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禅师,3700米海拔,创一方净土!众生:他是最孤独的康巴真佛

他,一介藏族僧人,凭几之力,从0到1,历时19月,携8000藏书,一砖一石,竟在3700米海拔之地,创一方高冷净土,令人不敢置信,堪称奇迹。这一番壮举更引得一方孩童众生顶礼赞叹:“他创造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口,他是我们心中最孤独的一方真佛。”


然而,如此意义非凡,受人敬佩之宏愿竟是他在一场天灾劫难下的一朝顿悟。


他即是康巴汉子,95后藏族僧人,久美。


这里是四川甘孜州康定市塔公镇3700 多米的草原之上,天地间,这里有着一座孤独高冷的唯一图书馆,纳朗玛社区图书馆。接下来,让我们走入这间特殊的净土,去了悟它与久美僧人,与一方水土间的殊胜因缘。


“为何一介穷困僧人,要在这了无人烟,稀薄严寒之地,造这么一间看似毫无意义,万般特别的图书馆?”


或许,随我了解之后,您也会如我一般心生敬佩。原来,这一切,是如此意义非凡。


1995年,一户并不富裕的牧民家庭,一声啼哭响彻天地间,一名地道的康巴汉子就此降临,自此开启了一生之命。


未来人生也好似冥冥中定下了命数,在这浩瀚天地间与牛羊结伴,过着放牧般的生活,以此承载牧民之家特别的生存之道。


这里的牧民无法接触外在的世界,一辈子放牧生活,早已成了生生世世不变的法则。


然而,男孩的命运却如老天自有安排一般,这一生好似有着属于自己的天命。他竟这么顺应天意的走上了一条特别的人生之途。


茁壮成长,匆匆7年,一恍而过。7岁之龄,还未历经世事,本该怀揣美好梦想,于这绝美草原之景中感受童年。然而,男孩此时,或许有一颗莲花之种莫名在心中深深扎了根。又或许,这早已成了一方水土牧民穷困之下的新生路。


男孩7岁这一年,当即与父母分离,一朝遁入寺庙之中,学习佛法。随即,又辗转于苏州寒山寺佛学院学习汉传佛教。


如此一来,了却了男孩牧民世俗之途,未来属于久美僧人的漫漫佛路拉开了帷幕。


万万没想到,这一人生的转折与决心,这漫漫修行路,竟彻底改变了一介牧童一生之念。


从川西高原至江南之地,绵延2000多公里,久美以佛法为器,就这么走出了心中永恒不变的大草原。更广阔的世界,示现眼前,令他大为惊叹。


原来,天地之间,竟还有这样日新月异,变化多端的新世界。


这世间之境,竟如甘霖不断浇灌久美心中那颗莲花。这一路浇灌,一路修行游学,修出了久美慈悲为怀的佛家本心,更令一思一念,萦绕心头,久久无法忘怀。


“家乡更多的新一代牧民,该如何去了解这个变化的世界?”


这样的念想,成了久美的执念,却不知该如何解答。


殊不知,一场人间劫难,如晴天霹雳,毫不留情轰然落下,就这么成了这悲痛下的无声解答。


也就是这场劫难,使得久美毅然决然创下宏愿。


这宏愿之举,常引得人们倍感困惑“简直不可理喻,毫无意义”


然而,这宏愿,却彻底改变了一代人的人生之命。


2014年,久美的家乡四川甘孜康定县6.3级塔公地震爆发。万千牧民陷入困境。


此时的久美僧人还远在苏州寒山寺修行。听闻噩耗消息,可谓万般焦急。随即,毅然决然返回家乡,一头扎入了 救援行动之中。


久美以佛为法,承载慈悲为怀之大念,救父老乡亲于水火之间。


短短一个月,分发救援物资无数,声声乡亲感谢之言不绝于耳,更是走访乡邻达1500余户。


在乡亲们眼里,他如真正佛菩萨,做着普度众生之举。然而,在久美眼中,却是另一番景象,心中已是另一番道念。


他看到的并不仅仅是困于灾难下哀嚎的乡民,而是整个族人穷苦下的症结。


“这里的祖辈,一代一代,循环往复,从孩童开始,就把草原的天与地当成一生的目标,甚至他们一辈子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是怎么样的,这里的一切与700年前的状态是一样的。”


“如果再这么循环下去,这里的教育将永远落后,这里的生活将永远不会改善,这里将与外在社会永远脱节。”一系列长远宏观之念在久美心中徘徊。


一番决心,从久美心间油然而生,那颗莲花之种终于绽然开放。他知道,他得做点什么了。


他决定不再返回寺庙,随即毅然决然支起一简陋帐篷。


“这里的孩子本应去了解外面的世界,未来能够走出去,从而找到自己想要的人生目标。”久美带着这份信念,更是邀请有知识的朋友前来为这些孩子们讲课,讲述外面世界的样貌。


一名名好奇的孩童纷纷前来,久美这一番行为,倒也吸引了多达70多名孩童前来倾听学习。


这帐篷就这么成了一间小小的帐篷学校。平时,就会免费向孩童们开放学习,更会为孩子们供上餐点。虽然,有时只有简单的土豆。


但,孩子们一边吃着土豆,一边能够了解外面精彩的世界,可谓欢喜不已。


然而,随之而来的困难也令久美僧人陷入深思。


帐篷毕竟简陋,常常风沙不断,呼呼作响。更因恶劣天气导致孩子们无法专注,甚至陷入危险。


“必须有一个更舒适安全的环境才行。”


这一念,又在久美僧人心中翻滚,成了执念,彻夜难眠。随即心生决意,犹如接下天命,可谓坚如磐石。


“我要建一所真正的图书馆。”


这一念脱口而出,却引得所有人目瞪口呆,倍感质疑。


“别多想了,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不可理喻,痴人说梦,毫无意义。”


附近村民听闻久美僧人,有这样的念想,自然纷纷劝其放弃,竟没有一人看好他。


此时的久美,身无分文,一没人脉,二没资源钱财,更对建造知识一窍不通,仅仅靠着一腔热血便要在几千米海拔之上,极端恶劣风沙之下,徒手造一间图书馆。这样的情况,换作你我,也定会觉得这僧人有些天真了。


然而,谁也没想到,久美往后一系列宏大之举,却令所有人不敢置信。这一介穷困僧人竟凭一己之力,创了奇迹。


纵使万般困难,久美不愿放弃。


没有钱,他日复一日,研发青稞酱筹措钱财,一分一分积攒。卖一点,攒一点,动土一点。


不会技术,他则日复一日,从最基础开始,自学建筑设计,自画图纸学习。历经千辛万苦,图书馆先于纸面示现于世。


随即,久美二话不说,不辞辛劳,一砖一石,凭一人之力,搬运建造。每块石头,最重高达三百多斤,他未曾抱怨。更何况这还是高海拔之地。


日复一日,久美恍如接下人间大任,从0至1,一砖一石,3700米天地间,一座唯一的图书馆,渐渐成形,拔地而起。


图书馆没有过于华丽的外表与风格,在绝美背景中融为一体,承载着8000本藏书,更延续着久美所赋予的特别意义。


这一孤独一人的创院之修行路,历时整整19个月。久美僧人终成正果。


700年间,这里延续着藏族游牧民族的天地生存道。如今,他们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所图书馆。取名为纳朗玛社区图书馆。


往后之日,孩童们在这里安心读书,各取所需。他们背后是美丽的雪山盛景,手中是读得入迷的浩瀚书籍,心中早已飞跃这巍峨雪山,装满了全世界的精彩。


不仅如此,久美与朋友时不时会指导孩子们,回答他们好奇的每一个问题,更邀请各方志愿者开设美术课,音乐课,自然课等课程。


这一切,没有资格要求,全然免费开放。


只为不遗余力,将外界的一切在孩童们心中示现。


就如久美所说:“让孩子们知道,外面的世界,远远比他们想象的更精彩……让他们有更多的人生追求和选择。”


而久美这一番作为,自然引得孩子及一方乡邻心生赞叹。


孩子们说出了寥寥一言心中愿望,或许成了这一方世世代代,历经百年的夙愿。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这不仅是一间图书馆,更成了草原上最重要精神之窗,联结着外在与故土,感恩久美师父。”


这即是一方藏族僧人,人们心中孤独而纯粹的康巴真佛,久美僧人的一生之愿。


这里即是立于千米之上的纳朗玛图书馆,有人称它为世上最高冷孤独的图书馆。


而在我看来,它早已是那离天堂最近,最具庄严纯粹的一方净土了。


这即是最大的意义吧。




对于久美与这间图书馆,您又有什么样的观点呢?一起来讨论吧。

素材灵感来源于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 第一集《我们的图书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6

标签:甘孜   藏族   宏愿   禅师   牧民   僧人   引得   孩童   净土   海拔   帐篷   众生   图书馆   孤独   心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