎的作用凸显,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结合得更为密切。


从中观上看,新职业诞生背后是新业态的蓬勃发展。比如由直播带货兴起的“大数据分析师”职业,他们通过专业化采集分析挖掘等方式,让数据开口说话,更好地帮助品牌调查市场,已经成为电商行业的“标配”人才。当然,新职业反过来也会催生新业态、新场景。未来,“大数据分析师”会更深融入城市大脑,也会走向田间地头,为智慧城市、智慧农业带来新的可能。


从微观上看,新职业将为个人打开更大就业空间,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一方面,此次数字职业被标注,意味着相关职业受到官方认证,今后将会纳入更加规范化的管理之中。不论是职业标识标准的设定,还是职业发展通道的搭建,都会步入“快车道”,这既有利于就业者进入新职业,也能给予从业者更明确的职业发展预期。


另一方面,新职业“薪动力”更足。从此次被标注职业的薪资上看,数字职业前25%的从业人员,最高平均年薪可达54.1万元,最低也有13.6万元,而排名第一的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年薪中位数高达48.7万元。这说明此次被标注的新职业对于劳动者来说不只是一次职业选择的拓展,更是对优质工作机会的指向。实际上,就业本身就是一头连着经济大势,一头连着万千家庭,新职业可以视为个人就业选择的风向标,在新风口上,个人发展机遇将会被放大。


当然,在对新职业叫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成长的烦恼”。即便职业是“新的”,但技能的精进却需要时间的累积。当前新职业的方向已经指明,亟需布局相关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在学校配置师资开展课程,政府也应为劳动者提供社会培训,同时配套保障新职业从业者劳动权益的政策措施,让新职业新人才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新职业   业者   劳动者   连着   机遇   领域   数字   职业   人才   数据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