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选电脑显示器?

电脑显示器参数有很多,纷繁复杂,市场上又有众多显示器品牌,如何挑选?今天让我们来慢慢解析各大显示器参数。

显示器尺寸

显示器尺寸就是显示器屏幕对角线的长度,单位是英寸,常规显示器的尺寸有21.5英寸及以下、22英寸-26.9英寸、27英寸、28英寸-32英寸、32英寸以上。显示器并不是越大越好,它和电视还是有区别的,显示器一般都是近距离使用,所以你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很大的显示器在你面前,会是什么样子!

显示器屏幕太小肯定不行,但太大的话也会导致左右不能相顾,影响工作或游戏体验(分屏工作及股市等多屏特殊需求除外)。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眼球聚焦范围有限,同时又要照顾到一定的工作区域(如果尺寸太大,占用空间),对于大部分而言:办公24寸16:9比例的显示器最合适,竞技24/27寸都可以,一来是容易买到,二来是显示器这个区间段供应充足,价格相对便宜。

显示器分辨率

分辨率,指的是单位面积内像素点的数量。在相同的尺寸下,分辨率越高,显示效果越细腻,画质越高清,颜色越绚丽。不过分辨率越高,越消耗显卡资源,所以也要考虑显卡的支持程度。

1080P/FHD:1920 * 1080
2K/QHD:2560 * 1440
4K/UHD:3840 * 2160
8K/UHD:7680 * 4320

建议大家在选显示器分辨率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自己显卡所支持的最大分辨率,否则很容易出现买了4K分辨率的显示器,但是显卡却带不起来的情况~ 鉴于大部分显卡都可以带动2K分辨率,在购买24寸/27寸时,建议2K分辨率起步,像素密度高,可以有更大的展示区域,看起来也非常细腻。

显示器刷新率

屏幕刷新率,指的是电子束对屏幕上的图像重复扫描的次数,可以理解为1秒钟内,屏幕被刷新了多少次,换了多少幅图像,刷新率越高,所显示的画面稳定性就越好,中间的过渡越自然顺畅。市场上常见的刷新率有:60Hz-120Hz,144Hz-170Hz, 170Hz-240Hz,240Hz以上。

屏幕刷新率并不是越高越好的,如果只是为了办公,或者平时看电影,不是专业玩游戏,那60Hz-120Hz基本就足够了;如果喜欢玩一些fps游戏,那144Hz-170Hz也足够了;170Hz以上,主要是适合制作游戏、三维模型等专业性强的需求。

显示器响应时间

目前显示器所标注的响应时间基本都是灰阶响应时间(Grey To Grey,即GTG)。显示器响应时间一般以毫秒(ms)为单位,指的是显示器对输入信号的反应速度。响应时间越短,那么移动的画面就不会出现残影现象,画面的清晰度就越高,画面更流畅。目前响应速度最快的电竞显示器的响应时间都是在1ms,主流电竞显示器响应时间在2ms-5ms之间,基本足够使用了。OLED显示器的响应时间达到了0.1ms。

目前显示器的响应时间有0.5ms,1ms,2ms-4ms, 5ms及以上。对于游戏竞技来说0.5ms-2ms就够了,家用、办公可以选择2ms-4ms。

显示器色域

色域表示色彩广度(色彩覆盖范围),色域越大,色彩越浓郁丰富。色域总体分五大标准:sRGB、Adobe RGB、NTSC、DCI-P3。目前大部分显示器都采用100%sRGB(等效于75%NTSC),对于大部分人来说,100%SRGB比较合适,也比较经济。如果经常用来看电影和电视剧的,建议用sRGB,色彩丰富。 如果是办公,专业性的技术活建议用NTSC,画面更真实一些。

显示器色深

色深,指的是色彩数量的多少,它影响色彩过渡的平滑程度。色深越高,颜色过渡越顺滑。目前显示器色深主要有6bit、8bit和10bit。一般VA面板最高只能到达8bit,而IPS面板可以到达10bit。所以推荐大家首选IPS屏幕。

除了高分辨率,苹果大部分设备都具备更高的色深,视觉过渡非常丝滑自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所以苹果的iPad和Mac看起来很舒适。

显示器色准

色准就是色彩精准度,一般用 E值表示显示器呈现的颜色与物体实际颜色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E值越小,颜色准确度越高。为满足专业摄影师、图像工作者的严苛要求,一般要求显示器 E <=2。大众级显示器的 E在3-12之间,可以满足普通人上网、打游戏、看视频的需求。

显示器屏幕亮度

屏幕亮度通过尼特(nit)来衡量。亮度不是越高或者越低越好,只要人眼舒适即可,如果显示器在窗边,过低的亮度会导致屏幕过暗,当然,过亮的屏幕对眼睛也不好。办公的屏亮度中等,这样不容易疲劳,办公效率高。

显示器屏幕对比度

对比度是屏幕上同一点最亮时与最暗时的亮度比值,高的对比度意味着相对较高的亮度和呈现颜色的艳丽程度。一般我们所说的对比度是指静态对比度,也就是画面中从白到黑之间分了多少级。越高的静态对比度就意味着白到黑的级数越多,画面也就拥有较高的亮度和鲜艳程度。

HDR功能

HDR (High-dynamic-range),叫高动态范围,属于一种显示技术。所谓的动态范围,在图像领域就是指亮度的明暗差别。动态范围越大,图像上同时记录的亮部细节和暗部细节就越丰富。HDR 功能在日常使用中效果不大,但在游戏环境中就非常重要了,开启HDR的游戏画面颜色更真实,细节更丰富。

目前HDR标准有 HDR10,HDR400,HDR600,HDR1000,HDR1400,HDR2000。

自适应刷新率技术(G-sync/Freesync)

G-Sync是NVIDIA推出的,FreeSync是AMD推出的,它们不仅解决了画面撕裂问题,同时从根本上解决了画面视觉卡顿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个技术,为什么会有画面撕裂这种情况?其实原因很简单,比如现在用着60HZ刷新率的显示器玩游戏,但是显卡可能每秒输出的是50帧又或者是80帧,这种多帧或者少帧的情况就会造成画面撕裂,尤其是在低帧的情况下,撕裂的情况非常明显。

显示器面板种类

面板是液晶显示器的心脏,一台显示器80%左右的成本都集中在面板上,现在市场上主流类型的面板有几种,分别是IPS、VA、OLED、Mini-LED。

  1. IPS面板:制造成本比较高,售价比较高。目前主流热门的面板类型,面板色彩浓郁,可视角度广,画质一流,亮度高,中等响应速度,因此常作为办公电脑,进行专业技术处理。不过IPS面板漏光十分常见,这是无法避免的,一般只要漏光不是夸张到肉眼可见都是正常的。现在IPS技术发展的很快,有主打游戏的Fast-IPS、兼顾游戏和画质的Nano-IPS。
  2. VA面板:制造成本比较低,售价比较便宜。正面对比度较高,可视角度也不错,但是相比IPS略差,容易出现颜色显示不均匀的情况,只能看各个品牌显示器如何通过软件优化了,目前大多数采用在曲面显示器上。
  3. Mini-LED面板:传统的液晶显示器由外层面板 + 面板后的背光组成,面板负责显示颜色,背光负责发光。MiniLED指的是背光,其面板依然是常见的IPS面板或VA面板。制造成本比较高,售价比较高。
  4. OLED面板:OLED是一整套独立的系统,也是全新的技术,它不是由传统意义上的背光+面板构成。OLED的结构非常简单,不像传统的液晶显示器一样有很多层,因而可以做到很薄,同时有极快的响应速度。技术复杂,制造成本高,售价昂贵。
色彩、色准:OLED > Mini-LED > IPS   VA
响应速度:OLED > Mini-LED   IPS   VA
可视角度:OLED > Mini-LED,IPS   VA
对比度:OLED > Mini-LED > VA   IPS
亮度:Mini-LED > OLED 
价格:OLED > Mini-LED > IPS   VA

显示器接口

显示器接口是很多人在选购显示器时经常忽略的地方。接口主要有:HDMI、DP、Type-C、USB、VGA和DVI,其中VGA和DVI接口逐渐被淘汰了,只有一些低端显示器或特殊功能的显示器上才有。对高清画质有要求的,HDMI和DP至少要有一样。



参考来源:电脑显示器参数有哪些?如何挑选显示器? - 闪光创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显示器   刷新率   显卡   分辨率   尺寸   接口   画面   屏幕   色彩   颜色   电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