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54枚金牌,从亚洲飞人到赛场逃兵,刘翔怎样才能被原谅?


打破黑人笼罩的田径运动场,创造无数辉煌的“黄种人”,刘翔的成功是偶然的吗?舆论的炮轰之下他又承受了多大的压力?从“刘翔欠我们一个道歉”到“我们欠刘翔一个道歉”,风向为何突然转变?本期文章我们就来聊聊“飞人”背后的“罪与罚”。

2004年,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在雅典奥运会上成功夺金,令全世界为之侧目,“飞人”的称号不胫而走,一夜之间传遍国内的大街小巷。不仅是国人为他感到骄傲,甚至整个亚洲范围内的黄种人都对他给予厚望,称他是真正的“亚洲之光”。

然而期望越大失望越大,2008年就在自家门口,刘翔倒在了赛场上,一时间无数的质疑和谩骂铺天盖地倾盆而下,“影帝”、“逃兵”的标签立刻不由分说的贴在了刘翔的身上,甚至有人大喊:“就是爬,他也要爬到终点线”。身披无数荣誉,手拿54块金牌的“飞人”,战胜了无数的强敌,却没能在国人的口诛笔伐下幸免于难,这种无奈和苦楚,或许只有他自己心知肚明。

说起刘翔的成功与跌落神坛,其中的故事颇具传奇色彩。1983年,刘翔出生在上海的一个普通家庭,换言之,他不是体育世界出身,也难谈的上有异人的体育基因传承。小时候和很多淘气的男孩子一样,最喜欢的就是跑跑跳跳,据说一次在工地上和小伙伴打赌比试跳跃能力还差点命丧石灰池,可没少让刘家父母担惊受怕。

为了消耗掉儿子过剩的精力,老父母只好将他送去练习跳远,也就是这个决定,一连引出了他生命中的“三大伯乐”,运动员的职业生涯由此展开,当然了,命运也就此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7岁那一年,在一次地方上的短跑比赛上成绩出众,直接赢得了教练钟锁贵的青睐,而他也是刘翔运动生涯的启蒙老师。在被选进田径队后,获得了大量系统性的训练,一直到4年级的时候,被第二位伯乐顾宝刚看中。顾宝刚认真研究了刘翔的长处和不足,并最终建议他转向跨栏,事实证明这一决策是非常明智的。

几个月后,刘翔成为队伍主力,天赋异禀的他几乎能把各种从书本上和教练口中学到的知识第一时间应用于实战中。1996年,收获了人生中第一块金牌,极大的增强了自信心,也开始许愿要为跨栏运动付出青春与汗水。

3年后,刘翔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伯乐,也是一辈子的恩师和挚友——孙海平。

说起孙海平的一众弟子里,最早成名的可不是刘翔,而是有“亚洲拦王”之称的陈雁浩,上世纪90年代国内110米拦的几乎所有金牌都是被他垄断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孙教练的识人功力有多么的恐怖。

孙海平一眼就看出了刘翔是埋没在沙砾中的真金,是天生的可塑之才,未来即便是在国家队中也一定会取得傲人的成绩。当然了,天赋归天赋,实力还需要用汗水和努力来浇灌。进入国家队后,刘翔夜以继日的进行前所未有的高强度训练,多次体力透支,为此还引来了刘母的不满。顶着内外的巨大压力,教练孙海平开始用更专业和更科学的方法来训练这位得意弟子,就这样实力得到了踏踏实实的增长,只待迸发的那一刻。

2001年,刘翔在全运会上成功击败师兄陈雁浩,接过田径主力大旗,也是从这一刻起,他觉得自己可以挑战一下更大更远的目标,心中有了冲击世界冠军的想法。有想法是好的,可如何实现是个大问题。他开始了常人无法想象,近乎地狱般的训练。

“皇天不负有心人”,2002年的田联大奖赛中,刘翔以13秒12的成绩打破亚洲记录。众所周知,田径项目素来是黑人的天下,而黄种人被认为是“最不适合”该运动的人种,事实上在刘翔之前,国际赛场上也鲜少能够看到第一梯队的黄种人选手。不过刘翔的出现,让“黄种人跑不快”的桎梏开始动摇了。

用他自己的话说:“黄种人凭什么就一定跑不快呢?”带着这种憋屈,刘翔誓要改变现状。

时间来到了2004年,这也注定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年。意气风发的黄种人闯入到奥运会110米拦的总决赛,并且最终以12秒91的成绩战胜了一众世界一流选手,成功摘金,更关键的是他还直接刷新了该项目的奥运会最高记录。一夜之间,刘翔成为了中国人的骄傲,成为了整个亚洲为之沸腾的焦点。“中国有我,亚洲有我”成为了年度经典,即便是几十年后的今天回过头看,也难免热泪盈眶。

2006年,刘翔再次以12秒88的好成绩打破世界记录,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一个又一个奇迹。然而古语有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奇迹之下,盛望之下,刘翔也注定要承受更多常人无法体会,也无法理解的压力。

2008年备战奥运期间,他无疑成为了中国运动员中夺冠呼声最高,外界最为关注的一位,在几乎所有外人眼里,刘翔再创辉煌,再创奇迹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只有他知道辉煌的背后付出的是什么。一次次奇迹带来的不仅是荣誉,还有数不胜数的伤病,高强度的训练给关节带来了巨大的损害,虽然每次尚能治愈,可强大的后遗症根本是正常人难以承受的。

2006年,刘翔因为伤病错过了两场锦标赛;2008年奥运前夕伤病复发,只好在前哨战中退赛,不久后田径队宣布,因跟腱炎已经无法恢复到往日的正常水准,而此刻距离北京奥运会正式开赛不足一个月的时间。事后教练孙海平回忆:“看着他日复一日的进行康复训练,一次次不断的摔倒,心中无比的纠结,他想在家门口为国而战,但身体确实已经到达了极限。”采访的最后,孙海平说出了一句撼人心扉的话:“刘翔说就算倒也要倒在田径场上!”而此时这位铁血教练的双眼中已经泪光闪动了。

2008年,人们看着身带“1356”号牌的刘翔一瘸一拐的走下赛场,忍不住站起身竖起中指并且愤怒的口吐芬芳,“曾经人们有多爱他,现在就有多恨他”,在各种阴谋论和恶意谣言的撺掇下,短短几分钟“逃兵刘翔”、“影帝刘翔”的话题就登上了热搜。然而作为当事人,并没有说什么。

2012年,他在万众瞩目下再次登上赛场,遗憾的是跟腱断裂迫使他再次倒下,这次和2008年黯然退场不同,他单脚跳到最后一个拦位俯身亲吻,之后坐着轮椅离开。他知道自己已经29岁了,自己一生将无缘奥运,一次亲吻也是最后的告别。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个动作观众并不买账,纷纷指责他是刻意作秀。“假赛”、“刘翔欠中国人一个道歉”的话题再次登上热搜,这一刻,似乎没人再去关心昔日的辉煌和成就,两场比赛的失利就让他一夜之间成为了“千古罪人”。然而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假如你是一个运动员,会不想取得一个好成绩吗?会不愿意为家乡,为祖国增光添彩吗?

其实在我看来,对于一名职业运动员而言,最痛苦的不是被强大的对手击败,而是因为自身的原因无法参赛,这意味着此前几乎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都将功亏一篑!刘翔承受的痛苦,忍受的压力,还有心中的不甘,其实外人根本无法理解,更不会有人此刻还去关心他为了这份事业付出过多大的努力。

2015年,在粉丝的泪水中,在舆论的质疑中,刘翔宣布正式退役。面对镜头,他没有指责,没有埋怨曾经中伤过自己的人,他微笑着讲述自己对于跨栏运动的梦想,言语之间我们能够感受到的只有满满的不舍与自责。

都说“时间是治愈一切的良药”。到了2020年,当年舆论风波的当事人也都逐渐成长和开明起来。这一年,刘翔应邀参加了一档公益节目。在拍摄过程中有孩子天真的提问,他说出了让所有观众深思的一句话:“我想永远停在21岁”。透过镜头,我们看到了一张昔日无比熟悉的面孔,他阳光、灿烂、温柔,仿佛时间再次穿越回到了赛场上。

节目播出后,舆论风向大变,“我们欠刘翔一个道歉”成为了社交平台的热议话题。对此,接受采访的刘翔只是微笑的摇着头表示:“我只是跑得快一点”。没错,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大男孩,如今已经被岁月磨平了棱角。

如今他已经极少出现在公众视野内,我们只是知道回归普通人生活的他幸福而知足,或许只有在偶尔提到跨栏运动的时候,人们才会想起这位曾经为祖国赢得无数荣誉的优秀运动员。

好了,今天咱们就聊到这里吧。大家对当年的“退赛”事件怎么看?在你心中他是“逃兵”还是当之无愧的“飞人”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逃兵   亚洲   飞人   赛场   伯乐   跨栏   田径   金牌   教练   成绩   黄种人   刘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