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玉皇顶古建守护人:海拔1545米的责任与坚守

   “岱宗高出苍烟杪,齐鲁茫茫青未了。上有琳宫祀玉皇,倚栏呼吸通天表。”

   在海拔1545米的泰山之巅,坐落着一处古建筑群——玉皇庙,玉皇顶也因此得名。作为泰山上海拔最高的古建筑,玉皇庙面积不大,因地势高而颇具气势。置身玉皇庙,站在山风呼啸的泰山绝顶上,极目四望,傲视群雄,颇有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观感。但对于守护人李健、姜衍峰、董文强三人来说,再壮观的景色也无暇欣赏,在古建筑内外仔细巡查,守护古建筑和进出游客的安全才是重中之重。

   赶在太阳升起前起床,夜里巡查到凌晨才入睡,甚至有时候要通宵值守,白天黑夜不停歇,这就是玉皇顶守护人的工作常态。

   今年47岁的姜衍峰是泰山景区南天门管理区玉皇顶管理所的职工,在岱顶已经工作了20多年。2020年,姜衍峰轮换到玉皇顶管理所,成为泰山上海拔最高古建筑的“守护人”。“在泰山工作了这么多年,早已熟悉山顶的每一处。”姜衍峰说。

   近日,记者来到玉皇顶,姜衍峰正在辖区内查看古建筑石刻情况。“我们主要查看墙上有没有裂缝,建筑构件有没有出问题,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请专业人员来查看维修。同时,还要注意提醒游客不要乱刻画,保护好文物。”姜衍峰告诉记者,在这里工作时间长了,玉皇顶就跟自己的家一样,一眼看去,有什么地方不一样的都能及时发现。

   “古登封台石刻这里是我们的监测重点,每天都要仔细检查。”姜衍峰指着古登封台石刻说,受地势和天气的影响,山顶的石刻多少都会有些变化,尤其是石灰岩质的碑刻时间长了会出现风化的情况,因此要特别注意。

   对于山上的古建保护来说,夏季最担心的就是雷击,尤其整个玉皇顶位置突出都是雷区,打雷的时候要提醒游客不要在室外逗留并把所有的电断掉,雷电过后立即检查古建筑和游客情况。“以前避雷针是铁的,2021年的时候按照古建筑防雷标准换成了铜的。”姜衍峰说。

   整个玉皇顶古建筑群,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看好这些文物尤为重要。在山顶值班的时候,李健、姜衍峰、和董文强每天白天和晚上都要在庙里转转,检查每一个建筑构件,将变化及时记录下来,发现问题及时拍照发到相关工作群中,交由专业的文物工作者处理。

   “你们这里太好了,景色这么美!”“真羡慕你们,能够天天在空气好景色美的地方工作。”“感觉你们住在了仙境里。”在辖区内巡查时,经常有游客跟他们聊天,言语中透露出对他们的羡慕,每次他们总是用微笑回应游客。

   雾大、风大、气温低,这是玉皇顶管理所所长李健在玉皇顶最直观的感受。每年5月到8月大雾天多,十月过后开始下雪,山下人们还穿短袖时,山顶的工作人员就已经翻出了秋装和冬装。在玉皇顶外墙上,挂着一个室外温湿度计,最低温可达-30 ,2021年的冬天曾达到-28 ,是李健在山顶遇到过的气温最低的一次。山上的风大的时候可达十三四级,十多年前刚到玉皇顶的时候,因夜间风太大,李健经常睡不着觉,后来习惯了也就睡着了。

   在山顶时间长了,三人早已适应了工作强度和环境,唯一觉得难过的就是顾不上家里。“我们这个年龄了,上有老下有小,有时候家里有急事,赶上我在山上值班,尤其是夜里不好下山,就特别着急,感觉很对不起他们。”姜衍峰说,玉皇顶管理所守护人中,他是年纪大的,也是玉皇顶管理所的新人,李健和董文强两个可以说是“年轻的老人”,但也都已经四十多岁。为守护好玉皇顶,管理所三个人三班倒,节假日的时候全员上班,分别坚守在“庙”里、林子里和太平顶等地进行巡查,维护旅游秩序,确保游客和文物安全。

   除了守好玉皇顶,李健三人还负责大观峰往上一直到北天门区域的文物巡查和森林防火工作,夜间要经常到室外进行瞭望,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玉皇顶海拔高,是防火瞭望的最佳地点,而且越是风大的时候我们越要出门查看,确保泰山森林资源安全。尤其是晚上的时候,我们要时不时出门往北查看后石坞松林情况。”董文强说。

   守在泰山海拔最高的地方,守护着华东六省一市海拔最高的古建筑,三人深感责任重大。站在山风呼啸的泰山绝顶上,看着眼前这座庙,只要有需要,他们三人就将继续坚守在泰山之巅,守护好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皇庙。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小东 摄影 陈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9

标签:守护人   泰山   海拔   石刻   管理所   山顶   文物   古建筑   游客   责任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