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甄嬛传》3个多数人都没发现的伏笔

《甄嬛傳》處處的伏筆,不是看一次就能發現的,當你看過十幾遍之後,才能真正看懂《甄嬛傳》最細緻精彩的部分。

接下來再來跟大家聊聊,三個多數人都沒發現的伏筆。

一、甄嬛的生日,就是一個最大的暗示

甄嬛的生辰是四月十七,一個是四郎,一個是十七爺。

這是巧合嗎?當然不是啊!

是作者在為甄嬛未來的愛情埋下伏筆,皇上是四爺,果郡王是十七爺。先四後十七,恰好是甄嬛愛情的宿命。她愛過皇上,最後花落果郡王。

還有一點,不知大家還記不記得的。甄嬛與允禮桐花台生死離別那夜,正好是十七。

甄嬛說:「今晚是十七,月亮都不圓了」。十七的月亮怎會不圓?是心中的月亮不圓了。這也是甄嬛忍不住透露給果郡王聽,今夜是離別之夜,從此人月兩不圓。

二、華妃與端妃

我們都知道,華妃也是懷過孕的,不過後來被皇上和太后的一碗「紅花」害得流產了,還讓端妃頂了罪。

為了報仇,華妃闖入端妃宮中灌了端妃紅花,讓端妃也無法懷孕。

華妃的性子皇上是了解的,必然會報仇端妃,而端妃頂罪的那碗「紅花」,不但可以讓華妃流產,也讓他深信是端妃害她的,從未懷疑過皇上賜的歡宜香。

不僅如此,更一舉兩得讓端妃也無法懷孕。

端妃跟華妃一樣,都是世代將門之女,是虎賁將軍的女兒啊!

這步棋,對皇上來說,是可以除掉了兩個將門之女有了孩子以後娘家逼宮的威脅;對太后來說,也是除掉了兩個影響烏拉那拉氏上位的勁敵。

只是嘲諷的是,這兩個女人,都是對皇帝一心一意的,不免讓人覺得心酸。

三、瑛貴人

不得不說,瑛貴人真的很美,一進宮地位就一路飆升,只可惜他也是可憐人,被三阿哥纏上了。

三阿哥初見瑛貴人時念過一句詩,「名花傾國兩相歡」,這首詩全文是「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杆。」出自李白的《清平調》,寫的正是楊貴妃。

內容是在說楊貴妃雍容華貴就像極了百花之王牡丹花,可惜楊貴妃最後自縊而死,而這瑛貴人的結局也是被皇上賜予白綾。

這是編劇想要暗喻的結局,非常巧妙地在一首詩裡告訴大家。

而且還有一個相當巧妙的設定,齊妃生前住所是長春宮,後來瑛貴人入宮也住了長春宮。這兩個女人都是為三阿哥而死的,這也是一種暗示。

皇上封甄嬛為「莞」、玉嬈為「婉」,為什麼卻封浣碧為「禧」常在?

我們都知道《甄嬛傳》中,一開始皇上一直把甄嬛當成純元皇后的替身,在甄嬛知道真相後,徹底對皇上由愛轉恨,並自請離宮到甘露寺。

畢竟甄嬛一直以為自己愛的人也同樣愛著自己,當初那個求一心人在進宮時就無法達成,退而求用心,現在這個用心卻只是把她當成別人的影子,甄嬛哪能接受。

皇上在賜名的時候就能感受到他的心意,純元皇后的小名叫「菀菀」,所以皇上賜甄嬛封號為「莞」,朧月公主出生皇上取名為「綰」(同音婉),想要納玉嬈為妃時賜名「婉」,但是在開玩笑要納浣碧為妾時,卻是封為「禧」,這是為什麼呢?

純元皇后是皇上心中最心愛的人,所以純元皇后的死成為了皇上心中的一道傷疤。

當皇上看到甄嬛的時候,就想起了純元。對甄嬛非常好,像是在補償去世的純元皇后一樣。因為純元皇后還沒有來得及享受榮華富貴就已經去世了,所以皇上把對純元皇后的虧欠全都彌補到了甄嬛身上。

然而,對於皇上的心思,甄嬛一概不知,甚至以為她找到了理想的愛情。

甄嬛把她和皇上的之間的關係變成了普通人家的夫妻關係,親切的稱呼甄嬛為四郎,而皇上親切的稱甄嬛為嬛兒,甚至給甄嬛賜了一個封號,「莞」。這個時候甄嬛並不知道「莞」字的真正含義。

因為純元皇后的小名是「菀」。

當甄嬛知道,她只是生活在純元的影子下的時候,才真正明白「莞」只是「莞莞類卿」的意思。只是因為相似,所以才有無盡的寵愛,對自己本身並不是非常喜歡的。甄嬛被這個「莞莞類卿」傷透了心。

然而,從小說我們可以得知,玉饒比甄嬛更像純元皇后。

所以玉饒進宮時,皇上一看到玉饒就已經有想那他為妃的心。

在一次跟甄嬛聊天時說到,「嬈」字妖嬈嫵媚,不適合英氣的玉嬈,「婉」字更佳。

甄嬛機智,一眼就看出了皇上的心思,問:「你不會是有以玉嬈為妻之心吧?」

而甄嬛這句話也很有意思,是說「你不會是有以玉嬈為妻之心吧?」

甄嬛用的是「妻」,而非「妃」。

這讓皇上連忙解釋說:「妻者惟中宮皇后,朕無此心。」

可後邊的話卻峰迴路轉,但甄嬛沒有給他繼續說下去的機會,因為有些話一旦出口就是君無戲言了。

在皇上剛說「可是」時,甄嬛就截然道:「臣妾福薄無德,甘居妃妾之位侍奉皇上終身,而玉嬈性子高傲,必不能為人妾室侍奉左右。」

聽甄嬛如此說,皇上立刻反駁道:「你雖為妾侍,卻是朕的愛妾,又貴為貴妃,一人之下而已,你妹妹若得如此,也不算辜負。」皇上既然這樣說,更加坐實了他想納玉嬈之心。

此時不怒何時怒?如果態度再不強硬些,甄嬛就護不住玉嬈了。

於是她用一句話堵死皇上,非常機智。

甄嬛怒道:「臣妾的二妹雖得十七爺鍾愛,卻也是側福晉之位,臣妾並無覬覦後位之心,只是皇上,難道你忍心看臣妾的姐妹都為人妾室嗎?」

這讓皇上急著說:「這婉字不好,咱們以後不提了」

皇上也真的是挺過分的。想替玉嬈賜名為「婉」,把朧月公主小名取為「綰」(同音為婉),完全不放過任何一個與純元皇后相似的人。

但是,跟甄嬛長得有幾分相似的浣碧,照理來說應該也與純元皇后有幾分相似,為什麼皇上開玩笑想賜給浣碧的封號卻是「禧」呢?

為什麼皇上賜給浣碧的封號是「禧」?

如果說皇上把甄嬛、玉饒視為純元皇后的替身,那麼皇上就是一直把浣碧視為甄嬛的替身。

這點在一開始浣碧試圖要勾引皇上時,甄嬛就提醒過浣碧,如果浣碧真的為了要得寵,而讓皇上厭棄甄嬛,那皇上也同時會厭棄浣碧,因為他們兩個長得相似。

在甄嬛再度回宮後,皇上也曾經開玩笑說要娶浣碧,並封她為「禧」常在,嚇得浣碧立刻跪下。

皇上不是將浣碧取為其他與「莞」字相關的封號,所以不是把浣碧當成純元皇后的替身,而是封與甄嬛的「熹」貴妃相似的「禧」,這足以證明皇上是把浣碧當成甄嬛的替身

甄嬛擬了封號「鸝」給安陵容,不只比喻她為小鳥,還有這 2 個羞辱用意..

安陵容進宮時和沈眉莊與甄嬛結識,成為了好姐妹,但是生性敏感又自卑的安陵容,在宜修皇后的挑撥之下,漸漸靠向了皇后黨,也是真正悲劇的開始。

當甄嬛重新回到後宮時,一定不會放過曾經陷害過他的安陵容。

在安陵容懷孕時,甄嬛知道這胎肯定生不下來,然而皇上要封她為妃,甄嬛便將計就計,選了一個「鸝」字當安陵容的封號,甄嬛的解釋是安陵容能歌善舞,又溫柔體貼,就像黃鸝鳥一樣溫順。

最後再加上蘇培盛的神助攻黃鸝「多子」。

皇上也覺得這個封號適合他,直接定案這個封號。

其實「鸝」這個字蘊含了很多個意義,不是只有將安陵容比喻為小鳥那麼簡單。

1.寓意安陵容是個「籠中鳥」

在確定安陵容為「鸝妃」時,蘇培盛還讓雀鳥司給她送去五十隻黃鸝鳥,暗指安陵容宮裡也是一屋子的鳥,包含她的宮女寶鵑、寶鵲(因滴血驗親一事去給沈眉莊報信,後來被皇上亂棍打死)也是一隻鳥,真是諷刺。

2.羞辱安陵容為「禽」

鸝字的意思是鳥類,而甄嬛把這個字的寓意在皇帝面前說的很好,引皇帝採納。

可是以鳥做封號,無疑是諷刺安凌容和鳥兒一樣,視她為鳥類牲畜。

用「鸝」做安陵容的封號也是諷刺她以歌聲獲恩寵,而且這個字在古代是賤字,是不適合做封號的,也從來沒有一個嬪妃用動物、鳥禽的來作為名字,明擺著就是在羞辱她。

黃鸝鳥鳴聲清悅,而安陵容的嗓子早就被祺嬪陷害毀掉了。

最重要的是,讓人鎖在籠中的賞玩之物,本身就是對安陵容最大的諷刺。

而且這次晉升,甄嬛是把幫其他姐妹團購了「晉升」,不能讓安陵容一枝獨秀,讓安陵容的晉升等於沒晉升一樣。

內務府取的三個封號,皇上如何被甄嬛的巧舌說服

內務府給了三個字「儷」,「肅」和「文」,也是從「顏值」,「性格」和「文化修養」等角度進行考量……

不過內務府沒有揣測好皇上的心思,給安陵容擬「封號」,除了從安陵容自身形象出發,還要看看她在後宮的地位。這次安陵容晉升,完全就是為了挽救不爭氣的父親,誰要他去貪污呢。沒辦法,只能求皇后。

這是安陵容最後一次做皇后的棋子了,也是甄嬛藉機除去安陵容的重要時機。

首先,得從咬文嚼字開始。

甄嬛先把「肅」的意思拆解出來:剛德克就曰肅,貌恭心敬曰肅。

「肅」在諡號中不但是個美諡,還是美諡中的上諡,比恭、敬、安、誠、惠之類的諡號高得多。

本身安陵容就不受寵,是需要藉助外力且自身費盡心思,才能博得皇帝的短暫關注。

所以「肅」這個字太高端了,安陵容還沒有那麼高的地位。

再看「文」,甄嬛是鐵了心要壓制住安陵容,直接吐槽安陵容沒文化。


「儷」字,甄嬛一句「伉儷情深」擊中皇帝的痛點。

這個詞根本用不到任何人身上除了純元,皇帝聽著就不爽。安陵容在皇帝心中完全沒有「夫妻」的地位,而且這個字用出去也會引發熱議,說皇帝過度寵愛嬪妃。

嬪妃的封號相當於一個標記,所以封號要與個人氣質,身份,地位匹配,同時也要考慮到與皇帝的關係,要有一個「度」。

安陵容沒有顯赫家世,性格比較內向,對於皇帝而言簡直是可有可無。

所以給她各種「拔高」的封號顯然都不合適,甄嬛都會找各種突破口全部壓下來。

最後,把「鸝」字送給了她。

(来源:整理图片来自于网络和尘飞扬说经典)

想听故事的朋友欢迎关注、评论、点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臣妾   郡王   阿哥   月亮   伏笔   替身   皇上   皇后   深度   皇帝   心思   地位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