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的?道法自然

言语对于物质世界的现象,对于现实世界的道理,可以把握和传达,但对于道,对于无限小和无限大,则无能为力。

以道观万物,不分贵贱。从事物自身的角度看,大家都以为自己高贵,而他人低贱。

世间万物,个性不同,功用不同,万物依靠其本性生存繁衍,各尽其能。面对纷纭,平等待之。

做人要懂得通达事理,明晓权变。高屋建瓴则可以通览无余。了解达道,以至于明白事物规律,知晓规律以至于做到正确。

以人为去控制自然,以造作去压制本性,以名声去牺牲德性,这是人之祸。天灾不可防,人祸可以止。

做合乎天道的自然人最幸福,世俗的名利、名誉、名声都是外物,沉迷其中害死人。

不能只守着眼前利益,要把眼光放长远。目送归鸿,才能看到连接天际的风景。

质朴本初,保持本真,是真正的美。

人生走到最后,审美是最高的境界。

读书贵在贯通开悟,否则就是读古人的糟粕。

劳心不如劳力,劳心者容易耍小聪明,误入歧途。

在形体和精神上都不可过度操劳。

不懂放手,就无法持久。

权势富贵是偶然的寄托,真正的快乐植根于生命本身。

关键时刻帮助我们的不是金钱,而是良好的品性。

认识什么是“道法自然”?

“生态循环化"发展对于我们的意义和启示是什么?

认识思想 精神 理念对我们的工作 生活 家庭影响有多么重要?

天法地,地法人,人法道,道法自然。

浓缩成一个成语就是——道法自然,换句话来说,自然是“道”的最高形态。

要理解“道法自然”,首先要弄清楚老子所说的“道”究竟是什么。

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

六个字出现三个“道”,其中,第一个和第三个“道”都是一种形而上的名词,指的是同一种事物。

第二个“道”为动词,意思为说、解释、阐释。

以我的理解,按照老子的思想观来看,他所说的“道”,应该指的是宇宙万物在运行、活动、生老病死的状态下,所遵循的法则和规律。

这些法则和规律无处不在,在天地混沌初开的时候就已经存在,它跟大自然是一同来到世上的,是万物的根本。

说得直白一些,“道”无穷大,它既是宇宙万物的起点,促使万物生成、发展和壮大,又促使万物回归到起点,即使万物会消失,“道”永远不会消失。

在老子的思想里,地比天重要,地哺育了万物,给万物提供了生活的空间。

人又比地大,人是世间万物的主宰,用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万物,推进了社会文明的进程。

“道”又比人重要,因为“道”给万物提供了规则和标准,让万物在生命区间内有规律可循。

试想一下,世界上如果失去“道”的制约,世界秩序岂不是乱套了。

自然又比“道”更加重要,自然在混沌初开之际就已经产生,它给“道”的形成、发展和完善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土壤。

换句话说,“道”是宇宙万物的信仰,万物在信仰里各司其职,和谐生长和运行。

宇宙万物实际上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自然最大,包括天地人,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就像大自然里的一个小部件,只有小部件保持完好,运行良好,整个自然大道才能和谐地运行和持续下去。

“道”离开大自然,就像水离开了源头,树木失去了根,根本难以存活下去。

“道法自然”里的“自然”,除了指代大自然之外,它还有一层意思,即自由自在的状态。

“道”只有在自由自在的状态里,不受外界的干扰和强迫,才能体现出最大价值。

就像一个人的本心,若强迫改变,就会适得其反。

“大自然孕育抚养了人类,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当前,以气候变化加剧、生物多样性丧失为突出代表的全球生态危机,正在对人类生存发展构成严峻挑战。

西方文化中存在的主客二分、天人对立的宇宙观,资本主义对剩余价值的剥夺和对利润的贪婪追求,把自然界这个人类文明的“根源”变成了可以肆意榨取的“资源”,人与自然的关系沦为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控制与被控制的异化关系。

“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从一片荒漠变身绿色林海的塞罕坝,到“沙进人退”转而“绿进沙退”的库布其沙漠,再到“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生态合作、绿色基建,“天人合一”的古老中国智慧,正在被一种更具现代性和探索性的表达方式写入当代中国绿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天人合一”以一种整体、系统、协调的思维范式,浸润、塑造了中国道路和中国话语。

从“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反映了“老百姓是天”的执政追求;从“以德配天”“内圣外王”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体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价值理念;

从“顺应自然”“不违农时”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打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路径;

从“天下大同”“和衷共济”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昭示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方略……“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的精神标识,同时也为应对全球生态危机、建设美丽地球家园、人类社会永续发展。

有思想的信念,就叫理念。

思想:指想法、思忖、考虑、念头,也指想念、怀念。

是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或形成的观点,以及观念体系。

思想一词出处:

1.《素问·上古天真论》:“外不劳形於事,内无思想之患。”

2.《前汉书平话》卷上:“子房独坐思想……久后不免死於汉王之手。”

理论,是指人们对自然、社会现象,按照已知的知识或者认知,经由一般化与演绎推理等方法,进行合乎逻辑的推论性总结。

理论,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类型,论题—论据—论证的逻辑推导过程,来认识、把握世界的逻辑体系。

理论,包括知性认识阶段的理论和理性认识阶段的理论。

知性认识阶段的理论(如形式逻辑、数学)反映世界的质,理性认识阶段的理论(如对称哲学、对称逻辑学、对称经济学)反映事物的本质。

人类认识的最终目的,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导。

所以,知性认识只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步骤,不是目的,理性认识才是人类认识的目的。

理论,从狭义角度来讲,是指理性认识阶段的论述。

理论的存在方式,是以论文、专著与教科书等为主。

抽象性、逻辑性、系统性、可证实性与不可证伪性,是理论的五大本质特征。

人类形象思维的成果,如书法艺术作品不是理论;没有抽象性与严密逻辑推演过程的随感、散文、技术、实验报告、可研报告、方案设计、模式设计、数学模型、政策建议,也不是理论。

只有观点,不成逻辑体系的看法,也不是理论。

可证伪的不科学理论、不可证实也不可证伪的非科学理论,都不是理论。

暂未证实也未证伪的学说或假说,也不是理论。

“理论”举例:

数学:集合论、混沌理论、图论、数论和概率论;

物理学:相对论、弦理论、超弦理论;

观念,是人对特定对象或义理的观察思维和记忆(佛教语),即人的思想意识;

是人关于某方面事物的认识,指人的观点、看法、想法。

通俗意义上来理解,观念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当中,形成的对事物的总体的综合的认识。

它一方面反应了客观事物的不同属性,同时又加上了主观化的理解色彩。

“观念”分类:

1.政治观念;2.经济观念;3.道德观念;4.法制观念;5.文化观念;6.宗教观念;7.是非观念,等等。

理念。

观念指人的观点、看法、想法,是中性词;

而理念则是指正确的观点,可以作为道理、真理来形容。

上升到理性高度的观念,叫“理念”。

理念,即理性概念。

理念就是理性化的想法,理性化的思维活动模式,或者说理性化的看法和见解。

有一个通俗的解释是:先有意念,然后再筛选出“正确的意念”,成为“观念”。观念,再“观一观”,成为理念。

所以,理念是指人的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成果。

它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信念,二是思想。

信念是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引申为对某人或某事信任、信赖,或有信心的一种思想状态。

人类以自己的语言形式来诠释现象——事与物时,所归纳或总结的思想、观念、概念与法则,称之为:理念。

比如:人生理念、哲学理念、学习理念、时空认知理念、成功理念、办学理念、推销理念、投资理念或教育理念等等。

理性,是指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时,为了获得预期结果,有自信与勇气冷静地面对现状,并快速全面了解现实,分析出多种可行性方案,再判断出最佳方案,且对其有效执行的能力。

理性,也指人们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分析、综合、比较、进行推理、计算等方面的能力。

理性与感性相对;理性,是人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原则,来考虑、处理问题的态度和做法。

理性,是基于现有的理论,结合实际,通过合理的逻辑推导,得到确定的结果。

反理性,则是指那些不顾事实,而且没有经过合理的逻辑推导,仅凭某种意念、想象或目的,得出的结果与论点或理论,比如某信仰。

人对真理的探究结果产生理性;真理的本性,即为“理性”。

从社会学角度来讲,理性是指能够识别、判断、评估的实际理由,以及使人的行为符合特定目的等方面的智能。

因而,理性是通过论点与具有说服力的论据发现真理,通过符合逻辑的推理,而非依靠表象而获得结论之意见和行动的理由。

理性的意义,在于其对自身存在及超出自身,却与生俱来的社会使命负责。

我一贯力求思想不受束缚—— 达尔文。

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字,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中—— 雨果;

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的作用——爱因斯坦;

首先是最崇高的思想,其次才是金钱;光有金钱而没有最崇高的思想的社会是会崩溃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

思想的自由就是最高的独立——费斯克;

没有思想自由,就不可能有学术创新——周海中;

精神空虚,思想枯竭,志趣低下,愚昧无知等,绝不会焕发和孕育出真正的爱—— 苏霍姆林斯基;

思想是一切行为的原动力—— 吴晓龙。

每个人生活在社会和自然中,都不是孤立而存在,每个人要以身作则,敬畏和热爱大自然,遵守社会的规则和秩序,不做任何破坏规则的事情。

维护大自然的秩序,也就是维护自然大道的秩序,体现利人利己的精神。

一个人生下来,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身修养,尊老爱幼,遵法守纪,助人为乐,乐于奉献,最终做一个大写的人,把个人价值发挥到最大化,这是人的“道”。

如果每个人能在自己的“道”上发光放热,温暖他人的同时也在温暖自己,何愁缺乏幸福。

我是圣玛田商学园

院长:李昱辰 欢迎关注,与我链接!

在这里与您一起日日成长。

在这里昱辰已经践行日日精进第:790篇文章;

每天解决一件事情,每天只对一件事情进行深度思考。

我们上的传统大学都可以毕业,开往人生成长的这条道路永远不会毕业。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终身成长。

阅读是升级自己大脑“软件”最快的方法,写作是让人心智模式变得更强大最好的途径。

如果你认为升级自己大脑没有用的话,那就只能去感受什么叫做无知了。

内在决定外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他人的一篇文章,一本书写下来将近要1天或着1年3年时间,我们通过很短的时间阅读完毕,相当于吸收了他人很长时间的成果积累,充实了我们自己的人生前向道路。

升级了我们的 认识,从而让我们自己少犯错,少走弯路。

增加人生的宽度和厚度。不就相当于多活了N多次人生吗?

还有比升级自己思维认知更好的事情了吗?

人与人的区别不在外在,只在内在。

内在丰盈,外在自然富足。阅读输入正能量,写作发酵正能量,输出滋养正能量。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培育智慧的土壤就是:感恩 利他 慈悲 精进 自律 自省 自尊 敬畏

找到高我,认识高我,活出高我,成为高我。

阅读过去更多的文章可关注公众号“圣玛田鞋服商学园”。 让我们一起开启觉醒的模式,打开成长之“灯”,让我们彼此都成为那道光,活出那道光,照亮前向的道路上更多的人,同时也照亮我们自己。 如果本篇文章能够帮助到您,无需感谢。诚挚希望您点击“在看” 或着转发。 感恩使人愉悦。

分享使人丰盛。越感恩越拥有,越输出越强大。

智慧来自与利他,成就他人,幸福自己。

生命影响生命,精神唤醒精神。

本文由“圣玛田商学园”编撰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图片以及部分章节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中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当之处,敬请交流探讨,感恩阅读与分享,欢迎随喜转发。

您的分享转发将会改变另外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让你我的爱流动出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自然   思想   目的   道法   万物   理性   事物   观念   理念   正确   人类   理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