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不得不入的泥潭!有啥不一样的走法

自从美丽国对我国实行了芯片禁令,不少人都在喊话华为,希望华为自己下场造芯,似乎华为是万能的,只要华为下场了,芯片就不再是问题。

事实上任正非以及华为一众高管都很冷静,甚至曾在一些非正式场合有过明确表态,华为不会自建芯片厂。

有人开始猜测,究竟是不愿还是不能?事实上这两个答案都不算错,如果简简单单投入几个亿花个几年时间就能搞出来,那自然谁都愿意下场,又何需把希望只留给华为。

而如果需要花费巨大的财力和时间,需要海量的人才,而最终结果很难预料,最理想的结局也只是勉强跟上西方的节奏,那作为一个企业是需要思量的。

简单来说,芯片行业就是一个泥潭,一个一脚踏入就无法轻易脱身,甚至只会越陷越深的泥潭。但是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却不得不踏入。

这个泥潭明显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有意为我们准备的,这是一个阳谋,无非是想拖住我们,逼我们投入巨额资金,使我们无法将更多财力精力放在其它可能超越他们的方面,这是一场典型的消耗战。

不得不说这一招的确又猛又致命,因为芯片简直就像无底洞一样,越是到后面越是困难重重,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投入巨资才可能取得进展,而芯片制造共有几千道步序,光想想就可能令人知难而退。

西方说起理由来是冠冕堂皇,说因为他们当年从零开始投入了不计其数的资金才达到现在的成就,不希望我们享用现成的成果。事实是他们投入的每一分钱都是从商业赢利中来的,而商业赢利从哪里来?大头都是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那里赚来的血汗钱,在我们不掌握核心技术的领域哪件卖给我们的商品不是暴利?

在我们还不能自己生产盾构机的时候西方卖我们几亿一台,维修的时候还要出天价,而且还不许我们的工程师在场。而当我们自己造的又好用又便宜的机器出场的时候西方的反应有多么歇斯底里,甚至还想要动用各种手段打压,事实证明在品质和价格面前一切挣扎都是徒劳的。

老美的这种手段并不新鲜,也时常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不过也未必总是失效,当年的美苏太空竞赛在很大程度上确实拖累了苏联发展的进程,这也是最值得我们警惕的。

所以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芯片消耗战到底应该怎么打?不追,我们只会越来越落后,哪怕明知道是在步西方的后尘,该投入该补缺的我们不得不含泪补上,这是当年贸-工-技路线带来的学费,不得不缴,但我们一定要把西方走的路都完完全全照着走一遍吗?那当然不是的,有些已经淘汰的迭代的技术早已被弃用,西方走过的弯路错路我们也当然不需要再重蹈覆辙,很多技术这些年的专利费不是白交的。

虽然很多产品我们直接靠买,但事实上在许多技术方面我们也都留了心,走的是市场换技术的路线,想在我们这里卖,就得在我们这里生产,就得手把手都会我们的技术人员和工人,赚的钱可以拿走,但技术必须留下。

事实上我们这些年的技术腾飞很大部分也是通过这个方式换来的,以此来希望跟上世界的脚步,但西方国家也一直很警觉,肯传授给我们的技术都是至少落后二三代的,所以后面最关键最硬的骨头还得靠我们自己来啃。

这也是芯片制造和光刻机制造所面临的现状,这一块的学费现在看来是不得不交的了。

我们更要知道,美帝亡我之心不会死,除了在芯片上挖在那么一个大泥潭逼我们跳,其它方面也随时会面临同样的境况,比如最近很火的ChatGPT,一经推出就引得国家各大互联网大厂竞相跟随,有的刚开始布局,有的已经进入内测阶段,相同的是都将投入不小的资金,很难说这不是一个阳谋。

而这款所谓的人工智能产品真的那么有价值吗?从目前来看虽然给人的感觉很惊艳,但真正能提供的帮助却有限,因为它提供的信息和资料经常是不准确的,无据可查的,这样一款产品,即便它能对答如流又能有什么价值呢?真的用来陪你吹牛?

所以,泥潭嘛,能不入就不要入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泥潭   芯片   华为   消耗战   财力   下场   当年   事实   资金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