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丨慈母十年祭

戴雪峰

转眼间,母亲已离开我们整整十年。

母亲是农历癸巳年(2013年)二月二十八日(阳历4月8日)傍晚离世的,清明刚过,细雨霏霏。

医院护士第一时间给我打来电话,我顿时惊呆了,进而近乎失态地在妻女面前失声大哭。

当我携妻女急匆匆赶到医院时,母亲余温尚存,但天人永隔。医生告诉我,因为心梗,毫无征兆,母亲走得十分突然,但却安详平和。

生老病死本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抗拒,岁月流逝,父母之爱终有走向分离的那一刻,这个我懂。但生前面色红润、富态慈祥的母亲走得那么匆忙,不给我们有半点心理准备,甚至不愿给儿女们添丁点儿麻烦,这才是我们倍感哀伤和追悔之处。

因为在家中排行最小,我呆在母亲身边的时间最长。特殊岁月中,父亲时不时受到冲击,哥姐们均在时代浪潮的裹挟之下早早地加入到上山下乡的洪流之中。身为人师的父母,敬业于道,示范于邻,幸得乡风醇厚,倒也受人尊敬。后哥姐们相继考入大学或回城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我也一步步走向了外面的世界。

日子亮堂起来,母亲的舒心宽慰写在脸上,而当我们不经意间打量她时,青丝白发却已悄然布满母亲的双鬓。周边的人称羡母亲福气好、儿孙争气的时候,母亲总是微微一笑。

常言道:若将岁月开成花,人生何处不芳华。这是一种可贵的生活态度。晚年诚心向佛的母亲,更是对儿女们成家立业、就业升职、人生志趣的选择显得特别宽容开明,从不过多干预。

母亲以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心怀善意、同情弱者、隐忍而不卑微、不媚俗、不张狂,对人生始终怀有美好的憧憬和希望,这是母亲传递给儿女们的宝贵基因和人生品性。

我大学毕业就职省城机关时,有一阵子总想雄才经略,恨不得早点干出点名堂让母亲高兴。记得刚参加工作那几年,因为文学的梦想勃发于心,偶尔报端发几篇短文,回家看望母亲时总爱把那些个铅印着我作品的报刊杂志带给母亲看,既是想博得母亲的夸奖,也隐含着向人炫耀的虚荣。

知子莫若母,母亲是知道我这点小心思的,她既不点破,也不扫我的面子,戴着眼镜似乎很投入地读着,然后微笑着端详着我,问道:“写文章累吗?可别累坏了身体哦。”正如一句诗里写道的:别人关心你飞得高不高,而我只关心你飞得累不累。这是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天性。

杨绛先生说:只有当生你养你的那个人走了之后,你才会真正感觉到这世间谁才是最关心爱护你的那个人。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半生已过,只此凉薄,诚哉斯言。

想写点东西来纪念母亲的愿望久矣。早几年,应友人之邀,我重回父母执教一生的乡下走上一圈,捡拾儿时承欢父母膝下的温暖片段。青山依旧,物是人非,心中感慨无限。

冒着蒙蒙细雨,我特地沿着乡间小道徜徉,时不时驻足观望,儿时陪伴母亲下河洗衣洗菜的画面顿时浮现于我的脑海,母亲的音容笑貌渐次清晰。

有那么一段时光,只有小小的我被母亲带在身边成为陪伴,无论家访还是外出开会,母亲总是牵着我走门串户,闲时给我讲一些当时我还似懂非懂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薛平贵征西”的故事。

记忆中,母亲从不过多涉及家世话题。现在想来,出生于殷实之家的年轻的母亲,在面对时代风云变幻的艰难岁月,是如何使自己变得那么坚韧和内心强大?或许,母亲陪我慢慢长大,而我也用稚嫩和顽皮守护了母亲曾经的一段寂寞时光啊。这种相依相守,不正是母子之间最温暖的记忆和怀念么?

往事如烟,清风似诉,在山野寂寥的抚慰中,心灵愈发澄净通透。儿时记忆中母亲那份闲适从容,淡雅如菊,教会了我如何面对世事纷繁和得失荣辱。让我在漫漫人生路上始终坚守善良本真,心存美好,知足感恩,无论顺境逆境,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向上向善的人生激情。

历尽千帆仍有梦,眉眼清欢是少年,这是母亲的期许,也是我热爱并努力追求的生命格局。人生百味,真正的平静,并不是远离车马喧嚣,而是内心修篱种菊。学会悦纳自己,对生活温柔以待,就一定能做更好的自己。

两年前,耄耋之年的父亲也追随母亲而去,儿女们合计着为父母修葺了墓筑。故土山岗,一种牵绊,成为我年年清明奔赴的念想。哥姐们嘱我为父母撰写墓志,勒石铭文,感念慈恩,春晖难报。今再奉上几行文字,寄语春风,权当与父母的对话与倾诉……

十年,心香一瓣,祭奠我的母亲。

癸卯兔年三月写于长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澄净   下河   走门串户   开明   妻女   慈母   儿时   散文   母亲   父母   岁月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