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识药》清热解毒药之败酱


哈喽,大家好呀,又到了疏调学派的科普小课堂——神农识药的时间啦,今天是《清热解毒药》系列的第十九期。我们就从清热解毒药的第十九味药败酱继续给大家介绍了。


败酱,性凉,味辛、苦。入肝、胃、大肠经。


神农本草经》记载:

败酱,味苦平,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马鞍热气。一名鹿肠,生川谷。


本草纲目》记载:

败酱,苦菜、泽败、鹿肠、鹿首、马草。(根)苦、平、无毒。主腹痈有脓、产后恶露、产后腹痛、蠼螋尿疮。


本草崇原》记载:

败酱,气味苦平,无毒。主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马鞍热气。败酱味苦性寒,故主治暴热火疮赤气,而疥瘙疽痔,马鞍热气,皆为火热之病。马者,火之畜也。《金匮》方有薏苡附子败酱散,亦主肠痈而消热毒


各家论述:

①《名医别录》:败酱,除痈肿,浮肿,结热,风痹不足,产后疾痛。


②《药性论》:败酱,治毒风顽痹,主破多年瘀血,能化脓为水。及产后诸病。止腹痛余疹、烦渴。


③《日华子本草》:败酱,治赤眼,障膜,胬肉,聤耳,血气心腹痛,破症结,产前后诸疾,催生、落胞,血运,排脓、补瘘,鼻洪吐血。赤白带下。疮痍疥癣,丹毒。


④《本草蒙筌》:败酱,除肿痈排脓散血,破痈结催产落胎。去疽痔疥瘙,却毒风痿痹。鼻洪吐血能止,腹痛凝血可推。


⑤《新修本草》:败酱,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马鞍热气。除痈肿,浮肿,结疾痛。


败酱


败酱为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的干燥全草,因其气味腐臭而得名“败酱”。败酱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其味辛、苦,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之功,可用于治疗肠痈、肺痈、妇科脘痛、燥热便秘、痢疾、产后瘀血和疔疮肿毒等症。败酱化学成分以三萜皂苷类居多,也有环烯醚萜类、香豆素类、甾醇类、黄酮类 、挥发性化合物等。


败酱具体运用小提示:

1、败酱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其中的黄酮类是抗氧化主要活性成分,且其中的挥发物、酚类、多糖及木脂素类均有抗氧化活性)


2、败酱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能增强网状细胞和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抗体形成,提高血清溶菌酶的水平,从而达到抗菌消炎的目的)


3、败酱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和皂苷类成分,其机制可能是影响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4、败酱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制剂对伤寒杆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5、败酱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败酱草多糖AP4在体外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


6、败酱具有一定的保肝利胆作用。(其煎液有促进胆汁分泌作用,其中的皂苷类化合物还能提高血清转氨酶的活性)


7、败酱具有一定的刺激造血作用。(其可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白细胞的数量)


8、败酱具有一定的镇静安神作用。


特别注意:久病胃虚脾弱,泄泻不食之症,一切虚寒下脱之疾,咸忌之。


败酱图示


凡良药大多都有一些传说故事,败酱自然也不例外,今天小师弟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知道的故事吧。


相传有一位郎中手拿摇铃云游四方给人治病。他路过一处村庄,恰逢一家人正办丧事,众人正抬着棺材往墓地走。细心的郎中发现地上有滴滴鲜血的痕迹,便随棺而行,直至墓地。询问后方知棺中是一成年女子,因下体出血不止而死


郎中认为鲜血淋漓,从棺而出,也许还存一线生机。家属一听还有救治希望便立即开棺。郎中即用一种无名小草,浓浓地煎了汤给病人缓缓灌入,一个时辰后,出血停止,人也慢慢苏醒,后经一番治疗就渐趋康复了。

败酱


那么,今天的神农识药就到这了,希望大家喜欢,有任何问题或意见可以在后台留言,我们每一条留言都会看的哟~下期节目再见。


参考文献:

[1]任天航,赵琳,韩丽颖,刘莹,牛野,谢明.败酱本草考证[J].亚太传统医药,2020,16(12):92-95.

[2]王立军,李运景.败酱草的本草考证[J].中草药,2004(06):101-102.

[3]范宇,沙冬梅,沙马里牛,兰建龙,海来约布,曲别军长,阎新佳,刘圆.白花败酱草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22,47(22):6005-6019.

[4]罗霄,代琪,杨小艳,黄晓刚,王永康.败酱草与混淆品种标准研究[J].中国药品标准,2018,19(05):330-335.

[5]陈淑玲,韩亮.败酱草的现代研究进展[J].广东药科大学学报,2017,33(06):816-821.

[6]陈金鸾,王翠竹,李平亚,韩红祥.败酱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特产研究,2014,36(03):59-62.

[7]崔文燕,刘素香,宋晓凯,刘岱琳,张铁军.黄花败酱草和白花败酱草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药物评价研究,2016,39(03):482-488.

[8]杨柳,姜海,王雪莹,刘畅.黄花败酱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2,29(04):169-172.

[9]王瑞俭,孙宝民.黄花败酱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7(02):47.

[10]张一芳.败酱草研究进展[J].中药材,2009,32(01):148-15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神农   败酱草   本草   黄花   郎中   研究进展   热火   产后   活性   作用   解毒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