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坚持多久不睡觉?美国一强壮男子撑264小时,结果如何了?

当人们谈到休息时,总说“小睡一会”。

科学睡眠也建议:青年人保持8小时睡眠时间,成年人需要7小时左右睡眠,婴儿每天睡眠时间最低不少于12小时。

那么,为什么人体需要睡眠呢?睡眠时我们的身体又在做什么?

极限挑战者们

1949年,苏联曾进行过一场“睡眠剥夺实验”。在如今广为流传的版本中,实验的起因在于一种能让人长时间保持清醒的催化剂,命名为“尼古拉耶夫气体”。

为了测试效果,科研组进行了一场实验。

实验人员是五名精挑细选的罪犯。

实验过程中,五人被要求居住在小房间里,每天为他们提供食物,水以及娱乐用品,例如:书和纸牌等等。当然也会受到全方面监视观察,时刻记录实验状况。为了提高配合度,科研人员也向五人允诺,实验结束之后,他们会获得自由。

实验为期三十天。犯人们最初情绪平静,对自由的未来充满希望,相互交谈,游戏,打发时间。

然而,五天后,他们开始暴躁不安,极度消极。严重的睡眠不足带来了幻觉与妄想症。他们的思维开始混乱,行为富有攻击性。

九天后,其中一人开始吼叫,持续时间长达三小时。他们开始抱怨,咒骂,认为实验将他们当成小白鼠。并且试图用遮挡的方式阻碍观察。

14天后,实验结束,参与者多自杀或带有严重精神疾病。

事实上,这场实验虽流传甚广,却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撑说辞。只是从中,长期缺乏睡眠的风险可见一斑。

接下来的故事却是真正存在的。

一位来自美国的年轻人,创造了264小时,即11天不睡觉的记录。

兰迪·加德纳,居住在加州的小伙子,年轻力壮,精神饱满。在某天,一个大胆新奇的想法诞生了——他要挑战人体的极限,直至新年那一天前都不进入睡眠。

为了实验安全,他的室友监督并共同协助了实验,也有专家,例如著名大学教授威廉·德蒙特先生的参与。事实上,生理研究领域对此十分感兴趣,而强健的兰迪确实是一位再合适不过的实验者。在实验前期没有使用兴奋剂,并且照常上班。

几天后,兰迪变得精神恍惚,动作拖拉且敏感暴躁。走在道路上时,险些遭遇车祸,因为他几乎听不见汽笛声。

第九天时,咖啡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兰迪的精神走向崩溃边缘。实验不得不使用药物以保持精神亢奋。

在医生的严格控制,计量下,兰迪接受注射,又回到最初始精神饱满的状态。

在264小时零十二分钟后,药物效用退去,实验终于走向结束,兰迪也立即陷入昏迷,经过十二小时的抢救与长久的日后修养才得以恢复。

兰迪是幸运的,强健的身体让他并没有留下严重后遗症。

睡眠不足会导致多种心理和生理症状,甚至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科学家对小白鼠进行相似实验,尝试获得启发。

在实验中,使用神经类药物强迫小白鼠保持清醒,小白鼠在经历数天后,开始暴躁,相互攻击,并在32天的试验期间陆续死亡。研究确信这是由于睡眠不足导致免疫能力下降或体温流失引起的。

出于社会道德因素,实验不被允许真正实行,但是人们确信,缺少睡眠将对身体与心理带来不可逆的严重危害。

由此可见睡眠缺乏的巨大影响

睡眠不足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

1.记忆力下降:长期睡眠不足,大脑和身体的重要器官得不到休息,可能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脑供血不足、更年期综合征等生理问题,导致记忆力下降或精力无法集中,甚至难以完成日常工作。

2.抵抗力下降:睡眠不足会导致身体得不到恢复,免疫系统混乱,无法抵抗疾病,带来肺炎等严重疾病。

3.头晕:大脑无法休息会带来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及焦虑、抑郁等身心问题,白天会出现头晕、头痛,可能会摔倒甚至昏迷。长期睡眠不足,形成恶性循环,造成颅内神经功能紊乱、大脑疲劳,甚至带来紧张性头痛,偏头痛等情况。

4.皮肤问题:科学来说,睡眠不足将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淤滞循环受阻,皮肤再经历白天的损伤后,无法在夜间获得营养,自我恢复与代谢,从而导致皮肤显得灰暗、泛黄甚至松弛以至于皱纹,黑眼圈甚至长痘,长斑问题接踵而来。

5.抑郁:得不到良好睡眠使身心都处于极大压力之下,进而造成暴躁不安,敏感易怒等问题,久而久之,造成抑郁症状。

那么睡眠时,我们的身体在做什么?

首先,睡眠是大脑更新和自我保护的生理过程。许多大脑必要工作,例如:巩固重要记忆、保持身体分泌平衡、清除垃圾毒素、调整免疫系统,消除疲劳、恢复活力,增强免疫力等等,都在睡眠中完成。

简而言之,睡眠是对身体的大调整。是清除一天疲惫的好时机。

研究同时发现,大脑内部的很多基因只有在人们陷入睡眠时才会开始活跃。

更重要的是,这些基因与修复和新陈代谢的途径相关联。因此,睡眠可以为大脑代谢废物,恢复活力提供时间。

完成这项工作的,是大脑内部分泌的一种体液——脑脊液。工作时脑脊液与脑细胞组织间进行液体交换,通过相互合作的方式,将脑细胞里的大脑代谢废物先输送至脑脊液,再由脑脊液带至静脉周隙,然后再排出脑外。由此完成一天的“360杀毒”。

报复性熬夜

曾有记者做出调研。结果令人震惊。

在每一百份样本中仅有19人表示自己每周少于4次0时仍未睡觉。而熬夜人群中18 30岁的人群占比79%。并且受访者中每天手机使用时间为1 3小时的仅有16人,4 6小时的有32人,7小时以上竟有52人。

年轻人零点后入睡已成常态。

此前,2018年由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研究报告称,“90后”受访者群体平均睡眠时长大多不足,且有半数以上属于缺乏睡眠人群。有近三成属于作息习惯不良,还有三成属于严重睡眠不足,面临失眠缺乏问题。其中,能保持健康作息时间的受访者只占两成左右。

在经济发展的时代,年轻人生活压力巨大,由此衍生出“996”等工作模式。繁忙的业务日益压榨私人时间。年轻人总在下班后,疯狂补回“自我支配”的私人时间,甚至产生一种“早睡是吃亏”的想法。

“报复性熬夜”出自一种“自我补偿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模式。只要改变生活方式,控制自我,才能改变不健康的睡眠习惯。

如何助眠

在生活与工作的双重压力下,失眠也是困扰许多人的问题。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呢?

首先,要明白,什么样的睡眠是高质量睡眠。科学上的定义是:高质量睡眠标准是经过睡眠以后,身心能够得到很好的放松。高质量睡眠有多项指标。

1.入睡时间适宜最佳的睡眠时间段在晚上22时-次日早上6时。不同年龄段,不同人群,对睡眠有不同需求。健康的生活需要规律的生物钟,最重要的是,到了时间,就该入睡,不可“熬鹰”。

2.睡眠时间充足。睡眠时间是否充足,重点在于是否合适。有人精力充沛,少量睡眠就足够恢复精力,有人则需要足足8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有趣的是,在某些罕见疾病中,人对睡眠的需求无限降低。

莫旺氏综合征这种病症的典型特征有肌肉抽搐、出汗、疼痛、暴瘦、幻觉和严重的睡眠缺失。

曾有人在受到莫忘氏综合征影响下,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无法入睡,并且在那段时间里,没有感到任何身体疲惫或入睡欲望。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几乎每天晚上,他都要经历幻觉,疼痛,抽筋等问题的折磨。

还有一种名为致死性家族性不眠症的病症作为一种随着染色体遗传的疾病,它随集群方式出现,患者不被建议结婚或生育。患者在病痛中经历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失眠,直至死亡。遗憾的是,这种病症在目前是几乎无法被治愈的。

3.睡眠质量好。睡眠质量与入睡时间,夜间醒来次数与梦境数量有关。优秀的睡眠指标之一,是在上床半小时内入睡,一夜无梦或少梦。睡眠深,不易被干扰且一觉直至天亮。

改善睡眠状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生活方面日常生活饮食上,注意清淡,避免腥辣、油腻,尽量减少咖啡之类食物。而具有一定助眠效果的食物,例如莲子,红枣一类可以适当多吃。睡前可以喝一杯热牛奶,帮助入睡。睡前泡脚或洗热水澡,放松身体,舒展筋骨。

白天减少睡眠,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晚上睡前不适用手机、电脑,保持心情平缓,有利于入睡。

营造一个舒适,平静的睡眠环境。放松焦急、紧张的情绪,调整心态,或使用音乐助眠。

2.寻求帮助。因压力等心理因素失眠,可以及时寻求心理干预或使用医疗方式帮助入眠。

睡眠姿势对入睡具有一定的作用,在手臂和腿部放一个枕头可以起到支撑手臂和腿部的作用,能帮助身体放松,平稳入睡。

身体有多处穴位在按摩后有助眠功效,例如:用指腹按压眉心,或右脚大拇趾和第二个脚趾之间的穴位。

同时也要注意培养科学的生物钟,让身体尽快拥有一个适宜的“作息表”。

3.适当锻炼。

白天多做一些锻炼,如散步、跑步、游泳等,锻炼身体的同时消耗精力,并且运动能够提高人体植物神经调节能力,在夜晚时可提高睡眠质量。但是,要注意的是,睡觉前两个小时内不建议做剧烈运动,避免身体兴奋,引起失眠。

睡眠与饮食一样,都是人类最基础的生活需求。作为一种最基础的周期性生理模式。

睡眠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尽管不同人对睡眠需求不同,但它的重要性无可质疑。

“早睡早起,身体健康”不只是一句口号。真正将它纳入生活,才有了“革命本钱”,去探寻生活一切美好。

读完这篇文章,大家有什么想法意见,欢迎评论区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脑脊液   小时   受访者   美国   暴躁   强壮   睡眠   大脑   多久   身体   男子   需求   心理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