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和小莲庄

去南浔游览,避不开刘墉这位大商人,小莲庄嘉业藏书楼是必游的景点。在这个春寒料峭的初春下午,我也和大多数来南浔旅者一样走进了南翔小莲庄拜访了嘉业藏书楼。

这是我三十年后第二次游览小莲庄和藏书楼。那一次来南浔小莲庄的时候,正值电视剧《刘罗锅》热映,一边叫着“刘罗锅”的名字粗粗看了小莲庄,倒是在“嘉业藏书楼”下徘徊很长时间,仔细看了展出的书籍雕版,还是同行的催促才匆匆离开,后来得知,刘罗锅非南浔的刘墉。今次去南浔旅行,再走走看看小莲庄和驻足嘉业藏书楼,不仅是看看景点,而是看景思史颇有感触。


熟悉中国历史的旅者都知道,能够在自己的家中或家族圈中树立牌坊都是非贵即富的人家。

刘墉(1825-1889)是南浔“四象”的首位巨富,他原先也是一个手艺人,通过补锅手艺而立身糊口,然刘墉具有很强的商业头脑,借助于南浔的湖丝交易积累了大量财富,后又借国门洞开和洋行交易获得了大量财富,据说资产达2000万两白银之多,当时清皇朝一年的收入也就7000余万两白银而已,真是如清末状元资本家张謇曾感慨地说:清咸同以来东南以富著称,"而能以风义自树立于当时者",在浙江只有三人,即杭州的胡光墉(胡雪岩)、宁波的叶澄衷和南浔的刘镛。"在南浔,一天下之雄镇,已莫不闻刘氏"。

经商致富的刘墉一边经商一边行善,为灾民开仓赈灾,特别是1889年,浙江大水,湖州尤甚,灾民万千。刘镛见状,拿出数万银两,向安徽芜湖购米万石,以赈灾民。刘镛去世之时,远近百姓得知,纷纷吊唁,哭声一片。

走进小莲庄,第一眼就看到在刘氏祖庙前的两座高大的石牌坊——西面的“积善坊”,东面的“贞节坊”,那是清光绪帝所赐,历经100余年的风雨,却保持完好。我在想,刘墉作为一个商人,精明勤劳是他的成功之道,那时南浔的“辑里湖丝”,只要7分白银一两,上海洋行却可以2两白银收购一两“辑里湖丝”,刘墉就靠船运湖丝至上海交易就赚了个盆满钵满。我在看到刘墉后人在总结刘墉之所以在南浔称为“刘家的银子”的“.官府里要有人、二.要与洋人打交道、三.后代要读点书”的秘诀后,大为感叹,放在当今世界和中国,这三条秘诀也是经商致富或经商成功的秘籍。















嘉业藏书楼是刘墉的孙子刘承干于1920年开工至1924年建成,是建的最晚、藏书最多的藏书楼。由于刘承干的广泛收集,藏书楼鼎盛期间藏书60余万卷、18万册,其中不少是海内外秘籍和珍本、宋㨻元刻、稿抄本及地方志,还有不少被清廷列为的禁书,刘承干不仅藏书还雕版印书。鲁迅先生曽称赞说:非傻公子如此公者,是不会刻的,所以他还不是毫无益处的人物。

藏书楼在抗日战争时被日本人所占,书籍被窃许多,南浔解放之日,解放军接管保护,后移交浙江省有关部门,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收到很好的保护。










嘉业藏书楼是我流连很长时间一个景点,我看了每一个开放的展示馆,特别是在雕版书版那个展示馆前久久伫立(和三十年前的雕版还展示几块,这次是全部放在展柜中,不单独展示),藏书楼不仅仅是书籍而是文化、而是历史、而是文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文字记录的历史,古往今来,藏书是中国文人的秉性所致,也是有识之士的大爱之举,我的伫立是向刘承干和许多致力于藏书的人士表达我的崇敬和谢意!

如果你也去南浔游览,千万不要错过“嘉业藏书楼”这个景点,它不仅仅是一座百年建筑,而是中国文化和历史收藏之地,值得我们礼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刘墉   灾民   洋行   景点   藏书楼   浙江   藏书   中国   书籍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